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兵:六个层面回答,如何推进“中国式”创新后备人才培养?

识课程 2024-03-03 08:01:59

当下的国际竞争环境以及面向未来科技前端的发展需要,要求我们自立自强走中国式的人才培养道路。

本文中,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解读了国际选才、育才的主要模式,并分享了“大先生发现、培养好苗子”的中国式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为区域和学校推进“科教育人”提供相关经验参考。

本文为“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系列文章第三篇。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任辛兵

本文共5617字,仔细阅读需10分钟

编辑/肖梅香 统筹/孙习涵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 国际和国内如何培养创新后备人才?

※ 创新后备人才的选育应从哪些方面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思考,对我国科技事业做了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谋划。(部分节选自党的十八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二十大报告原文)

当下面临的国际科技竞争环境要求我们自立自强走中国式的创新人才培养道路。面向未来科技的前端,我们也需要自主培养基础学科的拔尖未来人才。

根据国际上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三四十岁是获得重大创新成果的黄金期(引自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4,19866)。要想在这个黄金期枝繁叶茂产出果实,对人才的培养不能从大学甚至研究生再开始,需要从青少年时期选拔出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青少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引导青少年热爱科学,在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国际选才育才经验:完善的鉴别体系和专业化培养路径

从国际上来说,创新人才培养一方面是选才,一方面是育才,育才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加速制,也即纵深延伸的模式,学科竞赛就属于这一类。

一种是充实制,属于横向延伸的模式,发现有天赋的学生,持续赋能、培养他。我国“中学生英才计划”属于充实制。

还有一种是混合制,为以上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

图表内容引自国际青少年科技英才培养[J].中国科技教育, 2020(11):6-7

选才方面也主要以三种模式进行人才的发现与筛选。(引自辛兵.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鉴别模式[J].科普研究. 2021, 16 (06))

第一,测评为主的鉴别模式。

包括智力导向的测评:测智力,其核心还是测试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包括基本思维和高阶思维,尤其是针对高阶思维中的创新性思维进行测评;

以创新性思维过程为导向的测评:这个工具要结合作品或者其它外化成果来观察被测对象的创新表现能力;

以不同领域的不同创造力表现为导向的测评:比如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如何评判,如何测试,它有属于该领域的特有创造力表现形式;

以综合能力为导向的测评:包括六项内容,领域知识、文化经验、标准的判断、问题的发现、内在动机、说服传播(即沟通交流能力)。

第二,竞赛—筛选为主的鉴别模式。

这种模式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实践,可以快速、大规模地筛选创新后备人才。

第三,培养—筛选为主的鉴别模式。

在培养过程中不断去测评,培测结合,可以长时间考察学生的发展和潜能。

分析国际上的一些“培养—筛选”项目,比如俄罗斯“走向未来”项目、日本“超级科学高中计划”、新加坡“天才教育计划”等,我们能够发现,对于有潜质、有天赋和热爱的学生,大家都实践着一种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培养,并且这种个性化、专业化的培养都是从中学时代就开始。

这些项目的核心做法就是让科学家能够在早期进入到教育领域培养学生,让学生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国际上高度重视对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的教育,大力推行科技类人才早期培养的相关政策与实践,将个性化培养方式和专业化培养路径有机结合(引自国际青少年科技英才培养[J].中国科技教育, 2020(11):6-7),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四个层面:

1.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战略结合;

国际上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相同的理念和共识,就是要把个人的成长跟国家的发展战略结合去谋划人才培养。一些国家甚至将培养天才制定成法律。

2.公平基础上满足个性化展;

对一些有天赋、有潜力的学生,以齐步走的方式来培养,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在公平的基础上,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3.关注非智力因素和全面发展;

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比如内在动机的激发,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特别的意义。

4.严密的组织机构。

在政府的推动下,通过社会力量的介入比如学会/协会、基金会、研究结构、大学等,互相结合进行选才、育才。

我国选才育才实践探索:大先生发现、培养好苗子

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起步较早,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探索少年班,并于80年代迅速推广起来,90年代中后期少年班、创新人才实验班的模式受到质疑,纷纷停办。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面临新的全球发展与国际竞争局势,创新人才培养又被高度重视,不仅在社会层面再次推进实践,国家层面也制定了有力的行动计划,比如2010年前后启动的针对大学生的“拔尖计划”,2013年作为“拔尖计划”姊妹篇被提出的“英才计划”,“英才计划”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启动,旨在培养和储备“创新后备人才”。

