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儿子“有没有”找对象和“能不能”找对象,是两回事,可谓一字之差,差之万里。关键在于“能不能”!方向对了,问答才有意义。
我的儿子不知不觉已过了三十而立之年,经常遇到熟人或朋友,刚刚一见面,对方就少不了有这么一句劈头盖脸的问询:“你儿子谈女朋友了没有?”
我总是尴尬地如实交代:“没有。”
随着社会形势快速变幻不定,婚姻阵地到处狼烟四起,我越来越觉得,这句看似关怀的问话其实严重失实,十分的用词不当:这不是“有没有”,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换言之,在今天这个盛行自由意志和责任感的时代,一个男孩子,若是到了成家的年龄,作为一个关注者,不该直询问他找到了女朋友了没有,而是应该仔细打量被关注者一番,或者了解被关注者一些基本情况及动态,然后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去判定他能不能开始谈对象了。
“能不能”才是谈恋爱或结婚的前提,才是形塑婚姻围城的关键之所在!
所以,老人家们,倘若你是真诚地关心别人的家事,就应当针锋相对地发问,而不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也就是俗语所云的要抓住西瓜而丢掉芝麻。“能不能”是西瓜,“有没有”是芝麻。

“能不能”与“有没有”,这两者到底有何区别?
概言之,在恋爱结婚问题上,如果“能”就一定会“有”,若是“不能”,最终“有”也是一定变成“没有”!
“能不能”中的“能”,简言之就是能力和心智水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
缺乏或没有这两点的当代男青年,理所当然地就要一辈子打光棍,而不能谈女朋友和结婚,否则其结果基本上就是害人又害己!
逻辑就这么直接而简单,大道理说得再多也无人问津!
如今中国大地上流行“三不主义”,即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孩子,这既是被迫无奈,也是实际情况。对这种与时俱进的言论,不在此列的人不必来调侃和嘲弄,而要理解和赞赏!
“三不主义”也不能冠之以“躺平”这个雅号,所谓“躺平”实质是“站立”!与其委委屈屈跟崇尚物质的女权主义者周旋,不如做一个回归传统的堂堂正正“站立”的男人。
试问:人之不立,何以为人?

做为一个男子汉,首先应当自立自强,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能养活自己。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去考虑恋爱与婚姻这个所谓的终生大事,这是一切现实主义者应具备的正确态度。
所谓成家立业应换个顺序,即立业成家,也就是先立业后成家。业之不成,何以家为?
我原单位有七、八十人,目前职工中有四、五位的儿子都已离了婚,其核心原因,都是儿子能力不强以及心智水平不高。可怜他们的父母不解风情,整天在哀叹和悲愁,在不尽地感慨世风日下。殊不知,每一个世道的呈现,都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勇敢地接受它才是唯一合适的选择。
从今往后,请君不要自作多情地去探究别人的孩子有没有女朋友了。有了怎么样,没有又怎么样?有了还要顾及“将革命进行到底”,没有就要努力提升愿望者的能力和心智水平。
反正奋斗永远在路上!
一切顺其自然,这才是古之以来的人间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