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部分人刚得知自己尿酸值偏高,心里就犯嘀咕,害怕自己用不了多久就会患上痛风,甚至长出痛风石。
然而,同样是高尿酸,有的多年关节都正常,没受影响,有的却反复被痛风困扰,严重到关节畸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在医院工作的那些年,我接诊过无数尿酸偏高的患者,我发现,尿酸高并不一定等同于痛风发作,关节是否健康还和身体的其他机制、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关节是否有问题呢?
关节不红肿很多高尿酸患者一听到自己尿酸值高,就担心关节会红肿、疼痛,但如果关节至今没有出现红肿的迹象,通常说明尿酸盐结晶还没有形成或尚未引发炎症。
一位从事文职工作的患者,尿酸值已经超过500μmol/L,但他从未出现过关节红肿的症状,生活和运动也都一切正常,他得知自己高尿酸后非常担心痛风,但实际上他的关节还算健康。
关节红肿是尿酸盐结晶刺激组织引发急性炎症的表现,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过其溶解度时,尿酸盐晶体会析出并沉积在关节腔或周围组织中。
这些晶体类似“玻璃碎片”,会强烈刺激组织,引发红肿、剧烈疼痛和局部发热等典型症状。
研究表明,尿酸水平越高,发生红肿的概率越大,但并不是所有高尿酸患者都会出现红肿症状。
如果关节没有红肿,可能说明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尚未达到炎症阈值,此时是调整生活方式的最佳时期。
患有高尿酸的人,一定要远离动物内脏、浓肉汤与啤酒等嘌呤含量居高不下的食物,另外,还要勤喝水,助力尿酸往外排。
每天喝 2000 - 3000 毫升水,对降低血液尿酸含量很有帮助,能减少尿酸盐结晶出现的几率,同时,进行适量锻炼可加快身体代谢,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关节受到过度冲击。
关节活动灵活关节软骨以及周边组织时刻面临尿酸盐晶体的 “侵袭”,但如果关节活动毫无阻碍,基本可以判断,软骨暂时没有受到大的损害。
一位60多岁的退休教师,长期高尿酸但没有痛风史,直到退休后开始关注健康,他发现关节仍然灵活,没有活动受限的情况,经过评估,他的关节软骨保持完好,尚未受到尿酸的侵蚀。
关节是否健康,关节灵活性可是关键评判依据,要是尿酸盐晶体附着在软骨表层,又或是堆积于关节腔内,软骨就会被慢慢磨蚀,最终走向退化,乃至彻底消失。
患者常有关节酸痛、发僵之感,病情严重时,关节能活动的范围会变小,而且慢性尿酸盐沉积极易诱发关节炎症,使得软骨损伤雪上加霜。
当关节活动自如时,意味着软骨尚未遭受较大冲击,此刻得赶紧管控尿酸,借助饮食调整与药物治疗,既能降低尿酸盐结晶沉积速率,又能守护关节软骨。
比如,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柠檬、草莓和猕猴桃,可以帮助减少尿酸的形成并保护软骨。
体重管理至关重要,原因在于肥胖会加剧关节的承重负荷,使得软骨损耗速度大增,因此,维持健康体重,无疑是保护关节的重中之重。
没有痛风石痛风石作为高尿酸患者极为明显的并发症,若关节、软组织处未出现硬结、凸起的情况,那就意味着尿酸盐沉积还没发展到慢性阶段。
一位长期高尿酸患者,手肘和脚趾出现了多个痛风石,他不仅关节活动受限,还因痛风石破溃引发了感染,不得不多次住院治疗,这种情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也增加了治疗难度。
痛风石的形成是尿酸盐长期在组织中沉积的结果,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于那些高尿酸没得到有效控制,痛风还反复发作的患者群体里,耳廓、手指、脚趾、膝盖、手肘等部位属于高发区域。
痛风石不但致关节畸形,还可能压神经、肌肉,坏了功能,引出溃疡、慢性感染,身体若没痛风石,赶紧控尿酸,止住病情恶化。
高尿酸患者想让尿酸降下来,要遵循低嘌呤饮食,用药物调节,同时把燕麦、糙米、绿叶蔬菜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吃起来,帮身体代谢变好,减少尿酸。
再者,定期去检测尿酸含量和肾功能是很必要的,原因在于尿酸代谢紊乱易给肾脏添堵,要是发展到严重地步,尿酸性肾病便可能接踵而至。
尽管尿酸高并不一定会导致痛风,但长期的尿酸升高会对身体造成潜在的威胁。
要避免痛风发作和关节损伤,患者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额外需要注意的细节:
规律作息:高尿酸患者务必规律作息,本身代谢就不好,熬夜、劳累会让问题变本加厉,好好睡觉、作息规律,才能助力尿酸代谢,提升免疫力,预防炎症。
戒酒:酒精是尿酸升高的关键助力,啤酒、烈酒含高嘌呤或影响尿酸代谢成分,就连低酒精饮品,看似无妨,实则影响肝脏,尿酸也会间接升高。
高尿酸患者要是关节未呈现红肿、活动受限的状况,也不见痛风石,一般来讲,关节还没受到大的波及,可即便如此,也绝不能放松警惕。
尿酸问题的发展很缓慢,潜藏的危害,往往需数年甚至十多年后才显现。
对于每一位高尿酸患者而言,只要施行科学管理并积极加以干预,就能远离痛风,使关节长久维持健康、灵活状态,这既是守护身体,更是对高品质生活的有力保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痛风前兆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1]孟菲,周云平,徐颜红,等.痛风患者症状群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护理学杂志,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