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夫不会投小姨夫的票:我的一次心理分析

建锋玩转生活 2025-03-14 08:44:51

题解:我心年轻时就喜爱心理学,也了解几位国外心理学大师及其名作,如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等。受其熏陶,有一次,我与一位关系较好的同事交流时,不自觉地运用了心理分析方法,感觉很是成功,竟产生了一种其乐融融的情怀。

心理分析的背景

有一年的一天晚上,我走进同事小房的住处,准备与他聊聊有关昨天教职工集会选举副校长的事。

小房是本校教导处副主任之一,在这个职位上待了好多年,应该说多少有点不耐烦了。他与我是忘年交,往来频繁,几乎无话不谈。比如,他有一回就央求我,找上面某位我所熟悉的领导帮个忙,即拽他一把使之升迁一级。

读者中可能有人感到惊奇,副校长人选要靠教职工来投票决定?是的,我当时也是感觉怪怪的,当了一辈子教师,也就遇到这么一次,很新鲜,还真的不太适应。

“昨天”选举活动的流程有必要必须交待一下:

县教育局派了以一位科长为领队的三人团来到我所在的初级中学,主持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之初,发给每个参会的教职工一张表格,以无记名投票,选举出一位副校长。当然有候选人,他们都是学校众多二级机构适龄的主任或副主任。

选举副校长的程序没有任何问题,过程也很顺利,不到十分钟选举大会就匆匆结束了。

不过没有当场计票,那位主持会议的科长最后申明,要把大家投的票带回教育局计数,也就是说,选举结果不能立即公布。为什么不能立即公布,请你去猜测去吧,反正我也不清楚,永远也不会清楚。

心理分析过程

我俩一见面,房主任就开始猜测哪些人会投他的票。

他首先就判定某老师会投他的票。我反应较快,立即予以否定。他大惑不解,问为什么?

某老师与他互称“姨夫”,即他俩的妻子是姊妹,某老师是“大姨夫”,他是“小姨夫”。房主任的疑问是:“大姨夫”难道不帮助“小姨夫”?

于是我向小房正式开启了心理分析过程。

我的逻辑是:正是某老师是他的“大姨夫”,才最有可能反而不投他“小姨夫”的票!

道理其实一点也不复杂:决定一个人的行为,主要是看其结果对他是有利还是不利,这就是所谓的利益原则。想想看,“小姨夫”又升了一级,当了副校长,叫这个“大姨夫”情何以堪?比较自然在其中,“小姨夫”的高升就衬托出“大姨夫”的无能,这太明显不过了,根本用不着多想。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嫉妒之心人皆有之,而嫉妒之情更容易在亲戚之间产生。

何况,在学校这样一个权力作用不太大的单位,亲戚当上领导对自己能有多少好处呢?反而为了避嫌,该得的利益也许还要丢失一些。

我如此一通分析,好像在挑拨他们姨夫间的矛盾似的,可我顾及不了那么多了,我只能实话实说。

心理的强大力量更是不允许妄加非议!

房主任沉默不语,不置可否。我当然明白他的尴尬处境,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

我还向房主任坦言了,不要把这次投票活动当真,当上当不上副校长与投票结果关系不会太大。我也进行了一番心理分析,不过这是个比较敏感话题,在此就略而不表了。

0 阅读:3

建锋玩转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