我国社会层面对“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非常生动。

1999年,由中国天文学界泰斗,我国射电天文的奠基人王绶琯院士提议,包括钱学森等“两弹一星”功勋在内的61位科学家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用大手拉起小手,引导学生们树立科学志趣,走上科学研究道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

从70岁到90多岁的二十多年里,王绶琯院士只做一件事:探索社会力量,怎么去培养创新后备人才。他说:“没有后备人才,没有创新的人才冒出来,科学家也要思考,也是有责任的。”所以他探索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这种“大手拉小手”的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王绶琯院士

继“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之后,北京、陕西、重庆还分别诞生了“翱翔计划”(2008年)、“春笋计划”(2010年)、“雏鹰计划”(2011年)。

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在2013年前后推动的“中学生英才计划”则借鉴了国际人才发现与培养的好经验——以“怎么让大先生(科学家)来发现好苗子,进一步去培养好苗子”的思路设计培养路径,超越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创新后备人才的模式,让科学家助力教育,让青少年在科学家指导下体验真实、完整的科学探究经历,搭建让有成为科技英才潜力的青少年“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平台。

“中学生英才计划”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让有科学天赋热爱的学生,能够有幸在科学家身边成长。

这种人才发现、人才培养的模式,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惯例,同时创新了青少年的学习模式——为中学生拓展研究型学习内容,由传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转变成自发的探究式、研究型学习模式,学习发现问题,并通过学习和努力解决问题,培养科学思维,感受科学家精神,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这种人才发现、人才培养的模式能够把青少年的兴趣变成志趣,甚至变成一种志向。钟南山院士在一次报告中讲到:“兴趣特别重要,一定要保护学生的兴趣,但只有兴趣是走不远的,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他可能会退缩,所以一定要把兴趣变成志趣。”

“大先生”发现、培养“好苗子”,这种中国式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至今已经实践了10年的时间。

十年来,组织了近三千人次自然科学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参与到“中学生英才计划”项目中,选拔9000余名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并促进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有效模式。(引自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谈英才计划 为建设科技强国储备创新力量[J].中国科技教育, 2021, 000(003): 3-4)

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要坚持“四大原则”

“中学生英才计划”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发起、启动和推进发展历程,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多次写入国家文件,并在2022年10月推出2.0版本的扩容培养升级计划,且将于今年在两部委的主导下,印发《“中学生英才计划”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中学生英才计划”从五个基础学科方面设立了分学科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同时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设立全国管理办公室,由各省科协与省教育部门组建“省级管理办公室”,统筹管理实施高校、参与中学、协同培养基地等,以严密的组织,推动创新后备人才培养。

在长达十年的探索中,“中学生英才计划”始终遵循四大育才原则:

一是使命驱动原则,厚植家国情怀,把学生的兴趣变成志趣,变成志向。

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他们是有责任和使命的,要将“爱国”的科学家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植入学生的心中。

二是兴趣导向原则;

培养的前提一定是学生自己热爱科学,然后通过名师引领,持续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三是名师引领原则;

充分发挥名师引领育才的关键作用,比如2013年至今,共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等1012位优秀科学家“大先生”担任英才导师,其中两院院士达47人。

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对计划实施提供指导、建议、咨询和评估。下设5个学科工作委员会,负责对学生培养工作进行调研、督导,组织学科交流活动和学科论坛,对本学科培养工作进行评估。(引自2023“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科协办发青字〔2022〕36号)

四是非功利化原则。不与高考挂钩,提供国际的视野和交流平台。

比如通过搭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高水平国际国内科学交流平台,让学生了解科技前沿动态,领略顶尖科学家风采,促进朋辈交流互鉴,拓展国际视野,向世界讲好中国青少年的科学故事,有400余名英才学生在国内外科技竞赛活动中获奖。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追踪到的3604 名“英才计划”学生,有74%考入985、211高校,12.7%的学生入读哈佛、剑桥等国外著名高校、港澳高校。一大批学生入选强基计划、拔尖计划,继续在基础学科领域学习深造。“中学生英才计划”已成为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蓄水池”。

