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都知道,我国的抗战历史历时时间非常久,而且整个过程充满着艰辛,为了赢得这场全民族卫国战争的胜利,无数中华儿女踊跃参军、报效祖国,这其中不仅有万千热血男儿,还有无数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
一名正在站岗的女兵
1941年9月,在太行山花塔北山一带,曾经就有一百多名白校女学生用生命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故事,为了不被日军俘虏,百余名女学生勇敢的与日军缠斗,没有武器,她们就用手抓,用脚踢,用牙咬,用实际行动反抗日军的侵略。
面对如此情势,聂荣臻被深深感动,为了将这群勇敢的女学生救出来,当时聂荣臻还命令杨成武“就算把部队打光,也得把这群柔弱的女学生给救出来”,只不过面对数倍于自身的敌人,杨成武深知这个任务极难完成。
那么,杨成武最后是否有完成聂荣臻交代的使命呢?这群勇敢的白校女学生,又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怎样的革命风采呢?
卫校女医疗兵
1940年8月,我军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敌后武装进攻,也就是百团大战,此战我军共集结了105个参战兵团,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连续给予日军以极大的重创,只不过此战我军虽然取得大胜,但也因此暴露了实力。
日军大败的消息传回日军指挥部以后,时任华北方军司令官的冈村宁次在震惊之余,逐渐摸清了我军的底牌,为了一雪百团大战战败的耻辱,几个月后,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日军卷土重来,而这一次冈村宁次更是抽调了60%以上的兵力。
日军
面对日军的“铁壁合围”,彭老总昼夜思索应敌良策,当时我军虽然也有数十万的兵力,但奈何装备不够精良,很多战士还拿着老旧步枪,这样的差距使得我军难以正面对抗日军,所以,彭老总准备沿用老办法,将日军引入内线后,再聚集兵力歼灭其一部。
然而到了真正实战的时候,彭老总却发现,在巨大的装备差距面前,我军其实很难对敌人造成压倒性优势,我军战士虽能对敌造成伤害,但始终无法成建制的歼灭敌军,而在“武士道”的洗脑下,日军虽战况不利,但也很少有投降之举。
日本兵
为保留革命的火种,总部机关随后又紧急作出了新的战略调整,决定由彭老总带领大部队率先突围,杨成武和一分区的700余名战士负责断后工作,就这样,一分区的警卫连、侦察连等各部留在了狼牙山,为大部队的转移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杨成武带领一分区的战士从阜平、唐县、完县一路奔向易县狼牙山以北,然后经三岔口后进入玉皇庵,最后跳到花塔山中躲避日军的追击,本来花塔山一带日军鲜有触及,杨成武觉得此地应该相对安全,但谁成想,日军早已注意到了这里。
等到杨成武一行人赶到花塔山以后,已是拂晓时分,经过一整夜的急行军,此时很多战士都已经筋疲力竭,得知终于赶到目的地之后,大多数战士都瘫坐了下来,但杨成武却丝毫不敢放松,经验丰富的他本能的拿着望远镜观察起了四周。
然而,这一看却让杨成武顿时冷汗直流,不知何时起,花塔山四周已经被大批日军包围,山脚下,日军的包围圈一个连着一个,想要突围出去非常困难。
杨成武在前线指挥战斗
而就在杨成武在紧张的考虑突围对策时,聂荣臻的一封电报再次给杨成武带去了新的困难,原来在花塔山附近,有一个葛公村,葛公村是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的所在地,此时日军已经开始向葛公村进军,百余名白校学生正在组织突围,还多是女学生。
正因如此,聂荣臻才急电正在附近的杨成武,命令其火速赶去救援,“就算把部队打光,也得把这群柔弱的女学生给救出来”。
战地卫生队
尽管这个任务艰难且危险,但杨成武还是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指挥部队向白校师生转移的方向奔袭而去,最终杨成武成功接应到了突围出来的白校师生,但除了这些师生以外,还有一些老乡和后勤人员也在转移部队中,导致杨成武的队伍一下膨胀到了三四千人。
