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星,资本市场“宠儿”,从昔日名不见经传的东风小康,一跃成为股价一度飙升至1500亿元市值的车企,赛力斯到底做对了什么?难道真如传闻那样,仅仅是因为达成了和华为的合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6926642081cc4ae27a4a6a8c129b88.jpg)
赛力斯前身是“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是创始人张兴海1986年一手创立,主要经营的是弹簧加工。因为后来成为长安汽车座椅的弹簧供应商,才开启了和汽车的不解之缘。到了1996年,张兴海凭借和长安汽车的供应关系,创立了重庆长安减震器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摩托车、汽车减震器。2003年,机缘巧合,张兴海与东风汽车公司成立了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后面改名东风小康。此时,张兴海才算正式的进入汽车领域,生产的东风小康面包车也是红极一时。
2007年,重庆小康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又更名为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小康股份。凭借东风小康车型的火爆,2016年,小康股份成功上市,也是这一年,特斯拉的model 3正式上市。同年,小康股份投资了美国一家名为“SF Motors”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创始人是张兴海的儿子张正萍。SF MOTORS公司收购了马丁·艾伯哈德(特斯拉最初的两个创始人之一)的InEVit公司与团队,获得了三电技术,后来更名为SERES(中文名赛力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e90929865f211da404211027f364cc2.jpg)
2017年,小康股份获得全国第八张新能源生产资质,2018年,新能源车型SF5和SF7在硅谷发布,因种种原因,销量惨淡。在2019年时,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正在国内四处找车厂合作。张兴海把握住了这次机会,直接让小康股份的首席技术官,开着自家SF5从重庆送到了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硬是请余承东试车,余承东最后实在没办法推脱才测试了这款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707174150f87dc9c78804e1045f1448.jpg)
双方在2020年4月共同推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全年销量不足千台。到2021年,双方深化合作,共同推出了新品牌AITO问界。2022年,AITO凭借M5、M7车型,销量逐步提升,知名度大增。2022年7月,小康股份更名为赛力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a0b7d702b4e7ba28a11d8901f6ebea5.jpg)
一路走来,赛力斯的成功并非只是搭上了华为这艘大船,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星和资本市场的“宠儿”,除了上述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公司能够紧跟时代潮流和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业务模式,及时准确的押注,才有了今天的塞力斯。
当年美国人打压华为,很多车企都离华为远远的,怕惹美国人不高兴,也怕华为支撑不下去,上汽更是说出什么会失去灵魂什么的,。所以让赛力斯捡漏了,
赛力斯本来做汽车配件与面包车的,如果不是华为给机会合作,赛力斯现在还是籍籍无名!赛力斯自己品牌的电动车,卖了几千辆就没法卖下去了,华为的招牌与技术,是实实在在的大腿!30万以上国产车,卖得最多的是问界![点赞]
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最初应该是相互抱团取暖。赛力斯需要新的发展路径求生存,而华为在美日欧联合打压下,手机芯片等高技术发展减缓,转移到汽车产业上,作为新晋供应商,没有得到市场认可前,能够采用华为零部件的主机厂很少,涉及车机控制等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接受的厂家更少,它们更愿意相信欧美的(特别例子就是重庆的☆安)。mate60的横空出世,证明了华为在国际打压下的科研实力和供应链能力,带动了M7的热销并站稳脚跟,赛力斯是忠实落地华为关于汽车解决方案的平台,所以华为也毫不动摇的支持赛力斯,现在看来,就是双赢的合作典范
虽然赛力斯是靠华为至富了,但他本身敏锐的懂得抱大腿,就算成首富也证明他的智慧,趟平成首富
年度最佳投资人就是赛力斯老板!
没有华为,他屁都不是。就别吹小康了
牛
一个卖情怀,一个抱大腿
小康还是有一定实力,suV风光560,580.第二工厂是智慧工厂(年产30万辆)。为了生存,发展下去。张兴海有动力去求发展。长安朱华荣说中国汽车界只有最后5家能存在,其它会破产。张兴海是明白人。
华为就是牛!
稳步发展稳定前行!培育持续发展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