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要从六个层面推进

1.多要素、多方法、多阶段、多维度“选才”

评测维度要包括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创新思维、创造性人格、内在动机四方面;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科学的测评选才,比如观察法、问卷或者作品和产品、报告的提交等。

除了考察天赋和兴趣,也考察综合成绩。选拔形式上有中学推荐、学科测试等。选拔流程为,学科基础知识和潜质测评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推荐,再由导师通过现场问辩的方式进行人选确认。

2.“四有”导师(队伍)选择与建设

(本小标内容,部分引自2023“英才计划”工作实施方案,科协办发青字〔2022〕36号)

有责任:参与“英才计划”的导师,不光是学术领域的“领袖”,还应该是“德育”方面的领航,具备立德树人的意识和能力,能在个性化的培养过程中,潜移默化将学生的兴趣变成志趣,变成志向。

有水平:导师都是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才,能带领学生做好研究。比如“英才计划”的导师都是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导师中推荐,以两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和教学名师为主。

有投入: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培养英才学生,能够在充分了解学生水平、兴趣、心理特点等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兴趣和实验室条件等,同学生、中学教师一起制定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能够有时间和学生进行每月至少一次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培养进展,及时解决学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有团队:每位导师应组织1-5名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教师组成培养团队共同辅导学生。原则上团队成员应具备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在导师无法常态化面对面指导学生的时候,以中级的导师作为助教进行辅助,或者在一些中学建立“双导师”的队伍。

3.以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

导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热爱出发,指导学生慢慢找到研究的问题和项目,用一年的时间进行研究性的学习,达到对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基本训练。具体可从“兴趣导向”和“项目导向”两个方面入手落实,如下图所示:

4.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英才计划”既是一个培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对学生进行评价和筛选的过程。从培养周期上看,可大致分为入选时的初始评价、中期评价以及年度评价。在培养过程中,还应该坚持多次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价和筛选流程。

5.搭建“六位一体”培养体系

一是探索“大先生”培养“好苗子”的大学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有效模式:指向的是怎么组织科学家跟中学教师一起联合发现和培养“好苗子”的问题。

二是搭建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平台:不能单纯依靠教育系统或者科技系统的单向发力,而是要科教融合,共同推动。

三是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比如高校与中学,地方科学与教育部门、高校内部如何形成系统联动的培养工作机制。

四是汇聚高质量的导师培养队伍。由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和北京大学原校长王恩哥院士先后领衔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由田刚、李树深、包信和、施一公、陈杰等院士担任主任的5个学科工作委员会,近600名高水平导师和1000多名导师团队成员,283所中学的科技教师,组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学生培养队伍。

五是建立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阵地:建立英才计划高校、中学、协同培养三类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优质科教资源富集优势,为学生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构建了政府推动、大中衔接、社会参与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格局。

六是开辟新的政策空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人才培养的好生态。比如将社会优质资源引入学校、将大学资源引入中学或推进院校之间培养平台统整、贯通大学与中学的选才育才培养机制。

6.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开展创新后备力量培育

“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十年探索实践,实际上就是在做一件事情,也是二十大报告提出来的“教育、科技、人才要怎么去融汇一体地进行部署”。

从科技政策的变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科教融汇的大势所趋,因此我们打造了“中学生英才计划2.0版本”以及即将印发的《三年行动计划》,将“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制度化、常态化、普遍化,将其做成一个面向“高端人才而非小众尖端人才”的普惠、扩容项目,让更多人才够“冒尖”,扩大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和蓄水池。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更需要在新型举国体制下开展创新后备力量培育:

通过复制“中学生英才计划”这类项目的标准化经验,在全国各省市进行N+1的扩容推广,组织调动最优质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赋能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发现和培养,在青少年创造力活跃的黄金窗口期,通过使命驱动、兴趣导向、名师引领、开放交流,使青少年在知识、思维、内驱力和创造性人格等方面得到提升,涵育科学素养并激发创新潜力,实现从科学兴趣到志趣再到志向的提升,形成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成为未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更好服务教育、科技和人才强国战略。

作者 | 辛兵

编辑 | 肖梅香

统筹 | 孙习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