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这段时间,应该是林彪军旅生涯中最郁闷的一个阶段,当年日本投降后,林彪被急令调往东北抵御杜聿明的13军、52军,主持东北军事工作,由于行程非常急,林彪只带了肖劲光和几名警卫员便匆匆上路,身边并无战斗部队。
而到了沈阳之后林彪才发现,此时他的手上没有一支可以直接指挥的战斗班子,也没有大功率电台,林彪无奈只能让李运昌、曾克林带领新扩充的部队抵挡一阵,以期能坚持到杨国夫的山东7师和黄克诚的新四军3师赶到,但杜聿明并没有给林彪足够的时间。
1945年11月,杜聿明率部长驱直入,接连拔掉山海关、锦州这两个要塞,林彪无奈只能率部撤退,暂时放弃锦州,并在马歇尔的调停下,与国民党军签下了停战协议,此时的杜聿明并不知道,林彪正在等待一个反攻的机会。
在停战的这段时间,林彪开始对军中各部进行突击训练,并将自己研究多年而成的“一点两面”、“四快一慢”等战术尽数教于战士们,经过林彪的培训,各部的战斗力有了显著提升,最终在1946年2月12日的战斗中,林彪实现了战役反攻,俘敌800余人,同时还缴获敌人各种炮30余门、轻重机枪100余挺、步枪800余支、汽车20余辆。
此战让林彪从此名声大噪,此前还有人质疑“林彪不会打仗了”,但经此一战,威震敌胆的林彪成了国人心目中当之无愧的“战神”,就连对手杜聿明都忍不住夸赞道:“他(指林彪)的战略战术、武器装备及战力远远地超过关内共军。”
这就是林彪,即使身在逆境之中,也能从容应对,并能快速找到敌人弱点,予以最强有力的一击,所以迄今为止,林彪仍不知迷倒了多少后世拥趸,而更可贵的是,林彪的成就并非局限于自身,在他的带领下,四野一度出现五百多位名将。
国人都知道,林彪是我军之中第一位统帅百万大军的将领,其统领的东北民主联军在1945的总兵力才只有27万余人,但到了1948年,四野的兵力就扩充到了百万之众,而且,四野不仅兵多,将也多。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举行隆重的授衔仪式,此次授衔,我军累计评出1614位开国将帅,而在这上千名开国将帅中,尤以四野最为引人注目,除林彪外,四野有520位将领被授予军衔,其中元帅2名、大将3名、上将19名、中将57名、少将440名。
那么,四野中如此多的名将,为什么都会听从林彪的调遣呢?仅仅是因为林彪战绩突出,有军事头脑吗?自然不全是。
国人都知道,我党向来知人善用,有能力的人我党从不吝惜提拔,正因如此,林彪在军中可谓是如鱼得水,22岁的时候已经成为红四军军长及红一军团军团长,这样的晋升速度无疑是创造了我军军史上的奇迹,而在林彪快速晋升的背后,最离不开的其实是毛主席。
尽管毛主席从未上过军校,但毛主席的军事理论水平却远超顶尖名校的各个将帅,在战争年代,毛主席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总结出了一套适应我国形势的独有战法,毛主席常说“叫花子打狗,边打边走”,虽然听起来“土”,但这套理论却真正融合毛主席军事思想的全部结晶。
而毛主席除了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以外,还拥有独一无二的识人眼光,这其中对林彪的提拔就是最为出彩的,对于林彪,毛主席可谓是做到了无限宽容。
毛主席与林彪初识于井冈山会师之后,当时林彪由于在南昌起义军转战各地过程中屡立战功,在军中已经成为一名连长,虽然年轻,但其辉煌战绩早已传遍各军,这让毛主席对林彪非常感兴趣,而让毛主席更为意外的是,初次见面,林彪便用一场演讲让毛主席刮目相看。
林彪跟随起义军上井冈山之后,一天毛主席去林彪所在的部队交流,得知毛主席要来,林彪兴奋的把战士们集合起来,告诉战士们要维持好纪律,并把武器擦一擦,衣服整理一下,待会给“毛委员”留下个好印象。
说到兴奋之处,一向话不多的林彪还主动在台上侃侃而谈,林彪虽然平时不太爱与人交流,但心中对抗战形势却了解的非常透彻,在演讲中,林彪激动地说道:
“毛委员曾经说过,我们这支队伍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队伍,但是,不管是这个军阀还是那个土匪,只要有枪就有地盘,就一块天下,所以,我们红军也有枪,也能坐天下。”
