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冯薇,梁燕.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25,25(02):253-256.[2]赵婉亦,康凤英,田玉玲,等.不同临床分期帕金森病病人症状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25,39(04):598-604.
[3]王安玲,王艳秋.帕金森病患者心理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心理月刊,2025,20(01):58-60+68.
帕金森病这个疾病看似离我们很遥远,实际上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的总数已经达到约为300万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00万人。这个数字表明我们身边有不少人或许正在饱受帕金森的困扰,这是一种长期慢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影响人的运动功能,会出现运动迟缓和减少、静止性震颤等。但也会出现非运动性的症状,比如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等症状。

2019年,17岁的付静轩是一名来自山东的高二学生。他的爸爸在他出生没多久就出轨了,和小三也生了一个儿子。从此,他和妈妈相依为命,尽管如此,他的妈妈铆足了劲赚钱,从不会让他比班上任何一个同学过得差。
可戏剧的是,付静轩竟然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同一个班。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给妈妈争口气,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自习到学校保安来赶人再走。因此,付静轩也常年霸占着学校榜首。原以为生活会这样平静地过下去,可一场意外打碎了这一切。
2019年4月10日,周末付静轩一如往常得坐在图书馆埋头苦学,桌子上堆着高高的教科书,准备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不知怎的,他的右手在书写突然出现了轻微的震颤,笔尖在纸上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字迹也随之变得扭曲。随后付静轩停下手中的笔,闭上眼睛稍作休息,心想可能是写字太久引起的。

然而,当他再次拿起笔时,震颤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加剧烈。就好像右手有了自己的意志一样,不受控制地抖动。付静轩还是不放弃,尝试用力握紧笔杆,却发现这只会让手抖得更加厉害。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股震颤像电流一样蔓延至右上臂。焦虑和困惑顿时在他的心中蔓延,一直过了好一会儿,这股突如其来的不适才渐渐消退。付静轩仔细瞧了瞧右手,发现并没有异常,就想着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
此时付静轩出现的正是帕金森的典型症状——静止性震颤。这是由于患者大脑里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出现了变性死亡,从而使得能够调节运动功能的神经递质水平下降,也因此打破了人体内物质的平衡,从而引发不自主的运动。静止性震颤通常是在静止时出现,运动时逐渐减轻。
4月26日,随着时间的推移,付静轩发现自己的行动变得越来越迟缓。穿衣、写字这些日常动作也开始变得异常耗时,好几次都差点迟到。这天,付静轩的妈妈准备送他去上学,很快就发现儿子的手指不再像以前那样灵活。他的手指像是被一根无形的绳索捆绑住了一般,稍微活动一下都感觉有些费劲,绑一个鞋带竟然花了快五分钟。付静轩的妈妈忍不住问:“儿子,你这手是怎么了?”

付静轩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他的妈妈听后便联想到了同事的儿子,也是因为长时间握笔写字压迫到了神经开始发抖。随后便让儿子安心上学去,自己去药店买点营养神经类的药物和补品送到学校去。也不知道是心理因素还是怎么的,付静轩在坚持吃了一段时间药物后,确实感到情况有所好转。
6月2日,马上就要进入高三了,付静轩学习的时间越来越久。这天他在和同桌课间闲聊,同桌讲了一个笑话,旁边的同学立马哈哈大笑。付静轩也乐得不行,可他的面部肌肉却莫名僵硬得像石膏一样,无法展现任何表情。看大家的目光都围绕在自己的脸上,付静轩试图挤出一个微笑,但嘴角只是微微抽动了一下,显得生硬而不自然。这时,一个同学无心地说道:“付静轩,你的的脸好僵硬,像是戴了面具一样。”这让他顿时感到无比尴尬,好在上课铃声突然响起了。
刚上课没多久,老师就让付静轩上台解题。可没想到,他刚一起身,就发现自己的动作笨拙而迟缓,每一步都像是在泥潭中艰难跋涉。手臂摆动也十分不自然,让机器人一样僵硬和机械。短短几步路,付静轩仿佛走了一公里那么漫长。感受到同学们异样目光的他心里不由得感到紧张和难堪,就在他分神时,他的右腿竟然绊了左腿,整个人失去平衡狠狠的摔在地上。一时间,额头上的鲜血哗哗冒出。

