康熙王朝:周培公怒斩孝庄家奴!

龙哥影视剧大世界 2025-01-02 17:13:56

这是朝廷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非主战场取得的巨大胜利,一帮兵痞家奴组成的乌合之众,为何能在周培公的带领下仅用半个月的时间,便平定了察哈尔王的正规部队?

康熙皇帝又为何不再忌惮手握八万重兵的王辅臣,改“劝降”为“逼降”甚至是“剿灭”?

因为实力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理想办法,脱离了这个现实,什么感情什么信任统统都是妄谈。

孝庄太后亲自出马,“请求”自己的一众家奴,心甘情愿”贡献出了自己的兵勇、家奴乃至佣工,临时凑成了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康熙皇帝任命周培公为主帅,图海配合工作。

可这支部队集结完成的第一天,就出现了预想中的状况。

图海:各营列队准备操练。

兵勇:让爷卖命拿银子来,没银子爷不伺候。

对于这些人的主子而言,向朝廷提供兵丁乃系偿还孝庄太后的恩情,更是面对绝对实力的唯一选择,可对于这些兵丁而言,没有钱就没有卖命的道理,他们要求朝廷给予相应报酬份属应当。

面对这种情况,身为二把手的图海自然不必理会,让这样一位身经百战的满人将军,“屈尊”于汉人身份的周培公之下当然憋屈,他就等着看周培公的笑话呢!

果然周培公登台,下面的嘲讽声音立马跟上了:

是个唱戏的小生啊,太监堆里爬出来的连毛都没有。

周培公该怎么办?

统兵打仗和处理群体事件 其实是一个道理,要想镇住所有人,就必须挑选一个最合适的“鸡”,杀了给猴看。

只是这只“鸡”需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要有身份有地位有影响力,总之要具备绝对的震慑性,再者这只“鸡”犯的错要具备代表性,要能真正起到影射后来者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大家“谅你不敢”的心理,找准时机找准感情爆发点,一刀杀之威慑全场。

在如此特殊的部队中,寻找这样一只“鸡”并不难。

很快这只“鸡”就出现了:

周培公:本将军令是卯时初刻集合,为何来迟?

侯如海:你认得爷是谁吗?

周培公:认得,你是二等伯侯如海,你娘给太皇太后梳过十八年的头,可是你认得本将吗,认得军法吗?

侯如海:你从蛋壳里孵出来才几天哪,也敢来教训我,我告诉你,我把我奴才都送给老祖宗了,我今儿个也替老祖宗打仗来了,我今儿本不该来的,可爷在家里闷得慌,想出去杀几个人散散心。

诸君切勿小瞧侯如海,这位爷虽然醉酒,而且看似嚣张跋扈,但他这几句话,却足能让周培公毫无反击之力。

首先他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和爵位,自己的老娘为孝庄梳头十八年,关系自然非比寻常,而且人家身上有“二等伯”的爵位,拥有嚣张的资格。

再者他严格按照孝庄太后的指示,贡献了自己的家奴,算是有恩于朝廷。

更重要的是侯如海本不必参军,但人家为了朝廷为了孝庄,情愿参军,上阵杀敌,仅就这份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就值得大家肯定。

奈何侯如海遇到了正需要“杀人立威”的周培公,而且侯如海的身份地位和犯错类型都非常合适,更何况台下所有人都在等着周培公的反应,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周培公再想建立个人权威,将再无可能。

所以周培公只能狠心发布了命令:

军法无情,凡违命迟到者一律斩首,来人哪推下去斩了。

好了有了这个前车之鉴,队列很快变得齐整,周培公的权威得到了根本上的维护。

只是光解决威慑问题,仍然无法大幅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因为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朝廷给予每人一两银子的赏金,完全不足以让大家于前线拼命。

别着急周培公还有一张“大饼”:

列为弟兄此行出征,每人一两赏银,实在是太少了,但是列为得胜归来以后,本将军保你们终生富贵,本将军查过典籍,这个察哈尔王私藏黄金一千万两,一千万两黄金哪,折合白银一万万两,我已经向皇上请旨,取胜之日所有黄金白银,一半上缴国库一半分发给各位。

对于这些兵勇而言,朝廷的些许赏金,哪能比得上缴获来得过瘾,多达一万万两白银的诱惑,一半都能分给自己,就冲着这些银两,大家也势必会化身猛虎奋勇杀敌。

原本只能称为“乌合之众”的武装力量,立马变成了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仅用半月有余,便平定了察哈尔王的叛乱一战成名。

