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孩子后,从“洗三”到“周岁礼”,各种仪式,一个都不落下

迎曼溪学 2024-11-23 10:44:44

朋友们,在中国古代,当家里有小宝宝出生时,会有一连串既严肃又很有意义的庆祝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家人对新生命的特别喜爱,还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呢。

其中,《幼学琼林》的“三朝洗儿,曰汤饼之会”与“周岁试婴,曰晬盘之期”讲的便是两个尤为重要的习俗。

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孩出生三天要举行“洗儿”仪式,称为“汤饼之会”;满周岁要举行“试周”仪式,叫作“晬盘之期”。

在古代,小孩生下来后,会有一系列隆重的庆祝仪式,这些仪式因地域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都有以下几个仪式:

首先是诞生礼。

孩子出生后,家人会在自家门外悬挂象征物,以标示新生儿的诞生与性别。生男孩则挂弓于门左,寓意勇武与力量;生女孩则挂佩巾于门右,象征温婉与贤淑。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新生儿的祝福与期望,也传递了男女有别、各司其职的传统观念。

紧接着是三朝礼。

新生儿出生的第三天,家人会为其举行洗三仪式,以洗去污秽,保佑健康。此外,命名礼也是三朝礼中的重要环节,家长通常会请有学问或地位高的人为孩子取名,以期孩子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满月礼,是新生儿出生满一个月时的庆祝活动。

这一天,家人会设宴款待亲朋好友,称为满月酒。满月酒不仅是为了庆祝新生儿的诞生,更是为了让新生儿被大家接受,成为家族社会的一员。在满月礼上,还会为新生儿剃胎发,寓意着去掉旧日的胎气,迎接新的开始。剃完胎发后,家人通常会请理发匠上门,并给予赏钱以示感谢。

百日礼,则是在新生儿出生百天时举行的庆祝活动。

这一天,家人会为婴儿穿上百家衣、戴上百家锁,寓意着婴儿将受到众多亲友的庇护与祝福。同时,还会让婴儿吃百家饭,寓意着婴儿将拥有众人的关爱与滋养。这些习俗,都体现了古人对新生儿的呵护与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健康成长、长命百岁。

终于,周岁礼的到来,标志着婴儿阶段的结束和幼儿阶段的开始。周岁礼的主要习俗是“抓周”,即在地上放一个大盘子,里面装着各种物品,如笔墨书籍、算秤针线等,然后观察孩子先取哪一种物件,以检验小儿未来志向。

这一习俗在古代非常普遍,并一直流传至今。

现在有些地方,特别是那些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或者在一些乡村,抓周这个老传统还是挺火的。

不过呢,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里,抓周就没那么流行了。

主要是生活节奏快嘛,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可能就没那么多时间去搞这些仪式了。而且,现在大家都讲究科学育儿,觉得抓周这种预测未来的方式有点迷信,不太靠谱。毕竟,孩子的未来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去努力和争取的,对吧?

古代生子还有一些其他习俗,诸如“踩生”之说,即有人无意间踏入新产之家,被视为带给婴儿好运的使者。

另外有“挑红”之仪,是在婴儿诞生之际,在门楣高悬红布,配以桃枝铜钱,既宣告家中添丁进口之喜,又警示路人勿喧哗惊扰,以免惊动产妇与稚嫩婴儿。

这些习俗,无一不流露出古人对新生命的无限珍视与美好祈愿。

可以说,古代小孩生下来后的庆祝仪式,跟我们现代一样,丰富多样。这些仪式不仅体现了家人对新生儿的喜悦与祝福,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