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救钱学森,中国付出了什么代价?筹码大到让美国无法拒绝!

西方寻史 2025-02-10 17:06:29

1955年,周总理收到一封信,看完后总理眉头紧皱。

这是钱学森请求回国的信,钱学森信中表示自己被美国监禁五年之久,希望中国能帮忙协调他回国。

可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贝尔认为“一个钱学森能抵五个师”。

所以为了救回钱学森,中国付出了很大代价,大到美国无法拒绝。

那么中国给出的是什么筹码让美国无法拒绝呢?

荆棘丛生回国路

钱学森是1935年去美国留学的,他当时去美国的目标很清晰,就是要研究航天工程,在此之前钱学森在国立交通大学铁道工程系攻读机械工程。

山河破碎的年代,中国人骨子里的倔强被激发到了极致,有志之士都是以救国为己任的,钱学森也不例外。

他从小就是一个远见卓识的人,他在科学领域看问题的角度往往是能穿透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读机械工程时他就看到了未来中国发展最大的短板在天上,所以有了远赴美国的留学之旅。

当然,此时国际国内形势一片大好,谁能想到未来回国这么艰难。

1935年9月,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天系攻读硕士,他是一个满分努力加满分天赋的人,到那里就开始天天沉浸在实验室做研究。当然努力是有收获的,他只用一年时间就完成学业,获得硕士学位,然后他加入了冯.卡门的研究团队继续攻读博士。

西奥多.冯.卡门当时在美国已经是举足轻重的科学家了,在科学领域非常有话语权。

他既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影响钱学森一生的导师,后面钱学森的归国之路也有他的帮助和支持。

1938年,钱学森博士毕业时卡门正准备研究曲线火箭,并邀请钱学森加入他的火箭研究小组。

而当时中国国内抗日战争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国海陆空交通都受到了战火侵蚀,此时已经不适合回国了,于是钱学森答应了卡门,开始了火箭研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内形势稳定下来。一直在关注国内消息的钱学森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他太激动了,此时不回更待何时?

此时美国政治正是混乱的时候,政治斗争的战火已经蔓延到各个方面。

起因是美苏冷战开始,美国对外与苏联对抗,对内害怕共产主义兴起,而且因为二战后美国通货膨胀指数急剧上升,经常有工人罢工的情况,当时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就把工人罢工作为政治武器打压工会,并煽动民众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

这是美国历史上“麦卡锡主义”泛滥的开始。

麦卡锡以“反共”作为政治武器,发起了排外运动,这个运动波及范围很广,成了钱学森归国的第一道障碍。

正准备回国的钱学森被美国联邦调查局带走了,因为他是中国人,是应该被“怀疑”的共产主义者。

他们让他揭发与共产主义相关人员,钱学森很愤怒,是任何人无缘无故受到诬陷都会有的那种愤怒。

他什么也没说,美联邦调查局没有任何所谓的证据,无奈之下把他放了,但依然以他是嫌疑人为由吊销了他参与火箭研究的资格。

因为卡门的研究小组隶属于美国海军军方,被吊销研究资格后,钱学森也没太在意,因为他本来就打算归国了,他找到当时的海军次长丹尼.金贝尔,以美国吊销他的研究资格为由提出辞职。

丹尼.金贝尔跟钱学森关系很好,他很了解钱学森。但在美国兢兢业业做研究的钱学森是他的好友,要离开美国回国的钱学森却是对他有威胁的敌人。

他收到钱学森辞职申请后,直接给打电话给美国移民当局:“一个钱学森能抵五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钱学森一家人在回国的机场被控制住了,他们把钱学森押到特米那岛联邦监狱,在那里的半个月,钱学森招受了身体乃至精神上非人的折磨,巨大的探照灯24小时不停歇,不断地被威逼利诱,忍不住睡过去也会立刻被电棍电醒。

