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融圈有个词挺火,叫「强预期、弱现实」。
这个词大概意思就是说,大家对今年中国的经济复苏预期较高,但实际可能会是个低于预期的超弱复苏。
我至少看到5个所谓的经济专家、大V和投资人在讲这个词了。也有很多人以此看空股市。
从资金面上看,很多资金确实是这么想的。
今年仅1个多月时间,外资对A股的净买入量就超过去年全年。外资买的主要是和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消费及金融。说明外资对中国复苏有较强的预期。
而内资刚好相反,买的主要是计算机等政策加持的科技板块,以及地产、建筑等稳增长板块。
说明内资整体并不看好中国的经济复苏。他们买的某些科技板块,有的靠政策推动,和经济好不好关系不大;有的靠概念推动,短期内业绩难以证伪。
这也为啥3200~3300点,外资拼命买,而内资拼命卖。外资人家是真看好中国,内资是真心不看好中国。
金人:我觉得你们南宋还是很强的
南宋投降派:强预期,弱现实。岳飞已杀,请主速速降临
言归正传。关于「强预期、弱现实」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目前,中外机构整体预期中国2023年GDP增速在5%左右。
假设今年确实弱点,按照部分经济专家弱现实的说法,增速只有4%,甚至不到。那么今年就是低基数,明年和今年相比,自然就会高一些,在6%以上。
要是刚好相反,今年超预期,达到了6%。那今年数据比较高,明年反而就要差一些,只有4%。
而这个事在2020~2021年就已经发生过了。2020年GDP只弱弱增长了2.2%,结果2021年就爆发式增长了8.4%,远超预期。
就好像,要是美国今年大衰退,那明年就是大复苏。要是今年小衰退,明年就是小复苏。
也好像,A股从来没有过连跌3年。只要连跌两年,第三年必涨。
以上事件都是一个道理,也是我想说的第一个点:
弱现实哪怕发生了,也并不可怕。只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区别。
而我想说的第二点更为关键,弱现实它本身并不重要,因为市值并不完全来自于增长。
假设你开了个奶茶店,店长和店员都找好了,不用你操心,每年稳定赚10万。但利润也到此为止了,很难再有增长。
我现在跑上门来,说你这个店今年纯利10万,明年还是10万,后年依旧是10万,以后每年只能挣10万。
所以你的利润增速是0,没有增长了,是垃圾,不值钱,请免费转给我。你会不会想打我?
如果我财商高点,捧着100万去找你。想100万盘下你这个店,你也不会同意。
原因很简单,我投资100万,每年几乎稳定赚10万,年利息10%。哪天我不想干了,转让出去,还能再收回一大笔钱。
现在银行理财也只有3~4%,偶尔还来个大波动。奶茶店这么好的投资哪里找去?
所以,我可能要抬到150万、200万,你才会考虑把这个店转给我。你看,哪怕是一个0增长的店,它都有很高的价值。
总之,重点从来都不是今年赚10万,明年能不能赚更多,重点是每年都能赚钱。
而这种最简单的常识,放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大家都能理解。但到了股市里,却很少有人在意,很多人都在看所谓的增长。
说回GDP。
中国2022年GDP有121万亿之巨。结果某些人就在那抠一两个点的增长差异。
2023年增长5%以上到127万亿,就是强现实;要是没到,只有126万亿,就是弱现实。愣是看不到剩下120万亿的巨大价值,纯属灯下黑,属实可笑。
其实吧,讲到现在,也仅仅是讲完了所谓的需求。而供给、结构性的变化,还有估值都还没开讲呢。
另外,从上(宏观)往下(微观)看是一回事,从下往上看又是另外一回事。具体公司股价,最终还是由微观层面即公司的基本面决定。
这么看,所谓的宏观弱现实,就更不重要了。
所以,以后再有人跟你说什么「强预期、弱现实」,以此来看空股市,讲一些鬼故事。那我建议你回8个字:
「主都知道,主不在乎」
。。。。。。
1、M2增长12.6%,社融增长5.98万亿。
好就完事了。但小作文昨天已出5,昨天也算提前涨过了。不过就像前面讲的,短期的这些东西并不重要。
2、基金E账户试运行,可以查你在所有平台购买的基金。
基金业的云闪付。目前试运行,需要找基金公司给个注册邀请码才能注册。正式上线后,用身份证实名就可以看到自己名下所有基金。
3、最后报下格值2.03,机会A+。
鬼话连篇
2023年各方面都要比2022年强不少,上证指数怎么都应该上摸一下3700点,全年应该是一根带上影线的中阳线或小阳线,上半年应该会有一波吃饭行情[赞][吐舌头眯眼睛笑][点赞][呲牙笑][开怀大笑]
说今年,不如说现阶段
大盘和个股有什么绝对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