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许久没运动,一运动就汗流浃背。运动过后的舒爽确实挺诱人,也难挡运动前的惰性。这就是很少运动的原因。
当然,运动过后会有疲惫,体力上的疲惫。这种真切的疲惫感,要比那种亚健康的健康来得真实。感受越真实越好,能让人回到真实的世界。我们往往习惯沉浸在扮演的角色里不能自拔,甚至会有诸多错觉。运动,恰恰有这样的好处。
不管是什么样的位置,还是什么样的角色,本质上首先是个人。能回归到人的本真上,是当今世界最难得的一件事,来之不易。
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曾经妄图不劳而获的,因为毕竟没有人真正不劳而获过。或许有人不劳,也是用别的方式的付出来代替了劳动。凡是所得,必有付出。
有人说国家要出手干预肥胖体重的事情了,也有很多不太瘦的人为此欢呼雀跃。干预如果有效的话,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需要干预的情况出现了。不管别人如何干预,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自己要怎么做,才是对自己的体重负责?这是个问题。做了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不运动,那就要少吃。不少吃,就得会吃。不会吃,那就得采取别的什么方法。总之,不管采取哪些干预手段,自主自觉才是根本中的根本。枪头不快,使折枪杆。干预再猛,自己不努力,也是徒劳。
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气温也正好,索性就动一动。时不时挑战一下自身的惰性,也不是什么坏事。连挑战都不挑战一下,说是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别的什么地方,想必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一个连自身健康都不够注重的人,一个连自我修复都没有计划的人,很难想象能成什么事。
虽然我是不瘦,但也曾减肥七八公斤。减过,说明不是没有办法。没有坚持,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接下来好好坚持就是了。不能因为一次没有坚持,就不做下一次的努力,这也不太好。就像刘邦当年战项羽一样,虽然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否则也不会有大汉王朝的崛起。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干,又常常没有这样干,想必是有原因的。找出这个原因,努力去克服一下,说不定就会有成效。这次不行,那就尽快开始下一次的尝试。试多了,或许就能行。
有时候是需要给自己打打气的。哪怕是失败了很多次,哪怕是经历过一次次放弃,还是要不失斗志。成功的人,也不过是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一次罢了。
管理,干预,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到来。这些都是外因。我们自己内心的渴盼才是内因。内因先驱动起来,就会有自己独特的收获。
哪怕只是有那么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走上那么三公里。哪怕是多少有点疲惫,也正好可以享受一下那茶水的香甜。
生命的美好,往往绽放在身体的疲惫之后。这种感觉,只有自己真的动起来,真的疲惫,才会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