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峰葡萄易裂果,注意提前防治!怎么做?4个方面告诉你

看理聊综合 2025-01-25 15:52:33

葡萄裂果可以说是常见的生理病害,通常是由于内部污染造成的,水分的急剧变化会导致裂果,如果一旦裂开,果实也是无法修复的。

巨峰葡萄作为一种比较有名的葡萄品种,但它们偏偏就是最容易裂果的一种。

巨峰葡萄裂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又该如何防治裂果造成的损失呢?

它们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果实的品质,还会引起霉菌感染,增加害虫的滋生,还会增加因为患病所造成的损失,因此防治裂果显得格外重要。

土壤水分变化。

急剧变化的土壤水分是导致巨峰葡萄裂果的重要原因,在干旱期土壤水分减少,使得植物为了生存不断地吸取根部水分,导致根系不断地生长,同时还会储存一定量的水分,而此时植物体内也会储存着一些养分,这些养分是下一次开花的基础。

当干旱期结束后,此时雨水很多,降水也使得土壤表层充满了水分,这些水分也不断地渗入土壤内部,这时植物根系也会吸收水分,然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在这个阶段,植物体内也会合成一定量的糖分等有机物质供其生长使用,同时还会将多余的糖分转化为淀粉储存。

然而,当巨峰葡萄这类植物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后,一时间吸收的水分大于排出的水分,使得植物组织内部的细胞壁被撑起,当有新的果穗生长时,细胞的压力也就增大。

细胞膜也会因为压力过大而爆炸,从而使细胞内容物溢出,造成果实发胖,从而导致果粒表面形成裂缝。

因此,需要维护适宜的土壤水分,一般在干旱的时候要保持基质微湿润。

在灌溉后,需要使用氧化钙等吸水物质来保持基质湿润,从而维持适宜的土壤水分。

果穗整形。

除了因为土壤水分变化造成裂果外,果穗整形和负载量也是导致果实裂开的重要因素。

许多果农们习惯栽培形式,采用高密度的栽培方式,以为这样能够提高产量,但其实不是这样的,高密度只是给植物带来了很大的压迫感,从而抑制着植物生长,让植物体内产生应激反应,例如影响内源激素合成。

在高密度模式下,果粒由于受到压迫,通常都会挨着彼此,使得它们之间没有空隙可言,也使得它们之间碰撞频繁,从而使细胞膜受损,一旦细胞膜破裂,就会造成液体外溢,并形成浆液。

当浆液干燥后,会留下干枯液滴,这就是所谓的“干蜡”。

同时,在紧挨着彼此的果粒之间,由于没有空气流动,也导致致病微生物无法散去,在不利条件下就变得逐渐繁殖起来,当果粒周围的环境适合微生物繁殖并且得到了适宜的温暖条件下,就会大量繁殖。

并产生大量孢子和其他病原物质,有可能就会引发果实腐烂等病害,因此,合理控制果穗的负载量和排列间距是避免裂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整形,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微生物感染,还能降低裂果几率。

抑制剂与催熟剂。

抑制剂和催熟剂在使用过程中对果实有一定影响,这些药物对植物体内的各项生理活动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要掌握一个度,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在施加催熟剂和抑制剂过程中,一旦过量使用,就会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从而导致内源激素浓度增加,诱导抗性基因失调,引发应激反应,并减少表皮细胞壁聚合程度,降低表皮细胞内膨大度,使得表皮韧性下降,缺少韧性的表皮容易干枯,这就导致了裂果现象。

另外,催熟剂和抑制剂对不同植物或不同生长阶段具有不同作用,尤其在生育后期施用强效催熟剂,会诱发巨峰葡萄提前成熟,同时促进降秕和枯萎等现象,并影响维管束发育和籽粒饱满度。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这些药物,并参考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使用安全和有效。

营养元素补充。

如果想要从自身组织上做出改变从而降低“巨峰”葡萄裂果率,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补充营养元素加强果皮韧性。

钙元素被认为具有增强组织强化作用,它可以促使游离酸根与半纤维素结合,从而增强细胞壁交联,达到提高细胞壁强度和弹性的效果。

然而,钙元素含量较大的情况下,会导致钙离子浓度升高,从而抑制了氮氧同化作用,导致氮氧同化程度降低,使得氮氧合成足够量增加了含糖量和固形物含量,从而降低了单次含液量,这样也会导致果肉变成硬的情况。

尽管钙能够提高组织强度,但是过多的钙也会阻止糖对果实发育的促进作用,因此,要适量补充钙才能获得理想效果。

钾也是一种重要元素,它不仅能够增强根系活力,同时还能够增强细胞壁韧性和耐热能力。

钾元素缺乏时,会导致根系活力降低,从而减少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这就导致表皮细胞膨大度和含量降低,使得细胞壁韧性不足。

因此,要合理补充营养元素,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0 阅读:13

看理聊综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