但是,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没有战斗能力,想要正面从日军的包围圈中突围,可能性极小,眼看着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小,整座花塔山即将被封锁,杨成武心急如焚,而就在此时,一名当地的老乡告诉杨成武:“西北角还有个山谷,或许可以从那里突围。”
杨成武检阅部队
原来,在花塔山的北面有一条梯子沟,由于那里终年潮湿,被河水淹没着,如果不是当地人,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日军对花塔山的地形并没有那么熟悉,大概率是不会在那里部署包围圈的,从梯子沟突围,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梯子沟这条路并不好走,水深达到一个成年人的腰部,很多当地人都望而却步,更别提河底还坑坑洼洼的,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淹没在河水之中,只不过如今敌人近在眼前,杨成武一行人也不得不踏上这条险途。
就这样,在杨成武的带领下,所有人相互搀扶着走向了梯子沟,和想象中一样,梯子沟非常难走,因为光线不好看不清路,一路人不断有人摔倒,为了保护整个队伍顺利通过梯子沟,杨成武自己带着侦察班、警卫班在前方探路,又增派了一团三连抢占梯子沟进口两侧,最后让参谋长黄寿发殿后,确保不会落下任何人。
战士们开始突围
在杨成武的指挥下,队伍有序的通过了梯子沟,这段经历让杨成武毕生难忘,虽然没有发生激战,但很多年后杨成武对这段经历仍心有感慨,每每想起都要忍不住说道:
最苦的算是“白校”的女同志了,她们近半数是不满二十岁的姑娘,有的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身上背着沉重的背包、粮食和医学讲义,有的还背着枪。。。。。。她们的脸上、手上和军衣上都被泥土和青苔蹭得乱糟糟的,裤管被荆棘割破了,腿脚鲜血淋漓。有几位姑娘披着散发,脸色苍白,被同伴搀扶着,一拐一拐地走。。。。。。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些姑娘能在暗夜里爬上陡峭险峻的花塔北山,能在敌人合围的危急关头跟着我们急行军,通过这狭长而阴森的梯子沟。
卫校的女学生们照顾伤员
跳出梯子沟后,杨成武本能的感觉四周仍不安全,于是杨成武立即指示部下,向易县的大坪地转移,重新回到狼牙山,但就在此时,白校的俞忠良政委看到大批瘫软在地的白校师生心有不忍,于是建议分兵行动,等师生们休整好了,自己就带领他们向东南的大洼地、槐树青、道士观一带转移,杨成武先回狼牙山即可。
杨成武回头一看,情况确实如俞忠良所说,此时女学生们正坐在地上大口喘气,看起来已经力竭,见带不走卫校的学员们,杨成武只能咬咬牙同意了俞忠良的建议,临走前还叮嘱众人,稍缓过来就马上离开此地,免得被日军追上。
然而,杨成武刚走出七八十里路,就收到了大坪地情报站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情报员告诉杨成武,就在杨成武等人离开后不久,正在休整的白校师生就遭遇了千余名日军的包围,尽管白校师生全力抵抗,但最终突围的只有五六十人。
而最让杨成武心痛的是,面对日军的来袭,即使白校师生手中没有武器,但仍没有放弃抵抗,卫校的姑娘或用石头、或用脚和手、或用牙齿同敌人进行搏斗,甚至连担架上的伤员都支撑起身子与敌人厮打在了一起。
但即便已经做到如此程度,面对日军的子弹和炮火,还是有150多名白校女学生不幸在白银坨壮烈牺牲,她们中年龄最小的,当时还只有15岁。
白校学子纪念馆
听完情报员的叙述之后,杨成武早已是泪如雨下,杨成武自长征以来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还曾在泸定桥立下过辉煌战功,面对强势的敌人,杨成武从未流过一滴眼泪,但这次,看到这么多还是大家闺秀的女学生们牺牲,杨成武却止不住的流泪。
杨成武
这场战斗让杨成武一直不能忘怀,但其实,杨成武在战斗中已经尽力了,为了突围,杨成武多次超常发挥,完成了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是战争的残酷已经超出了杨成武的预料,这场关乎全民族命运的战斗,不允许任何人侥幸。
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