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肥龙头跨界锂电布局再度启幕。
云图控股3月28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日与广西贵港市人民政府、贵港市覃塘区人民政府签署了《云图智领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拟在贵港覃塘产业园区投资建设云图智领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项目。
公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约159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
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120 万吨/年高效复合肥、200 万吨/年合成氨、300 万吨/年尿素、50 万吨/年液体及颗粒硝铵、42 万吨/年硝酸、60 万吨/年尾气清洁剂、30 万吨/年磷酸铁、15 万吨/年磷酸铁锂、25 万吨/年精制酸、21 万吨/年双氧水、25 万吨/年空分液体产品、25 万吨/年液体 CO2、6 万吨/年硫酸等生产装置等。

01
化肥龙头入局锂电作为化肥龙头,云图控股深耕化肥行业30年,已建成除尿素外的氮肥、磷肥完整产业链。
通过实施上述项目,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合成氨—尿素/硝酸铵—复合肥”氮肥完整产业链,以及“黄磷—热法磷酸—精制磷酸—磷酸铁—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产业链。
云图控股在公告中提到,本项目生产的新型高效复合肥广泛用于各类农作物种植,尿素和硝酸铵既是重要的氮肥原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农业、工业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具有广阔的市场拓展空间。
实际上,早在2013年,云图控股开始布局磷矿领域,收购了雷波凯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整合上游磷矿资源,获取探矿权,为后续公司进军磷化工乃至新能源产品奠定了基础。
2021至2022,彼时在政策风口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正劲。2021年磷酸铁锂是大涨年,产能呈现翻倍增长。2022年,磷酸铁锂产量再创新高,同比增幅高达160%以上。
国内磷酸铁锂的需求增长迅猛刺激各领域企业纷纷跨界,农药、医药、房地产、化肥、磷化工等企业蜂拥而至。化肥领域就包括云图控股、芭田股份、史丹利等龙头企业。
2021年,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沿着“磷矿—磷酸—磷酸铁”向下拓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进军新能源市场,在松滋投资设立云图新能源材料(荆州)有限公司,围绕磷化工做文章,打造全产业链。通过自用自产方式,加快配套生产线投产、达产,成为荆州精细磷化工龙头企业。
2022年,云图控股曾公布一份拟募资约20亿元的定增项目,其中包含计划建设年产35万吨电池级磷酸铁产能和60万吨缓控释复合肥产能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2023年,公司募投项目部分建成,有5万吨磷酸铁产能,当期该项目产能利用率为58.74%。
随着大批新进入者入局叠加原有锂电赛道企业产能扩张,产能过剩愈发严重,磷酸铁锂价格急速滑落,在盈利压力下,众多跨界企业面临“刚入局即出局”的窘境。
2024年4月,云图控股也对募投项目进行调整并结项,终止尚未建设的30万吨磷酸铁和前端配套的15万吨精制磷酸生产线建设。
好的一面是,经过2023-2024两年的发展,云图已经成为外销市场铁法工艺的头部企业,2024年在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只有四成的环境下,公司基本实现满产满销。客户开拓方面,其陆续成为常州锂源、泰丰先行、当升科技、五矿新能等主流外采客户的合格供应商。
此次再次将30万吨磷酸铁产能提上日程,也是基于当前锂电产业链景气度高位回落后逐渐趋稳的考量。
2025一季度,整体来看,随着市场复苏,磷酸铁锂需求逐步回暖,部分磷酸铁锂厂家排产预期上涨。
02
磷酸铁锂结构性过剩尚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云图控股重启磷酸铁、布局磷酸铁锂项目规划在第三期实施,方便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也可以看出其在锂电板块布局变得更为谨慎。
当前,磷酸铁锂行业仍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总产量为230多万吨,同比增加约84%。但产能超过540万吨,供过于求导致行业年度开工率约为50%。
其中企业分化更为明显,头部企业反馈,下半年开工率已接近满负荷,但腰部、尾部企业接单情况不理想,不少中小企业还处于低开工率状态。
市场格局上,行业产量前五的企业市场份额约为56%,前十的企业市场份额约为75%,头部集中度有所减弱。
同时,2024年产能过剩下,市场竞争致使价格战激烈。由于供大于求和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滑,企业经营压力加大,许多企业陷入价格战的漩涡,导致整体盈利状况不佳,亏损企业数量增多。
目前,头部磷酸铁锂企业中湖南裕能、德方纳米、湖北万润、常州锂源、江西升华、安达科技等只有个别实现盈利或微利。尽管企业在谈单时尽可能为自己多争取空间,但在市场行情下,话语权小,效果甚微,多数企业应收款较大。
企业财务状况的堪忧,长期无利润经营使得二三线企业资金压力加剧,现金流紧缺问题愈发凸显,致使磷酸铁锂、磷酸铁项目因各种因素而搁浅或延期。
据起点锂电观察,2024年后核心企业暂无新增产能,多数为此前规划项目。2025年仍会有磷酸铁新增产能释放,但都集中于在行业内已站稳脚跟的磷酸铁企业,落后产能有望逐步淘汰出清。
而进入2025年一季度,受下游厂商需求增长刺激,以及对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性能的大幅提升,磷酸铁锂整体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磷酸铁锂加工费还在上涨。
据下游电芯厂反馈,2025年头部动力及储能电芯企业预计将实现20%-50%不等的产量增长,同时对磷酸铁锂的品质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行业向四代产品升级。
这意味着,市场已经不再满足之前的低价竞争,对于磷酸铁锂更高性能的比拼将主导2025年市场。
对于头部企业来说,掌握核心技术,推进产品迭代,快速实现四代产品规模量产意味着实现技术溢价,缓解产品毛利下滑风险。但中小企业由于持续亏损和成本压力,难以提升生产负荷,这进一步会加大高品质磷酸铁锂产品的缺口。
此外,海外市场的需求将一定程度上缓解磷酸铁锂供需矛盾。头部企业如湖南裕能、德方纳米、龙蟠科技、万润新能海外拿单、建厂动作显著加快。长期来看,到2030年全球对动力/储能电池的需求将超过4000GWh,磷酸铁锂电池助力国内产业链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为此全球化道路走得多远会是磷酸铁锂企业打破盈利困境、塑造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又一个找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