而就在林彪在台上侃侃而谈之时,毛主席与朱德、陈毅恰好经过此处,听到林彪的演讲后,毛只需当即对这个看起来不大的年轻人来了兴趣,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毛主席打心底里觉得林彪日后定会不同凡响,因为当时很多征战多年的老将都没有这种的意识。
初次见面毛主席就对林彪有了好印象,再加上林彪卓越的战绩,毛主席开始重点关注林彪,并逐步对林彪予以重任,毛主席对林彪有多重视呢?在井冈山和长征途中,林彪曾两次同毛主席唱反调,但毛主席不仅没生气,反而耐心的教导林彪培养大局观思维。
在毛主席的教导,林彪逐步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帅才,而除此之外,毛主席还对林彪百分百的信任,在战争年代,很多时候毛主席都会将指挥权全权交给林彪,即使是当年与杜聿明对战时落于下风,毛主席仍没有质疑林彪的军事能力,还将东北的党政军大权全部交给了林彪。
这一点毛主席与蒋介石有着天壤之别,蒋介石失败固然有其思维的局限性,私心太重,但除此之外,蒋介石不识将的缺陷也是其无法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晚年的李宗仁曾在回忆录中一针见血的评价蒋介石说:
“凡是中央系统的将领都知道蒋先生这项毛病。他们知道奉行蒋先生的命令,往往要吃败仗,但是如不听他的命令,出了乱子,便更不得了。所以大家索性自己不出主意,让委员长直接指挥,吃了败仗由最高统帅自己负责,大家落得没有责任。将领如果是这样的庸才,当然不能打胜仗,而蒋先生偏偏喜欢这样的人。”
正是因为毛主席的信任与教导,林彪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逐步在军中建立了威信,有了这些卓越做支撑,林彪才能得到战士们的信赖,才能在日后统领四野百万大军时得到将士们的认可。
而除了战绩以外,林彪对将士们的态度,也是林彪能在四野备受尊崇的因素之一,林彪不喜言谈,不爱私交且沉默寡言,虽然看起来冷酷,但熟悉林彪的将士们都知道,林彪把战士们的命看的比什么都重要,每次战斗前,林彪都会精打细算,反复推演,确保战士们战斗时,不会因指挥错误而白白牺牲。
林彪对战斗认真负责的态度,战士们都看在眼里,这让战士们非常感动,一位四野的老战士曾经说过,跟着林彪打仗,能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是为了活着而战斗,而林彪就是战士们活着的希望。
湘江战役后,林彪曾望着被染红的湘江泪如泉涌,那些牺牲的战士一次次撞击林彪的心灵,林彪很少流泪,但看着眼前的场景,林彪却再也没能忍住。
无独有偶,四平战役时,林彪进攻受挫,从前线退下来的伤员不计其数,其中牺牲的战士更是成倍的增加,当时林彪看到这一幕再次流泪,并命人记录好这些战士的姓名、家乡,给他们记功,此后为了减少牺牲,林彪用兵更加谨慎,不打没把握的仗。
此外,林彪还非常善于听取将士们的意见,林彪虽然不爱说话,但却经常会和将士们在一起探讨,帮助将士们进步,同时丰富自己的思维,每次讨论前,林彪总会拿出一把黄豆,然后告诉在座的人自己拿着吃,看到这一幕,现场的气氛顿时就轻松了很多。
而且,林彪也并不仅仅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如果在讨论时,林彪听到将士们有更好的建议,会立刻予以采纳,甚至有时候还会赋予将士们越级指挥的权利,这个越级指挥的权利也包括了他自己。
1947年,四野兵分三路“三下江南”作战时,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第十旅旅长钟伟就曾三次越级“指挥”林彪作战,钟伟有能力,林彪对此也并未追究,事实证明,林彪的判断没有错,在钟伟的指挥下,四野大获全胜,直接把敌人的88师和87师打到全军覆没。
而像钟伟这样的将士,在四野之中比比皆是,林彪会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将士的能力,然后再给予其足够的发挥平台,所以在四野中,一直被视为军人禁忌的“越级指挥”很常见,“能者上,不能者下”,这就是林彪用人的基本准则。
正是因为这些特性,林彪在军中备受战士们的尊敬,最终林彪成长为我军之中第一位统帅百万大军的将领,对于这一点,军中从未有人不服,因为林彪确实当得起这个职位,乃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