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杨得志被调为晋察冀司令员,傅作义还未反应就折损两员大将

网娱一纱网 2025-04-12 14:20:17

1946年那会儿,蒋介石一声令下,张家口就被划到了傅作义管的十二战区。傅作义一看,心里头那个美呀,觉得自己备受器重,立马就行动起来。他火速集结了两万大军,从集宁那儿往东,一路穿过大草原,悄无声息地就绕到了张家口的北边。

傅作义搞突然袭击,情报部门没能早点察觉,结果西线的军队一时没法调到北线去。这样一来,晋察冀野战军只能赶紧下令,从张家口撤走。

由于之前大同集宁战役的挫败,就连战斗经历十分丰富的聂荣臻,也开始琢磨起华北战场为何会失利的问题。

【华北战局的一束光】

为了改变不利的状况,晋察冀的领导层开了个会,商量怎么加强晋察冀野战军的实力。他们打算动员大概4万名老百姓加入军队,而且每个纵队要从原先的2个旅扩充到3个旅。

另外呢,按照聂荣臻的建议,中央军委决定把晋察冀野战军给解散了,原来的机关人员就并到晋察冀军区机关里工作,第二、第三、第四纵队也直接归晋察冀军区来领导了。

说白了,就是军区直接领导各个纵队进行作战。不过呢,在后续的战役里,聂荣臻发现,这种做法其实也不太对路。

把权力都集中到军区手里,那军区的责任可就大了去了,不光得负责指挥战斗,还得管好后勤工作,真是忙得不可开交。这么一来,军区哪还有精力专心打仗啊。

仔细琢磨了一番后,聂荣臻向中央建议,重新组建晋察冀野战军,让军区和野战军各自独立运作。

为了重新组建野战军机关,同时避免过去的错误再次发生,中央决定挑选一位出色的将领来辅助聂荣臻。

原本,中央打算安排徐向前直接来带兵,但转念一想,晋冀鲁豫那边的部队也缺个头儿,于是就把注意力转到了晋察冀野战军自家的将领上。

聂荣臻一听中央的意思,心里马上浮现出一个人影,那就是杨得志。

早些时候,当中央决定解散晋察冀野战军后,杨得志被提拔为第二纵队的指挥官,而李志民则成了政委。他们手下管着第四、第五、第六这三个旅。

不久前,杨得志带着他的部队参与了正太战斗。第二纵队和第三纵队联手,一下子就拿下了正定城,干掉了6000多名敌人。

接着,第二和第三支队联手行动,他们沿着滹沱河的西边一路往西,接连打下了井陉、获鹿和孟县这几个地方,然后又绕道向寿阳那边逼近。这样一来,就把阎锡山的主力部队给吸引到了寿阳周围。

第二、三部队从前面拖住国民党军队,第四部队瞅准机会,从井陉那边往西冲进去参战。这三个部队配合得相当默契,连着打了两天两夜,最后干掉了国民党军1万多号人。

到这时候,正太战役就算是打完了,我们一共干掉了3万5千敌人。这一仗,简直就是华北战场上的一个大亮点,对改变华北的战斗形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杨得志那出色的战斗表现,让聂荣臻对他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这人真不赖。因此,当中央讨论起要提拔年轻将领的事儿时,聂荣臻脑海里立马就浮现出了杨得志的身影。

中央采纳了聂荣臻的提议,对晋察冀野战军机关进行了新的组建。这次调整中,杨得志被任命为司令员,罗瑞卿担任了第一政治委员的职务,而杨成武则成为了第二政治委员。此外,耿飚接手了参谋长一职,潘自力则负责起了政治部主任的工作。

【连胜战绩】

杨得志的实力那绝对是杠杠的,没问题。可话说回来,他毕竟还是个年轻人,不少人一提年轻能打的将领,首先想到的就是行事冲动、缺乏经验。所以,杨得志得真刀真枪地干上一仗,好好给大家露一手,证明自己的实力。

1947年夏天6月份,按照中央军委的整体安排,晋察冀的野战部队在杨得志的带领下,动手干起了青沧这一仗。

仅仅四天之内,晋察冀的野战军三个纵队加上一个军区的队伍,就把河北省的保安第六总队、第八总队全给打垮了,第三总队也损失惨重,总共干掉了1.3万多敌人。这样一来,沧县、青县、永清这三个县城也就顺利解放了。

战斗一开始,平津那边的敌人琢磨着要来帮忙,可一瞅见晋察冀野战军那冲劲儿,吓得他们腿都软了,根本不敢迈出关外一步。

随后,晋察冀的主力部队挺进保北地带,发起了保北战斗。第二纵队接到命令,得从涞源那块地方撤回冀中平原。驻守在那儿的敌军三十一师第二团,一听说解放军的动静,吓得屁滚尿流,直接扔下城就跑了。这么一来,第二纵队没动一兵一卒,轻轻松松就拿下了涞水。

