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回应“美方申请研究月壤未获批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开心跳跃的文字 2024-11-03 14:42:36

11月1日晚,来自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的王军强研究员在一场科普活动中坦言,美国确实曾正式申请研究中国嫦娥五号月壤样本,但最终未能获得批准。王军强指出,之所以美方的申请被拒,原因不言自明。这一回应将各方注意力再度聚焦在中美月球研究的博弈之上。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则对外宣称,NASA官员一直在与中国讨论借用嫦娥五号月壤样本的合作条款,并认为中国最终会同意这项请求。然而,事实上,这一申请并非首度提出,早在2023年底,NASA的内部邮件就已经透露,美方认为研究中国的月壤具有“独特价值”,不仅是因为嫦娥五号样本首次揭示了月壤制水的潜力,还因为中国将该样本对全球科研机构开放。

讽刺的是,自2011年起,美国《沃尔夫修正案》明令禁止NASA与中国开展任何航天合作,而正是美国这一“自设门槛”的政策,如今却成了限制两国合作的最大障碍。路透社称,美国正迫切希望向中国借用月壤样本的态度,某种程度上表明其在太空科技领域已难掩对中国的“羡慕”,而中方则坚持严谨立场,在与美方保持一定距离的同时,依然对全球科学界敞开合作之门。

正文部分美方申请月壤样本:合作背后的“无奈”

美方对于中国月壤样本的兴趣由来已久。2023年底,NASA内部流出的邮件就指出,美方提出申请不仅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更在于嫦娥五号样本在国际航天界的独特价值。NASA局长纳尔逊更直言不讳地表示,借用中国月壤样本是“有必要”的,并承认美国研究团队的科学进展在这一领域已远落后于中国。

然而,美方想要在与中方合作中取得进展并非易事。早在2011年通过的《沃尔夫修正案》禁止NASA与中国的任何航天交流,甚至连学术层面的合作都难以开展。此次提出月壤样本借用申请,NASA在名义上把这视为“例外情况”,以此争取“绕过”修正案的限制。这种为求“合作”而违背本国法律的举动,折射出美国在全球航天科技竞赛中的压力,而美国国内政策的限制也让其“求援”变得尤为尴尬。

严苛的审批制度:保护珍贵资源的“坚实壁垒”

嫦娥五号月壤样本的管理和使用极为严格,正如王军强所说,这类珍贵样本并非一旦借出就由申请方“随意处置”。在活动中,王军强强调,每一份样本的研究都需通过严格的审批流程,而使用者在研究结束后需完整归还样本,若有任何损坏,研究团队将面临被列入“黑名单”的后果。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10多个研究团队申请到嫦娥五号的月壤样本,总量约80克。为了保障这些样本的安全性,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仅获批1克,却花费大量精力与资源,配备高标准实验室、指纹锁、手套箱及24小时监控设备,以确保样本在实验中的无损耗。如此严格的流程不仅反映出中国对月壤样本的珍视,也展示了其在国际航天科研合作中的高标准与严谨态度。

科技突破:月壤制水技术的引领之路

今年8月,中国科学家宣布在月壤中发现了制水的新方法,引发全球瞩目。通过对嫦娥五号样本的深入研究,王军强团队首次在月壤矿物中发现氦三资源,并提出利用月球矿物和内源氢反应来生产水的方案。这一发现不仅为月球能源的开发带来了全新契机,也成为未来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的基础。

研究表明,1克月壤中能生成约51-76毫克的水。如此计算,1吨月壤即可提供51-76公斤水,足以满足50人一天的饮水需求。月球水的发现不仅意味着人类未来可在月球上实现基本的生活保障,还为火箭燃料的生产提供了关键原料,为进一步探测火星及更远的宇宙奠定了基础。NASA局长纳尔逊也表示,月球水资源将对未来的火星探索产生深远影响。

中美“博弈”:月壤样本的合作与矛盾

随着中国月壤研究的成果不断问世,尤其是嫦娥五号月壤的重大突破,美方显然已难掩对这一资源的“垂涎”。在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展示了嫦娥六号月背样本,成为大会的关注焦点。路透社称,这一举措表明中国在月球样本研究上的“绝对优势”,也被认为是中国航天科技地位上升的有力象征。

美方对中方月壤样本的关注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折射出两国在国际合作中的立场博弈。NASA虽然试图借助科学合作,推动样本研究,然而,现实情况却远比表面复杂。即便在美国内部,是否与中国开展合作也存在分歧。部分官员认为,与中国接触或将损害美方的“强硬”对华政策,而另一部分则主张务实合作,以便从中方研究中获得技术启示。

中国的开放态度:立足自主,面向全球

面对外界的关注,中国在月壤样本研究上表现出理性开放的姿态。中国国家航天局制定了详细的月球样品管理办法,公布了申请流程,欢迎全球科学家按照规定申请研究。9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强调,中方对中美航天合作持开放态度,愿意在平等基础上开展交流合作。然而,发言人同时指出,美方似乎“遗忘”了《沃尔夫条款》的存在,这也为中美合作增添了不确定性。中国立足自主航天发展,同时在合作上秉持开放态度,为全球科研共享提供机会。中方清晰表态:合作欢迎,但要遵循既定规则,这既体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自信,也对美方在航天合作上的“模糊”态度作出回应。对于中国而言,国际合作是增益,但不会因此妥协在科研自主权上的立场。

结尾部分

中美在月壤研究上的角力,不仅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更是双方在国际规则与合作态度上的一次较量。中国的开放与自信,与美国对《沃尔夫条款》的束缚形成鲜明对比,展示出不同的战略姿态。尽管NASA高层对未来合作仍存希望,但在当前政策背景下,美方能否真正突破法案限制,仍存疑问。

随着中国在月壤研究上取得越来越多的突破,全球科学界也愈发关注中方的研究成果。在多国探索太空的共同愿景下,中方的合作之门始终敞开,但也对合作方的诚意有着清晰的标准。对于未来的中美航天合作,政策与科技的复杂交织,或将成为两国在这一领域深度合作的最大考验。未来月壤研究会否成为中美携手探索太空的桥梁?还是只会进一步加深两国间的隔阂?对于这场涉及科学、政策、合作态度的博弈,世界正拭目以待。

0 阅读:18

开心跳跃的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