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手机里的"吸血"功能!关掉微信这3处,守住养老钱!

霖落看文化 2025-02-24 04:48:05

《防诈骗必备!微信这3个设置一定要关》

文/老张

上周三的暴雨把梧桐叶拍在窗玻璃上时,王大爷攥着滴水的手机闯进我家。屏幕上是条刺眼的短信:“您孙子车祸住院,速转8万到6225……”老人发梢滴着雨水,秋衣领口沾着半化的降压药片,食指在转账确认键上悬了半小时——就像三十年前他攥着粮票在供销社柜台前犹豫要不要换鸡蛋。

我握着他冰凉的腕子,发现他连微信支付密码都设成孙子的生日。这让我想起母亲总把存折藏在缝纫机抽屉,钥匙用红绳系在裤腰上。

那些被钻空的“便利”设置

去年重阳节,舞蹈队的李阿姨在群里转发“扫码领鸡蛋”链接时,谁也没想到那个卡通母鸡头像后藏着黑手。第二天她银行卡被刷走3万养老钱,我们在派出所做笔录时,她攥着印有广场舞合照的保温杯喃喃:“那可是攒着给外孙女买钢琴的……”

其实微信里有三道门,关好了能挡住八成骗局:

第一道锁:关闭“陌生人窥视窗”

跟着我一步一步来:点开微信右下角的“我”,找到“设置”里的“朋友权限”。当您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时,那个绿色按钮熄灭的瞬间,就像给老宅子的木门闩上了铁锁。别忘同步关闭“附近的人”,毕竟咱们年轻时串门还要先敲院门呢。

第二道锁:给转账装上“刹车片”

上周社区超市的赵姐抹着眼泪来找我,她误转给假代购的2888元,是准备给老伴换假牙的钱。现在您记好了:进入微信“支付”界面,点右上角的“…”,把“转账到账时间”设为24小时。记住,发现转错账要立即拨打95017,但得先让子女教您怎么截屏——就像当年咱们学用遥控器得让孙子教一样。

第三道锁:掐断“自动吸血”的暗管

菜市场刘叔上个月被扣了198元视频会员年费,他举着放大镜才看清0.1元试用说明下那行蚂蚁大的小字。现在您打开微信“服务”-“钱包”-“支付设置”,那些勾着“自动续费”的APP,都是趁咱们老花眼偷吸养老金的蚂蟥。

织一张带温度的防诈网

昨天在老年活动中心,我教大家用红绳把手机和《防诈手册》绑在一起。73岁的周老师突然哽咽——她闺女出生时,产房护士也是这样给婴儿腕上系红绳的。如今她把反诈中心APP二维码设成锁屏壁纸,见人就举着手机说:“扫一扫,比当年粮票还金贵。”

每周五检查“登录设备管理”,就像咱们年轻时每月底核对粮本;把“110”设置成微信强提醒,等于在通讯录里安了警铃;接到“公安”电话别慌,挂断后拨通社区民警小刘的座机,他警号尾数正好是咱们社区门牌号。

此刻窗外喜鹊在枝头叫得正欢,王大爷给孙子微信备注名前加了把锁符号,忽然抬头问我:“当年粮票丢了还能补办,这手机里的钱要是没了……”他没说下去,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手机壳上孙子的幼儿园贴纸。

亲爱的老朋友,当APP为子女设置“青少年模式”时,是不是也该给咱们开启“银发守护模式”?评论区见!

(记得)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时,添句:“不用回‘收到’,周末包了三鲜馅饺子。”毕竟防诈的最高境界,是让惦记您钱包的骗子,敌不过惦记您胃口的儿女。

0 阅读:0

霖落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