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结束,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赛程过半。只想问问各位,这个节目,你们还追得动吗?
第六期整整六个节目,我居然一次也没笑。
记得这个节目刚开播的时候,还是有一些惊喜的。首先米未史无前例地做了一档喜剧节目,而且填补的还是《乐队的夏天》的档期,要说期待,肯定还是有的。而第一期节目就有很多好的作品,比如打头阵的《互联网体检》,创意和文本都是上佳之作,可以说给整个节目定了一个很高的基调。接下来的《一心不二用》,《三狗直播间》,《三毛保卫战》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面几期的《站台》,《这个杀手不大冷》同样是精品。而对于那些不怎么好的作品,节目组也知趣地选择了快剪。相信看过完整版的观众,一定会认同这一选择的。
但是节目来到第二赛段,就比较尴尬了。
从第四期开始,我们的确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作品,能超越前三期那些经典之作。尤其是第六期,顾宇峰东靖川的《有志者事竟成》居然被快剪了,这还是这个赛段第一次有节目被快剪。由此可见节目质量有多差。而3300分的超低分也印证了这一点。
另外,攒底出场的《父亲的葬礼》,尽管被五位会长一致认可,现场的效果也做得非常足,节目组也给了最大程度的铺垫,但8100分的得分,也没有高到云霄。可见,观众的认可度,其实不是太高。
而武六七的独角戏,一如既往地用童心绑架观众,仿佛喜剧比赛中,笑不是第一位的,童心才是。
第六期给人的最大感觉就是,节目组开始用疯狂的综艺效果手段,来掩盖创作方面的不足。
其实这也是很多综艺节目的通病,或者说瓶颈。
一般来说,一个综艺节目,尤其是一个新的综艺节目,大都会把最好的作品放到第一期或者前几期,吸引观众的关注,引导他们持续追下去。等口碑做到一定程度,就开始暴露出后劲不足的景象了。但先前的几期节目已经攒够了一定的流量和关注度,所以后期节目的走势不至于太拉胯。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创作背景和周期。
第一赛段的作品为什么好?因为那是编剧花了很长时间,而且自由发挥,没有条条框框限制而做出来的东西。但是第二赛段呢?节目组开始限定选题了,而且还要和录制时间赛跑,这样的创作氛围,哪个编剧能出好作品?规定时间内能赶出一篇像样的稿子就不错了。
还记得第五期的《高铁战士2021》吗?演员是真辛苦,看着游戏画面一帧一帧地模仿动作;道具也做得有模有样,各种细节都想到了。但是,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本子,也没有几个像样的包袱,显然,编剧或者主创人员根本没时间去打磨一个成熟的作品,只能想出一个大致的创意,然后顺着这个创意拼凑出一些细节点。所以这个节目看着是真挺热闹,演员也演得投入,但整体感觉就一个字——糙。
喜剧大赛,前几期还可以看包袱,看笑料,看文本,而到了第二赛段,当节目和创作更大程度被比赛的性质所裹挟的时候,节目质量的下降,成为必然。
这也是看完第六期之后,我追不动的原因。
当然,嘴上说追不动,但看了六期,不想去看第七期吗?尤其是预告片里,三狗找到自己,宗俊涛被黄渤质疑,这些场景,难道没有吸引力吗?
质量不够,综艺效果来凑——
这一套,观众真的吃。
追不动就别勉强,不要看。
看史策就行了
567那什么垃圾弱智玩意啊,第一场就看不下去,第二场都想吐了
原来不止我一个不乐意看武六七和王梓啊?可能是我境界不够吧,真看不懂他俩那玩意,走花路竟然比武六七分还低,真不可思议
567和王子这2个,都是快进
567和王梓的表演太高级,欣赏不来[笑着哭]
爸妈主题赛,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走花路》,结果没想到居然是三个竞演作品中得分最低的那个。
一期也没看,好么??
你该去医院挂个号看看了
我觉得很棒,继续追。
每天都盼着更新
感觉第二期有几个还可以,有个淘汰的作品感觉也不错,用玩偶说话那个
艺术家说:只是你不懂,不是我错了[笑着哭]
蒋龙&张驰!王皓&史策!都是用心的好演员。
能看超过20分钟的人都是什么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