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讲课,看中一名十八岁的学员,后来他成为著名的军事高参

史说新域 2023-08-09 09:54:39

1939年春季的一天,毛泽东来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给抗大总校参谋训练队讲课。

这批听课的学员,都是经过中央有关部门严格审查的,有两个筛选条件:一是政治素质过硬,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也就是说,学员必须既是党员,又是知识分子。

他们大部分都很年轻,有的才十七八岁,但也有些学员是参加过长征的干部。让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把他们训练成合格的参谋人才,加强八路军、新四军的参谋工作。

快到课间休息时,毛泽东按惯例抽查了几个学员的笔记本。

学员们下课了,毛泽东却顾不上休息,而是认真翻阅那些笔记本。

(毛泽东给延安抗大学员讲课)

翻到其中一个笔记本时,毛泽东的眼睛里似乎有了异样的光彩,连忙问坐在一路的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滕代远:“你清楚这个娃娃的情况吗?”

滕代远拿过来翻了翻,点了点头说:“原来你说的是雷英夫啊,他还是个娃娃,才十八岁,河南孟津人,是被逼上梁山才来延安的。”

“哦?逼上梁山是怎么回事?”从小喜欢读《水浒传》的毛泽东马上来了兴致。

“是这样的,两年前雷英夫还在洛阳中学读初中,但他总共只读了一年半,因为交不起十六块钱的学费,被迫退学了。”

“噢?”毛泽东微微皱起了眉头,或许他想起了当年他去长沙求学四处借钱的滋味,或许他想起了党早期派人去法国勤工俭学为筹借路费所经历的艰辛……作为曾做过教员的毛泽东,对每个求学的人他都有着特殊的同情心。

(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

“后来雷英夫去考铁路扳道工,成绩倒是很优异,但因为交不起押金,又没人作保就,铁路上不收他。再后来,他考小学教员和文书,都因为交不起押金而告吹了。”

滕代远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最后亲友介绍他到一家布店做了学徒工,本来要四年才能出师,但他看不惯老板的贪得无厌,只做了一年半就愤而出走,跑到山西临汾参加了革命。”

“嗯,这个娃娃有才气,也很有斗争精神,”毛泽东边点边点头称赞,接着用征询的口气对滕代远说,“要不这样吧,等他从抗大毕业之后,就安排到我身边,给我当参谋,你看行不行?”

“主席真是慧眼识英才,”滕代远感叹道,“虽然这个娃娃初中还没毕业,但是他有非常敏捷的思维,对各种问题从来不会人云亦云,总有了独到的看法,而且字写得不错,文章也写得好。”

“哦,那看来你很舍不得这个人才啊?”毛泽东眯起眼睛说。

滕代远直言不讳:“我的确打算让他毕业后到总参谋部工作,但既然主席看中了这个娃娃,那我有什么舍不得呢!”

毛泽东大笑道:“从你手里横刀夺爱,那就不好意思咯!”

半年后,周恩来离开国民党的“陪都”重庆,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在与毛泽东谈话时,提到中共中央南方局目前有很艰巨的工作任务,迫切需要抽调两名非常得力的参谋过去。

毛泽东沉思片刻,对周恩来说道:“你还别说,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不错的人选,可以推荐给你。”

“哦,主席说的这个人,我认识吗?”周恩来充满期待地问道。

(重庆谈判时期的周恩来)

“你应该不认识,”毛泽东说,“他目前在抗大参训队学员,还只有十八九岁,名字叫雷英夫。”

“那我还真不认识。”周恩来说。

“这个娃娃在抗大算是比较突出的,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军事方面有不错的学习热情和悟性,有做理论研究工作的潜质……你觉得可以吗?”

周恩来高兴地说:“主席赏识的人,一定不会差,这个人我要定了!”

没过多久,雷英夫按照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安排,与另一位抗大学员张清化一道前往重庆,给在那里主持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的叶剑英当参谋。

此后,雷英夫在叶剑英等首长身边不断学习和成长,逐渐成为一个非常著名的军事高参。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调到华东野战军十纵,先后担任团参谋长、副团长,后来又在第三野战军任团长、师参谋长,跟随三野大军参加过十多次著名战役。

(雷英夫少将)

新中国成立后,雷英夫成为周恩来总理的军事秘书,并先后在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担任要职。

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雷英夫被授予大校军衔。但到了1961年,经毛泽东亲自提议,雷英夫晋升为少将军衔。

在雷英夫参与撰写的《统帅部参谋的追怀》一书中,他充满感激之情地写道:

一个人在事业上有多大作为,除了勤奋和天赋条件之外,机遇有时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对我个人来说,是毛泽东给了我最大的机遇。他的一句话,使我进入了中国革命军队的高层决策人物周围。我由此开始,直至解放以后的许多年,长期在统帅部、在最高核心机关工作。

参考资料:《统帅部参谋的追怀》(江苏文艺出版社)、《我眼中的第一伟人》(中原农民出版社)等

5 阅读: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