攻击北边的义安据点那会儿,第六旅先是搞了爆破,接着就猛冲了上去。短短20分钟,战斗就搞定了,他们顺势把徐水城给围了起来。

这时候,第六路大军动手攻打定兴和北河店;另一边,第七路大军跟冀中军区的第十区域部队一块儿突袭新城,还把公路、铁路给搞乱了。北岳军区的第一和第六两个军呢,他们忙着破坏平绥铁路,目的就是要拖住国民党军队。

多个部队协同作战,保北战役赢得了胜利,这之后,华北的局势不再被动,我们拿回了战争的掌控权。

保北战斗刚取得胜利没多久,杨得志就瞅准了下一次出手的机会,他打算把目标对准徐水,准备发起新的攻势。

9月份的时候,东北那边的民主联军,在长春、吉林、四平等地,还有北宁线一直往西到义县那边,发起了挺大的一波秋季攻击。蒋介石一看这架势,赶紧从晋察冀那边调了五个师的兵力,出关去帮忙增援。

华北那边调走了大批兵力,这样一来,华北战场的形势肯定就紧绷绷的了。蒋介石也不是个糊涂蛋,他怕解放军瞅准机会钻空子,所以就把他的主力部队都拢到一块儿,牢牢看住北平、天津还有保定这一片三角地带。

对于蒋介石所做的这个布局,杨得志有自己的看法,他说:“要是把那块三角形的区域想象成一头牛,那北边的北平就像是牛脑袋,而东边和西边的天津、保定呢,就好比是牛的两条腿了。”

杨得志表示,他既不会去砍牛脑袋,也不会去剁牛大腿,他专挑中间那块最嫩的肥肉来吃。

接着,攻打徐水的第五次行动拉开了序幕。徐水那边一开枪,北平的孙连仲立马急了,火速调了11个团的兵力去帮忙。石家庄的罗历戎也不甘落后,带着他的主力部队往保北战场冲,打算跟晋察冀野战军来个南北两面夹攻。

看着那块肥肉递到了跟前,杨得志乐得咧开了嘴,这正是他心心念念想要的结果。

杨得志、杨成武、耿飚,还有野战军司令部的作战科长余震,他们赶紧把作战地图铺开。几个人都蹲在地上,瞪大眼睛,认真地琢磨着。经过一番商量,他们最后拍板,决定把罗历戎那股敌人围在清风店。

商量好计划后,杨得志立刻决定分开兵力,他把9个旅的军队拆成了两队。他安排四纵队的头儿陈正湘带着4个旅,在徐水县的外头拦住国军。而他呢,就亲自带着剩下的5个旅往南走,这样一来,罗历戎的部队就被困在了清风店里头。

罗历戎压根儿没料到,杨得志会突然杀个回马枪。连着打了三天三夜,他实在是撑不住了,最后只能认输。

打完那场仗后,杨得志接着带着部队去攻打石家庄,结果打了个大胜仗。

毛主席知道这事儿后,大方地给了他很高的赞扬。

杨得志靠赢得比赛展现了自己的真本事。

【傅作义的克星】

杨得志的战斗成果不仅让解放军内部大吃一惊,就连傅作义也倍感震撼,心里直痒痒,琢磨着找机会跟杨得志比划比划,较量一番。

1947年年底12月时,因为东北那边的战斗形势变得越来越紧张,晋察冀野战军的打仗任务,主要就是帮忙配合东北的战事。

为了协助东北野战军在冬天发起的攻击行动,并且一步步瓦解国民党在平津保三角地带的防线,杨得志调集了五个纵队加上部分地方部队,在12月11日动手展开了冬季的战斗,直接跟傅作义军队杠上了。

傅作义打仗打赢了好多回,但万万没想到会在杨得志那里栽跟头。

晋察冀的野战军朝涞水县发动攻击时,傅作义立马调遣了他的精英部队,也就是三十五军前去应对。

鲁英麟和傅作义是同班同学,后来鲁英麟在军队里做到了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特别器重他。虽然傅作义对杨得志还有点忌惮,但鲁英麟却特别自信,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于是派出了三十二师和一〇一师,去跟野战军对抗。

鲁英麟的部队老是东奔西跑,特别难缠,但杨得志还是想了个办法来对付他们。

野战军主要目标是拿下保定北边的平汉路,同时也派出一些部队去攻打平绥路和津浦路,好让敌人兵力分散。

鲁英麟手下的两个师真的被调虎离山了,他们还没弄明白杨得志到底想干啥,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给围了起来。一番恶战之后,三十二师几乎被打没了,一〇一师也是元气大伤。

鲁英因为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最后走上了绝路。

没多久,傅作义再次让三十五军上了战场。三十五军的头儿郭景云一看形势不妙,扭头就往北平方向逃跑。结果跑到新保安城的时候,被咱们的野战军给拦住了去路。郭景云一看没路了,最后选择了开枪自杀。

傅作义心里头特别难受,因为一下子失去了两位重要的帮手,这让他非常伤心。同时,他也真正领教到了杨得志的过人本事。

以前啊,蒋介石老说傅作义是聂荣臻的难题,但现在瞧瞧,杨得志倒成了傅作义的绊脚石。

0 阅读:19

网娱一纱网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