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翔日记:早高峰在火车上看到了有趣的人间百态

娜默说剧 2025-04-17 09:51:09

有时候会有人问我,作为一个喜欢写日记的人来说,为什么总有那么多故事可以写,为什么一个火车故事,我就能书写1000多字,我哪来那么多“废话”说?

我觉得最容易发生故事的地方就是旅途的路上,尤其是火车上,你会一次性搜集到很多不同的故事,今天我就来分享两个我早上从嘉兴回上海的路上,在火车上遇到的故事。

4月14日早高峰的嘉兴,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向上海奔赴,我看到了那些双城生活不易,都在为了吃饭,去努力。这次是我第二次体验这种双城生活,也许未来会有第三次,第四次,但先让我分享第二次路上的故事吧。

其实双城生活,我们很多时候,会想的很简单,不就是赶个车,不就是坐个地铁,不就是几十块单程一次,可是我觉得亲身经历后,看似简单,却一点不简单。

从我的感受来讲,佳佳要开车特地送我,我要在没有坐票的情况下,也必须选择最近一班车次,如果选择不到,那你只能有迟到的命运,如果不迟到,你也会很累,所以那些一直坚持的人,他们为了生活,为了吃口饭,如此的付出,他们也是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我有幸今天成为了这道风景的参与者,也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就让我今天和你们分享一下!

第一个故事,是一位60+的女士,为什么不说是老人?因为延迟退休60正当时,因此她是女士,不是老人。她拿出自己从海宁到上海的车票,先是一直询问其他旅客,问这趟车是不是去海宁的,大家都说是去上海的。

她就说,哎呀,不对,我是要去海宁的,于是大家问她,你从哪上的车?她说从上海,大家就觉得不对呀,这车是从海宁过来的,票也是显示她是从海宁上车,终点是到上海的。

这个时候面对大家的质疑,她说,哎呀,难道我买错了?

就在这个时候,列车员走了过来,她顺手就把自己的这个纸质的乘车证明递给列车员,又重复刚才的话“我是从上海上车的,去海宁,这个票是我的。”列车员接过来看了看,说到,“你这个是海宁到上海南的。”她就又开始了刚才我看到的一幕,一模一样的台词“哎呀,我买错了,还把挂在脖子上自己身份证想要给列车员查看。”

此时,列车长也走了过来,列车员顺势把纸质乘车证明给列车长,意思,领导,你看这个问题怎么处理,于是领导拿着看了看,说着列车员同样的话,“你这个是海宁到上海的,没问题。”故事没结束,女士继续重复刚才的话,列车长说了一句“那不可能,我们这个车终点是上海,从海宁过来的,你不可能从上海过来的。”

那么故事结局我觉得可以做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了,也许她逃票,也许她不想去上海了,也许她真的有点老年痴呆,究竟是什么情况呢?我想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是冷漠还是帮助呢?

我遇见到的第二个风景就是一个女生,大概30左右吧,嘉兴到站的时候,在玩手机,玩的不亦乐乎,当列车从嘉兴开出的时候,她才回过神问身边的人,这是哪?就开了,人家说是嘉兴,她就“哎呀,怎么办,我就是要嘉兴下的呀。”

没人告诉她怎么办,在她着急的时候列车员走了过来,听到她的情况后,告诉她可以坐回去,她不懂,也没听过火车坐过头,还可以坐回去的,还以为是重新买票。

其实可以看到,不是她一个人不懂,旁边的乘客都不懂,我懂,但是也知道,但是我并没有多管闲事,在别人没寻求我的帮助的时候,跑过去说可以坐回去。因为我觉得你自己玩手机,错过了下车,是自己的问题,成年人,要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才能成长。我可以做好人好事,但不能做烂好人烂好事。

在这两个故事,我发现同一个现象,就是遇到问题,我们大部分人都会第一反应是“哎呀,怎么办?”就是先以焦虑的情绪,慌不择路的像无头苍蝇一样。我遇到问题,每次都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先找办法解决,然后去专注到解决问题上,很少,几乎没有这种情绪抱怨,我觉得你抱怨了,还是得解决问题,那还不如省省力气,赶紧解决问题。

火车上是收集故事的最好的地方,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成为作家,或者旅游推荐官,又或者从事故事创作人,我想我会每天行走在来往不同城市的火车,也许是北京,也许是俄罗斯,也许是美国,全球的故事,我都想在火车上倾听,然后记录下来那些不一样的旅途风景。

作者:龚翔

配图:龚翔

摄影:龚翔

视频:龚翔

编辑:龚翔

审核:龚翔

0 阅读:0

娜默说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