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京朝阳医院“双心门诊”——重塑医疗体验,共筑心身桥梁

妙菱看健康 2024-08-26 22:50:37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与生理健康关系备受关注。心脏病与心理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传统诊疗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心脏-心理联合门诊”(简称双心门诊)应运而生。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医疗理念的飞跃,更是对患者全面关怀的实践。近日,康迅网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慧主任,与她一同探讨了双心门诊的故事与意义。

主要接诊四类患者月门诊量达300人次

Q

自双心门诊成立以来,接诊了多少患者?这些患者的类型和病情是怎样的?

A

我院的双心门诊于2023年12月21日正式启动,每月设有3个半天的挂号时段,由两个科室共同协作,为约15例患者提供诊治。患者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心内科的患者,他们通常患有心脏病,伴发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第二类是频繁就诊急诊科、心内科及呼吸科的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心慌、憋气、乏力,可能伴有濒死感,但诊断不明确,检查多为阴性。这类患者因心理疾病的社会病耻感,常不直接就诊于心理科,而是通过双心门诊平台获得帮助。第三类患者由专家推荐,他们在心内科频繁诊治但效果不佳,例如某些高血压患者已经接受了降压治疗,但血压仍频繁波动,疑似存在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紊乱的情况,此时会引导患者前来双心门诊就诊。第四类患者是长期受到心理问题困扰,并在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出现心血管问题。例如,一些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血脂异常或心脏不适的症状。

总体而言,双心门诊的门诊量每月达300人次,并与心内科住院部建立试点合作关系,为病房内焦虑、抑郁、失眠的患者开辟直通问诊治疗通道,提升了综合诊疗效率与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全面视角审视患者需仁心与技艺并重

Q

通过联合治疗,他们的健康状况有了哪些显著的改善?请您分享一下记忆比较深刻的案例?

A

在双心门诊的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医者需仁心与技艺并重。一位特殊患者因严重心律失常从哈尔滨来到北京就诊。尽管患者存在心律失常,但是严重程度没有达到外科干预的程度,但由于患者存在严重的失眠,我们建议他来双心门诊进行治疗。经过两周的精心治疗,包括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和物理辅助治疗,患者的病情显著改善,睡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心电图也恢复了正常。这个病例让我认识到,作为医生,必须以全面的视角审视每一位患者,不仅要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更要理解症状背后的心理需求。

双心门诊的设立正是基于这种整体观念,以满足当前社会的迫切需求。在门诊运营半年来,我们收到了众多患者的表扬信和来自各方的赞誉,甚至还收到了三面锦旗。这不仅是对双心门诊全体医护人员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继续推进双心模式的巨大鼓舞。

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辅助诊疗和双向转诊模式

Q

双心门诊是否参与了相关的科研项目,并有研究成果或论文发表?另外,针对公众对双心疾病认识不足的问题,科室做了哪些工作?这些成果和培训对推动全社会的健康有何意义?

A

确实,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治疗患者,更需要思考如何为后代留下有效的诊治模式。目前,由于此类患者数量相对较多,我们仍在不断积累经验。同时,双心门诊正积极申请国家精神卫生中心关于社区服务的项目,以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辅助诊治和双向转诊模式。尽管目前研究课题有限,但我们已经成功发表了3篇相关文章。特别在青少年患者方面,我们通过采用松弛训练和生物反馈等疗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同时,双心门诊定期在医院的公众号和微博上发布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北京日报》等渠道进行科普宣传,以提高公众对心脏健康的认识。在世界睡眠日公众科普宣传时间段,我们为心脏病合并失眠的患者和我院职工的心身健康开展义诊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努力实现经济效应与患者体验的双赢

Q

双心门诊模式的引入的确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诊疗体验,但在经济效益上是否面临挑战?如何平衡这种挑战与提升患者体验之间的关系?

A

目前,双心门诊汇聚了来自心内科的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团队,以及心理科的1位正高级医师和2位主治医师。每位患者需2位医生共同诊治,这使得诊疗效率相比传统门诊有所降低。此外,双心门诊目前仅提供普通号源,尚未开设副主任、主任医师级别的号源。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经济效益,但患者普遍反馈这种模式极具价值,提高了治疗满意度,并且他们也推荐亲友前来就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由于双心模式较为新颖,公众对其了解较少,因此需要通过改变诊疗模式来帮助患者更快地接受双心诊疗。同时,双心门诊还引入神经调控技术作为治疗手段,虽然这种技术在精神心理科已广泛应用,但在心身模式中的运用仍属创新尝试。

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诊疗流程,积累更多经验,力求在保障患者体验的同时,提高诊疗效率,减少资源损耗,实现经济效益与患者体验的双赢。

期待未来能够建立双心模式专家的培养体系

Q

对于双心门诊的未来,有哪些具体的规划或愿景?如何看待这一模式在未来医疗体系中的发展前景?

A

我始终对双心医疗模式充满期待。根据过往的研究,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占比高达40%~80%。此外,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长期服用相关药物也可能对心脏造成影响,出现心率变化、QT间期延长等心脏问题。

然而,当前医疗体系的割裂导致了一些灰色地带的产生,使医生难以全面介入,而患者也缺乏主动寻求专科治疗的意识。基于此,双心门诊应运而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模式,并推动社区在识别和诊断方面的进步,以实现规范化的治疗。更为长远的目标是,我们期待在未来能够建立双心模式专家的培养体系。目前,我们的团队中已包含未来的心内科主治医师,他们正通过参与双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加深对精神心理疾病用药及心内科常见心理问题的理解。这一实践过程将为他们未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将结合先进的理念与精深的专业知识,努力培养真正的心脏心理专科医生,并开展专业培训。在此过程中,我们期待与国际学者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编写专业教材,以推动双心模式在内科系统中的普及与应用。此外,我们还计划针对精神专科医生开展相关培训,以进一步推动双心模式的革新与发展。

工作感受与未来寄语

Q

请谈谈这半年来的工作感受,以及这段经历给您个人带来的启发或收获。也请用一句话寄语未来双心疾病诊疗事业的发展。

A

衷心感谢院领导对“双心”模式的大力支持,仅用半个月便成功设立了双心门诊,彰显了团队的力量与领导的智慧。院方在挂号优化和专业指导等方面提供了无微不至的支持,确保门诊的高效运行。合作科室如药事部通过质子平台的创新,实现了精准用药,为门诊注入了新活力。团队成员从资深专家到护理人员,均展现出卓越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尤其是护士长的科普工作与心理科护士的全方位服务,深受患者好评。

双心门诊是一个团结、温馨的团队,我们为患者提供心脏与心理双重关怀,给他们带来幸福就医体验。展望未来,双心模式将持续优化,致力于实现双心融合、共建美好的医疗愿景,为患者开创治疗新篇章。

专家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石慧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临床心理科 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

医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认知神经科学访问学者

学术任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研究工作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及情感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

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分会委员

学术方向:

认知神经科学,心境障碍,心身医学

学术成果:

发表SCI及核心期刊37篇,其中SCI第一及通讯作者16篇

参编专著7本

专家共识及治疗指南3篇

审稿专家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石慧主任

编辑丨冯熙雯

审核丨卢璐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