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已经播了5期,除了节目之外,五位组委会会长同样十分抢戏,他们受到的关注似乎不亚于演员和节目本身。可以说,五位会长都是各个领域很有地位的人,同时也很有话语权。这也是马东把其余四人请来的原因。
会长的职责类似于其他节目的评委,导师,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喜剧的审美、理解,对各个节目做出评价。由于每个人的喜好和评判体系不同,所以会长之间的观点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第5期第一个节目是三狗的《丛林法则》。果然,和《三狗直播间》一样,这次他们的表演,再次将五位会长划分为多个阵营。
首先,马东和李诞是绝对力挺洒狗血的表演方式的。他们甚至认为这次三狗的表演没洒过瘾,失去了以往的直接和畅快,有点迎合专业喜剧人的喜好了,换句话说,不好好洒狗血了,想加点戏剧冲突和结构了。
果然,这次为他们叫好的,是徐峥和于和伟。而上次《三狗直播间》,这两人批得最狠,合文俊甚至被他们批成了创伤后遗症。这次合文俊们主动做出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是给徐峥们看的,或者说是证明给徐峥们看的——我们不只会洒狗血,我们也可以玩结构,上价值。毕竟,合文俊也是上戏毕业的。
记得第一期挑选会长座位时,马东讨巧地利用自己主持人的身份,选择了固定的边位,然后坐山观虎斗,看其他四人对着四把椅子为难,自己在旁边一脸坏笑。当然,这都是事前安排好的,而马东因为身份的特殊,又是主场作战,所以避免了这些麻烦。
不过随着比赛的进行,我们越来越感觉到,马东除了主持人之外,对于导师或者评委这个职位,也是非常在意的。很多时候,他已经忘了自己主持全局,控制节奏的责任,而致力于和其他会长进行观点交锋。比如,他不止一次向徐峥于和伟开炮,认为他们过于注重学院派的那些东西,而对于纯粹的喜剧并不买账。有时候,火药味还是挺浓的。
而就在第5期《丛林法则》表演结束后的会长表态阶段,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隐藏的细节——五位会长中,马东看似是主持大局的人,但其实真正坐山观虎斗的人,是他。
黄渤。
对于丛林法则这个节目,徐峥于和伟叫好,马东李诞认为比上次差,而五人中唯一一个没有直接表达观点的,就是黄渤。
而黄渤的高情商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面对两方评委给出的意见,三狗有点懵,不知道该听谁的。而黄渤此时站出来说,演员不要过于看重别人的意见,做自己就好。
这番话实在太聪明了。第一,从这句话里,我们没有听出黄渤明显的倾向,他既不站在马东这边,也不站在徐峥这边。其实,他什么也没说,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第二,黄渤的话也算是给三狗解了围,其实三狗此时并不需要一个清晰的答案,他们只需要一种慰藉。而黄渤这番话,就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从五位会长的角度来说,黄渤这样做是最讨巧最和谐的。
表面看,于和伟坐C位,但谁都知道C位意味着什么。责任最大不说,有时还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其他人围堵,集体刁难。而黄渤坐在于和伟的旁边,既不太边缘,也不是绝对的中心,可以说隐蔽性是最好的。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五位会长各自的领域和职业特性。
徐峥和于和伟都是上戏毕业的,都带有浓浓的学院派色彩,而且两人是师兄弟,关系很好。所以他们的审美体系和喜好都是非常相似的,都喜欢那种所谓的高级的东西。而马东和李诞都是出色的综艺节目制作者,他们深知综艺节目最需要什么元素,所以他们对喜剧的理解,也是大致相同的。
可以说这两组人,在节目里是对立明显的两派,经常发生观点摩擦与冲突。
而黄渤,和他们任何一组,都有很大不同。
首先,黄渤出身草根,并没有学院派背景,而对于综艺,黄渤更多的是参与者,而不是制作者。这就使得黄渤身上的属性,既不类似于马东,也不类似于徐峥。但丰富的经历又使得黄渤和他们四人都有一定的交集和相似性。
所以五人中,黄渤站谁都不合适,他才是那个最讨巧的角色。就像对《丛林法则》的评价一样,黄渤才是坐山观虎斗的人,当马东派和徐峥派争得弹尽粮绝时,黄渤潇洒地站出来,收拾所有人的尾声——我只观虎斗,但我自己,不斗。
记得当初挑座位时,于和伟拼命想把黄渤从座位上拽起来,让他去坐C位——
其实,最该坐C位的,真的就是黄渤。
只不过,他不傻。
主持不专心主持,总想站在专业上评专业,还一顿搅和,觉得自己都对。特别看到他说,只要能大笑不论其它就是好的观点,不敢苟同。
那你认为谁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