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由你——重读《聊斋志异·鄱阳神》

文一史二ywh 2025-04-15 11:57:07

作为一个江西老表,对《聊斋志异》里涉及到江西的所有篇目自然非常感兴趣,闲来无事仔细梳理了一下,发现其数量不多,大约只有五六篇左右。

这篇《鄱阳神》收录在《聊斋志异》的卷五。

这也是蒲松龄写的一篇篇幅非常短小的文章,字数不多,大概也就百十来个字吧。

故事涉及到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翟湛持的人。三会本《聊斋志异》的【吕注】,说他名世琪,益都人。顺治丙戌举人,己亥进士。

上网查了一下,翟湛持于顺治二年(1645)中举人,顺治十六年(1659)中会试五经魁,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六年(1667)担任江西饶州府推官,同年改任陕西韩城知县,康熙十四年(1675)二月死于兵变。

翟湛持在饶州府担任推官时,聘请著名学者邱维屏讲解《易》,担任韩城知县后,邱维屏随同翟湛持前往韩城,继续为其讲《易》。此外,翟湛持在饶州期间,曾召集磁户造青磁《易经》一部。

《聊斋志异》这篇《鄱阳神》写的就是这位翟湛持在前往江西饶州就任推官的故事。他在途经鄱阳湖的时候,到湖上的一座神庙游玩。神庙里面供奉了不少神祇的神位,他看见有一个他本家姓翟的一个神位,却叨陪末座,放在某个角落当中。

翟湛持见了甚是不爽,愤愤不平,说:“吾家宗人,何得在下!”于是就把自己的本家——这位姓翟的神位挪到前面去了。一番游玩之后,翟湛持继续乘坐官船去饶州赴任。忽然,“大风断帆,桅樯倾侧”,眼看危在旦夕,就要葬身鱼腹,吓得他们全家老小举家哀号。

正在这危急时刻,忽然有一艘小船乘风破浪而来,迅速靠近翟湛持所乘的官船,将他和他的家人全都接到小船之上。

翟湛持惊魂甫定,仔细打量小船上的这位恩公,发现竟然和刚才神庙里供奉的那位翟姓神人“无少异”。

没过多久,风平浪静,而这位恩公早已杳无踪影。

不过在三会本《聊斋志异》的文末【何评】,对这件事从另一个角度对翟湛持提出了批评,倒颇有些意思:(翟湛持)乃徒以宗人之故,辄思易位,其险可知。

附:《聊斋志异·鄱阳神》

翟湛持,司理饶州,道经鄱阳湖。湖上有神祠,停盖游瞻。内雕丁普郎死节臣像,翟姓一神,最居末坐。翟曰:“吾家宗人,何得在下!”遂于上易一座。既而登舟,大风断帆,桅樯倾侧,一家哀号。俄一小舟,破浪而来;既近官舟,急挽翟登小舟,于是家人尽登。审视其人,与翟姓神无少异。无何,浪息,寻之已杳。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