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236:间不容发丨吴王刘濞起兵谋反,郎中枚乘上书劝谏

绿茶纵横看历史 2025-04-11 12:34:51

间不容发(jiān bù róng fà),意思是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或灾祸相距极近;也用来形容极度精密或精确。成语出自西汉枚乘的《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西汉初期,太祖刘邦迫于形势,分封七大异姓诸侯王,后因诸侯国与朝廷的矛盾,除了长沙国之外,其余诸侯国相继被废除。在消灭异姓诸侯王的同时,为了加强对天下的掌控,刘邦又先后分封了九大同姓诸侯国。

刘邦在位之时,因诸侯王与刘邦血缘关系较近,加之诸侯国初封,这些诸侯王倒还比较老实。但随着刘邦驾崩,吕后掌权后对刘姓诸王极力压制,又大封诸吕为王,导致诸侯王与朝廷开始离心离德。

汉文帝即位后,因其乃是以诸侯王身份入主大统,而齐王刘襄又曾试图争夺皇位,加之血脉关系逐渐疏远,以及各诸侯国历经多年治理实力增强,朝廷与诸侯国开始走向对立。

刘濞乃是刘邦兄长刘仲之子,刘邦曾立刘仲为代王,后因刘仲在匈奴入侵时弃国而逃,刘邦一怒之下将其废为合阳侯。后来,淮南王英布反叛,荆王刘贾兵败被杀,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因刘贾没有后代,于是改荆国为吴国,封刘濞为吴王。

汉文帝时,刘濞的儿子、吴太子刘贤入京朝见,与皇太子刘启喝酒下棋。刘启作为皇太子,从小到大自然是众星捧月,而吴国乃是当时的富庶大国,刘贤作为吴太子,自幼也是娇生惯养、性格骄纵,不仅对刘启这个皇太子没有丝毫尊敬,甚至公然与刘启争执,结果激怒刘启,刘启盛怒之下以棋盘击打刘贤,竟然将刘贤当场打死。

虽说皇太子打死诸侯太子,乃是极为严重的政治事件,但因汉文帝本就有心打压诸侯国,因此只是派人将刘贤的尸体送回吴国安葬,而并没有做其他处理。吴王刘濞对此大为不满,又派人将儿子尸体送回长安,并扬言,“天下同为一家,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何必送回吴国。”

此事之后,吴王刘濞对于朝廷怨恨极深,不仅不再履行诸侯王应尽的礼节义务,甚至以生病为由,再也没有前往京城朝见汉文帝。后来,朝廷查明刘濞乃是诈病,刘濞派往朝廷的使者全被扣押,刘濞惊惧之下开始为造反做准备。

时任吴国郎中的枚乘发觉后,写下《上书谏吴王》进行劝谏,其中说道,“以麻绳悬挂千斤重物,下面是万丈深渊,即使再愚笨之人,也知道麻绳很容易断掉。麻绳就要断掉,还要给它增加重量,结果就是线断了不能再重新接好;重物掉进深渊,再也不能取出。出的来与出不来,其间的差距微小得连根头发都放不下,听取忠臣的话,就能免于灾祸,若是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恐怕将要万劫不复。”

吴王刘濞并未听取枚乘的劝告,枚乘于是离开吴国,前去投奔了梁王刘武。与此同时,汉文帝意识到刘濞此举,乃是因为儿子之死心中有怨,再加上也不愿逼迫过甚,便没有怪罪刘濞,释放了他的使者,并准许他不再朝见,吴王刘濞这才放弃谋反。

汉文帝驾崩后,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即位后,曾任太子家令的晁错得到重用,被任命为御史大夫,晁错趁机提出《削藩策》,上陈诸侯过错,建议削减封地,汉景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之后,汉景帝先以楚王刘戊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淫乱为由,削去其东海郡;又以赵王刘遂此前犯罪为由,削去其河间郡;后又以胶西王刘卬售卖爵位舞弊为由,削减其六个县。

刘濞意识到,汉景帝名为问罪,实为削藩,而且迟早会削到自己头上,加之他本就与朝廷有怨,于是开始秘密联络胶西王刘卬等诸侯王,相约起兵谋反。

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冬,汉景帝下诏削夺吴国鄣郡、会稽郡,吴王刘濞随之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枚乘得知消息,又写了一道《上书重谏吴王》劝谏刘濞停止叛乱,吴王刘濞依旧没有采纳。“七国之乱”虽然规模浩大,但因梁王刘武的坚决抵抗,加上朝廷应对得当,仅用三月便被平定,吴王刘濞兵败被杀。

枚乘则因两次劝谏,被汉景帝任命为弘农都尉,但他并不醉心仕途,不久后便称病离职,再次回到梁国,直到梁王刘武去世后才返回家乡。汉武帝即位后,慕其文名,以“安车蒲轮”接他入京,但枚乘因为年事已高,不幸死于途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