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的三月,教育之树正抽新芽。为深化“素养成长型课堂”建设,落实教育质量发展研讨会精神,北京市密云区果园小学全体英语教师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走进牵手学校——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开启了一场以“素养成长”为核心的英语教研之旅。和一小,和九小和果园小学三校教师齐聚一堂,以课为媒,以研为桥,共同探寻英语课堂的育人新路径。
双师展风采,教学显智慧
高思雨老师《Unit 4 Lesson 16》(六年级下册)
高思雨老师以“Sunlight colours our world”为主题,教学设计层次清晰、实践性强。高老师通过“I say, you say”互动游戏巧妙导入,结合单词变形趣味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以科学探究为主线,围绕彩虹形成原理设计多样化活动,如视频解析、实验操作(水杯造虹)及小组合作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深入理解光的散射与色彩关系。跨学科融合英语与科学知识,逻辑严谨且贴近生活。果园小学教师们频频记录亮点,赞叹其“语言素养与思维深度并重”的设计理念。
张莹老师《Unit 3 Lesson 9》(三年级下册)
张莹老师本节课程围绕“Seasons in my eyes”主题展开教学,结构清晰、环节紧凑。教师以学生提问“夏冬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听读、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板书梳理与绘本创作强化了学生对季节气候、色彩变化的认知,逻辑性强。创新融入AI绘画软件及《三字经》元素,实现跨学科融合,既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又深化传统文化理解。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素养与实践能力并重。果园小学教师们深受启发。
思维交锋,共话素养
专家教师围坐一堂,展开深度研讨
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学研究中心英语研修室王晓东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两节课基于AI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展现了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潜力。AI赋能课堂观察,通过人机协同实现了客观数据与教师经验的互补,为精准教学干预提供了实证依据。研究聚焦问题层级设计,关注从记忆到迁移的思维进阶,契合学科核心素养导向;师生话语分析优化了互动比例,凸显以学为中心的课堂生态。然而,AI工具在环节识别、高阶问题判定上仍存技术局限,需结合教师专业判断。整体而言,研究在提升教学效率、促进精准评价方面成效显著,但需进一步平衡技术理性与教育温度,深化AI在复杂情境中的应用适配性,以真正实现“数智融合,育人为本”的课堂转型。
同心筑梦,共绘教育新图
一次教研,一次共进;一次携手,一次升华。本次活动中,果园小学与和平里一小以“素养成长”为纽带,实现了理念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育不是独行,而是众行者的智慧接力。果园小学与和平里一小,将以此次教研为起点,延续“拉手共建”模式,定期开展联合教研、师徒结对、学生互访等活动,共同打造“素养成长共同体”。果园小学与和平里一小必将在共研、共进、共荣中,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