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沛然:癌症化疗、放疗反应之证治

寻桃聊健康 2023-11-21 20:45:11

裘沛然:癌症化疗、放疗反应之证治

裘氏所经治的肿瘤,名类不少,但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发现肿瘤时已届晚期,已失去手术指征的患者,也有一些已确诊肿瘤但不愿做手术的患者;②肿瘤已经手术切除,气血大伤者;③因不能忍受化疗、放疗的反应而中止治疗者;④边进行化疗、放疗,边服中药,以协同完成疗程者。患者的治疗目的也不尽相同,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来说,只是想方设法减少痛苦,尽可能延长生命;对已切除病灶的患者,主要防止其复发或扩散;对迭经化疗、放疗的患者,旨在解除治疗后的毒性作用与不良反应。裘氏治疗肿瘤的基本思路是,肿瘤虽然生于某局部组织器官,但由病邪导致的反应却是全身性的,表现为脏腑气血的损耗、组织的破坏、功能的失调。按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局部的病变是由于全身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的结果,人之所虚之处,即是留邪之地。因此,不能只着眼于局部肿瘤,忙于寻觅消瘤、攻瘤的“特效”方药。

数十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某些清热解毒药物对消除肿瘤虽有一定疗效,但采用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扶正法”,对改善机体情况、缓解症情,消除化疗、放疗后的毒性作用与不良反应等,其疗效不可低估,这也是中医学与西医学对治疗肿瘤的不同之处。某些抗肿瘤西药固然可以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但“药毒”对人体正常细胞也同样是一种破坏。故目前西医也开始考虑提高患者的防御功能和消除潜在的亚临床灶,作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方面。中医药应该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裘氏提出,像恶性肿瘤这样有形之积恐难尽除,而患者元气亟宜扶助,主张在扶助正气的基础上,佐以清热解毒、活血软坚、化痰散结等祛邪方法治疗肿瘤。

在扶正法中,重点调整气血阴阳及培补脾肾。健脾补气药选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甘草等;补血药选用当归、枸杞子、熟地黄、何首乌、大枣等;滋阴药选用西洋参、沙参、天冬、麦冬、生地黄、石斛等;益肾药选用龟甲、黄柏、山茱萸、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补骨脂、附子、鹿角、肉桂等。在立方遣药时,常脾肾、气血、阴阳兼顾,注重阴阳互根、精气互生的道理。在扶正法中同时又须注意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如肝胃不和者,疏肝和胃以相佐;脾胃升降失常者,用协调枢机之升降方药;脾、肾转输失职者,调脾肾以利气化等。

至于清热解毒常用夏枯草、黄芩、黄连、蒲公英、猫爪草、石见穿、山慈菇、白花蛇舌草、蜀羊泉等;活血化瘀药用桃仁、红花、白芍、莪术、三棱、水蛭、土鳖虫等;化痰软坚药用天南星、半夏、瓜蒌、牡蛎、昆布、海藻等;虫类药物的作用不可忽视,常用蜈蚣、全蝎、地龙、僵蚕、土鳖虫、水蛭等。在具体应用时,对以下几种情况尚需区别对待。

1.病届晚期,扶助胃气,挽留一息生机晚期肿瘤,瘤毒弥漫,邪气盛而正气衰,脏腑戕害,全身情况很差。此时治疗最为棘手,如果贸然攻邪,必致偾事。裘氏认为,诸气皆虚,先扶胃气。脾胃为生化之源,化源乏竭,病必不治,若胃气尚存,还可挽留一息生机。药用人参粉冲服,他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黄精、甘草、大枣、生姜,佐以积壳、陈皮等药,冀以苏胃。若浆粥入胃,二便顺畅,可望有生存之机。

2.对放、化疗反应的处理肿瘤患者经放、化疗后的反应,病机是“药毒”损伤人体脏腑气血所致。

(1)放疗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中,头颈部反应有口干、咽部充血、咽喉痛等,治宜补气养阴、清热解毒,药用黄芪、党参、天冬、麦冬、玄参、知母、黄柏、黄芩、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下腹反应有腹痛、腹泻、尿频等,治宜辛甘苦泄、调肝和脾,药用半夏、黄连、干姜、甘草、党参、白术、枳壳、八角茴香、薏苡仁等;全身反应则有头晕、乏力、食欲缺乏、精神疲乏、白细胞减少等,治宜健脾补肾,药用党参、黄芪、白术、当归、女贞子、枸杞子、淫羊藿、仙茅、山茱萸、丹参、补骨脂、熟地黄、龟甲、鹿角等。

(2)化疗反应:主要有气血两虚、脾肾亏损的证候,治宜补气养血、培肾益脾,药用人参、白术、黄精、茯苓、鹿角、黄芪、当归、丹参、炙甘草、巴戟天、补骨脂、山茱萸、淫羊藿等。

3.对癌症疼痛的治疗癌症疼痛的原因主要有气滞、血瘀、寒凝、痰积、毒盛等,故欲止痛可用理气、行瘀、散寒、消痰、解毒等方法。药用川楝子、延胡索、赤芍、白芍、制香附、乳香、没药、川乌、草乌、附子、细辛、土鳖虫、蜈蚣、全蝎、山慈菇等药物剂量宜稍大,虫类药物如能研细末后吞服可提高疗效。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