康熙:兵不在多在将,这个周培公啊不拘常理却能做出一些化腐朽为神奇的事。

明珠:化腐朽为神奇的是皇上,若不是皇上知人善任,周培公何以建功,朝廷何以化险为安。

还是那句话还是同样的操作,清朝也好当今也罢,功劳永远都是领导的。

领导参与那是领导带头模范,领导没参与那是领导指挥得当,就算领导指挥都没指挥,那也是领导慧眼识人知人善任,就算领导都不知道这件事,那也一定是领导素日的教诲,造就了今日的成绩。

好了有了两位重臣的认可,康熙皇帝可以发布奖赏命令了:

传旨周培公与图海俱晋一等伯,赏双眼花翎,周培公加任太子太保兵部侍郎。

可正如现实世界一样,有了成绩除了奖赏,也一定会伴随着嫉妒声音,周培公大军之所以能够如此成绩,肯定有着其余军队不敢有的行为。

索额图首先给出了批评声音:

禀皇上据呼和浩特郡王报,说他那里方圆三百里,无论官仓民宅,都被周培公的兵痞抢劫一空啊。

索额图糊涂了,就当前的局势而言,稳定压倒一切,打胜仗胜过一切,大清国危难如此,好不容易出现一支能够扭转战局的军队,康熙皇帝哪能顾得上某些地区的某些苦难。

更何况康熙皇帝有的是理由替周培公开脱,既然是交战区,那就都能推到察哈尔叛军的身上:

胡说八道,那都是察哈尔叛军干的,真该把他们赶尽杀绝。

索额图之后再来看看明珠的建议:

皇上,周培公这群虎狼之师首战告捷,锐气大增,如果不能让他们再接再厉,迅速寻找新的战机,恐怕会松怠下来,到时候不好控制啊。

这才是“深通上意”以后的合理建议,康熙皇帝要的是什么,要的是全面胜利,可现在距离全面胜利还差一个王辅臣没有解决。

新的战机何在?

长江以南除了王辅臣,哪还有什么战机?

所以康熙皇帝便有了这样一道命令:

不能让他们歇着,把新组建的十二营汉军统统拨给周培公节制,另外兵部进了三十门红衣大炮也拨给周培公,令他直扑平凉王辅臣挥师西进。

只是康熙皇帝的这道命令又让索额图迷惑了:

索额图:皇上朝廷不是一直在劝降王辅臣吗?

康熙:劝降,怎么劝降,此一时彼一时嘛,劝降不成可以逼降,逼降不成还可以剿灭他,朕现在手里有了生力军,朕还怕王辅臣待机而动。

领导从来就没有“出尔反尔”的时候,那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理性考虑,彼一时朝廷没有足够的力量对付王辅臣,只能想尽办法安抚,此一时康熙皇帝有了周培公这只所向披靡的虎狼之师,怎么可能继续低三下四。

名落顺山你不陪东山再起你是谁,再加上岳州决战吴三桂大败而归,此时的王辅臣正如王吉贞所言。

机会不多了危险了:

父帅你看岳州战况,吴三桂明显处于不利,现在周培公图海的大军,又千里奔袭而来,我看我们选择的机会不多了。

只是王辅臣有着自己的考虑,当然不能降,那是因为他要等待更高的价码。

现在不能降更是有着充分的考虑:

我们及时归降朝廷,也必须等到打败周培公之后。

啥意思?

压力之下的投降,哪有什么讨价还价的资格,就算你不等周培公大军围攻,现在就投降,康熙皇帝也不会认为你是效忠朝廷,而是迫于压力不敢再战才有的明哲保身之举,如此投降方式别说讨价还价,能保住自己的命就不错。

所以此时的王辅臣非但不能主动投降,而且还要一战到底:

所以我们必须把周培公打得落花流水,让朝廷知道我们的厉害,逼着康熙发出特旨,特赦我等无罪布告天下,为我们加官进爵,保我们终生平安。

只可惜王辅臣低估了周培公的军事才能,低估了周培公大军的战斗力,更低估了红衣大炮的毁灭性力量,这场几乎决定“三藩之乱”最终走向的对决。

究竟会有何种结果?

身经百战手握八万雄兵的王辅臣,又将如何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周培公?

这场决战中,周培公又会如何追求胜利的同时,兼顾自保的目的?

一场大战即将来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