这个时候卡门已经得知了这件事,气愤的科学家开始四处奔走救徒,以他在科学界的地位和权威作保,终于用1.5万美金赎回了钱学森。

从监狱出来的钱学森形销骨立,本是合身的衣服松松垮垮的挂在身上,这让妻子蒋英很是心疼。

然而钱学森虽然出来了,却仍旧时刻处于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监视中。

他和家人甚至他在美国的朋友都被限制了出行,钱学森住宅周围更是随时随地都有监视人员。来往信件,电话通讯,甚至哪怕出去买菜购物都有人紧密跟随。

在这密不透风的监视下,一切回家的路都被堵死。

一直到1955年5月,事情才出现了转机,钱学森通过一份报纸,看到了站在毛主席身边的陈叔通,陈叔通是钱学森父亲的恩师,德高望重。

当时他受毛主席邀请,和毛主席一起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五一游行活动,当时被拍了照片刊登在《人民画报》上,这时钱学森就断定,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需要给自己的太师陈叔通写信,但在这严密的监视下把信写出来寄给陈叔通是个很大的难题,毕竟机会只有一次,错过这次后面打草惊蛇估计会更难,成败在此一举了。

直接寄回国内太明显了,所以钱学森夫妇把收件人选在了比利时,蒋英妹妹蒋华那里,让她帮忙转寄给陈叔通。

另外,请求回国的信也不能直接塞到信封里,毕竟信件有被美国当局拆开看的风险,于是他们把信夹在给妹妹同时寄过去的烟盒里。并把当时有《驱逐对美国不利》这篇文章的那期《纽约时报》一起随信寄过去。

这篇文章提到不能放钱学森离开美国,钱学森掌握有美国机密,他离开会对美国造成威胁。

信中钱学森恳切表达了自己回国的决心,报纸也成为美国当局不放人的有力证据。

陈叔通收到这封信后紧急上报给中央,党中央高度重视,开始积极协调钱学森回国事宜。

当时国内正是紧缺人才的时候,但因为美国对华采取外交孤立政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所有留美华人归国之路都遭受到了阻挠。

而早在抗美援朝战争后的内瓦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就向美国提出要求释放包括钱学森在内的中国留学生,但美国当时表示钱学森是自愿留在美国的,凡是想回国的留学生,美国政府并没有过多干预。但这实际上是美国的谎言。

钱学森寄过来的这封信明确提到了这个事情“美方又说谎,谓中国学生愿意回国者皆已放回,我政府万不得信他们的话,除学森外,尚有多少同胞欲归不得者。”

这封信在后来的中美谈判中被拿出来,成了美国扣押中国留学生的有力证据。

拆穿了美国的谎言后,美国干脆耍起无赖,对中方要求释放留学生的要求直接明确拒绝。

我国只能先对美国释放善意,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取得胜利,尤其是当时俘虏了一批美国王牌飞行员。为了换回钱学森,我国先释放了4名飞行员,希望能进一步谈判。

当时约翰逊正任选参议院民主党多数派领袖,也打算进一步竞选总统,他很重视民意,飞行员战俘回归一定程度上能帮他赢得民心。

另外,美苏冷战拉扯阶段,美国跟苏联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抗,尤其是在军事方面苏联对美国已经有压倒趋势。

而飞行员的培养不只是个资金问题,更是时间问题,一个王牌飞行员的培养周期都是十年起步的,所以美国需要这些战俘回归。

此外,钱学森现在美国被监禁五年,他并没有参与这五年火箭后期的研究。

最主要的是,美国当时认为,钱学森的研究是建立在美国发达的科技设施基础上的,在一穷二白的中国,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能不能研究出来还是个问题,等研究出来美国也早就遥遥领先了,钱学森回到中国暂时不会给美国造成威胁。

综合各种考量,美国谈判代表约翰逊表示,只要中国再交还11名飞行员战俘,美国就释放钱学森这些留学生。

算上之前4名,足足15名战俘,而每一个战俘都是中国军人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付出十分惨烈的代价才获得的。

但当时中国必须把导弹研究出来,地大物博又经多年战火的中国像落在嘴边的肥肉,轻易就能咬到嘴里。

没有导弹的中国头顶上始终悬着一把刀,当这把刀落下来的时候,我们可能要付出更多的牺牲,更惨烈的代价。

周总理当即拍板,换!

1955年10月,钱学森一家终于乘坐邮轮,踏上故土。

之后,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快速开展起来,大大提升了我国军事实力,为新中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做出了极大贡献。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