很快,付静轩就被送往了医院。急诊医生在给付静轩包扎处理伤口时,发现他的双上肢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四肢动作迟缓。意识到事情不简单的医生让付静轩的妈妈赶紧带孩子去神经内科挂号。此时的妈妈还一直认为付静轩就是不小心摔到头了,但看医生严肃的神情,她也不敢不乖乖照做。
当内科医生开具的检查报告出来后,付静轩和妈妈都彻底呆住了。上面显示:血生化:甲状腺功能正常,铜蓝蛋白正常,排除肝豆状核变性;头颅MRI:无明显脑萎缩,黑质区T2加权信号增高,疑似铁沉积;多巴胺转运蛋白显像: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密度降低,符合帕金森病特征。诊断为帕金森病。
付静轩的妈妈在拿到看到检查结果单后,一脸难以置信地在手机上疯狂搜索着相关信息。上面显示帕金森终生无法治愈,并且只能眼睁睁看着病情不断进展恶化,即使是治疗也只能延缓病情,改善生活质量。看到这儿,她一想到儿子要遭受这些就再也绷不住了。整个人无力地瘫软在地,捶胸顿足地崩溃大哭。

医生听到动静后赶紧从诊室里出来,付静轩的妈妈双眼通红地拉住医生问道:“医生,一定是你们搞错了对不对?我儿子一向身体健康,就连感冒发烧都很少有,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就得帕金森了啊?”
医生遗憾的表示,帕金森通常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并且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像付静轩这样年纪轻轻就得了帕金森的,主要考虑是基因的问题。付静轩的妈妈听后,表示自己家从来没有帕金森家族史,不信可以做基因检测。
事实确实如她所言,三天后的基因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也就排除了基因的问题。这下医生也感到一头雾水,付静轩年纪小,平时生活非常健康,饮食作息规律,也排除了基因问题,按道理来说发病的概率非常小,问题究竟是出在哪里呢?为了探寻事情的真相,医生决定从付静轩的生活方式,仔细询问了他的日常生活细节。终于在一个多小时的谈话中找到了罪魁祸首!

得知真相的医生不禁摇摇头,痛心疾首地叹息,孩子这么小,不该做这件事啊!原来导致付静轩患上帕金森的原因不是基因,反而另有原因。在主任医生讲清缘由后,付静轩的妈妈顿时脸色苍白如纸,不敢置信地恍惚道:“怎么会是这个东西?是我害了孩子啊!可是……不是有很多人都在用吗?”
原来付静轩之所以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帕金森病,根源其实并不在遗传或生活作息,而在于一个很多人容易忽视的生活细节——长期、大剂量接触某类中枢神经毒性物质。这些物质往往隐藏在一些看似无害的产品中,比如劣质驱蚊产品、工业溶剂、喷漆、染发剂,甚至某些“三无”电子产品散发出的挥发性有机物。
如果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长期接触,极易对大脑黑质区域的多巴胺神经元造成不可逆损伤,从而诱发帕金森病。医生经过详细问诊后得知,付静轩在高一暑假期间,曾在地下室里,一边听歌一边玩电子手工DIY模型,每天要使用工业胶水、电烙铁和含有苯类化合物的清洗剂。这些材料中都含有神经毒性强的成分,长期接触正是目前青少年“非遗传性帕金森”越来越多见的重要诱因。

要知道,帕金森病并非“老年病”专属,青少年也可能因环境暴露或错误生活习惯而“中招”。因此,无论是青少年还是家长,都应警惕身边的潜在神经毒物,尤其是那些没有正规来源、气味刺鼻、易挥发的化学制品,一定要在通风良好的场所操作,并佩戴防护设备。更重要的是,长期从事这类活动者应定期做神经系统检查,尽早识别异常。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虽然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但近年来,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当,帕金森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因此,提前预防尤为重要。以下几点,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预防帕金森病的科学策略:
第一,远离神经毒性物质。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农药、重金属、有机溶剂等神经毒性物质是诱发帕金森的重要风险因素。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的空间中频繁接触这些化学品,会加速多巴胺和神经元的损伤。因此,生活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含苯、甲醛、二甲苯等成分的劣质喷漆、清洁剂和染发剂。接触化学品时要佩戴手套、口罩,并保持室内通风。

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坚持规律作息、控制压力、避免过度疲劳,是维持大脑神经系统稳定的重要前提。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舞蹈,不仅能增强肢体协调性,还能促进脑内多巴胺的分泌,有助于预防帕金森的发生。研究表明,每周至少三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明显保护神经系统的效果。
第三,注重饮食与肠道健康。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帕金森的发生密切相关。建议多摄入富含抗氧化成分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坚果,避免高脂高糖、加工肉制品等促炎食物。充足的水分摄入、良好的排便习惯,有助于维护肠道屏障,间接保护大脑健康。
(注:《回顾:山东高中男生查出帕金森病,他的亲身经历,值得大家警醒》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