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队抗战史:正面战场屡战屡败,国军是如何支撑到抗战胜利

公子毋庸近代说 2024-01-15 21:52:02

自淞沪会战开始,历经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直至广州沦陷,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屡战屡败,半壁江山落入敌手。

值此最绝望的时刻,蒋介石在陪都重庆召开的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上,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讲。

正是这次演讲,使国军的高级将领们重新坚定了战胜日军的决心和信心。

1937年11月12日,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黯然落下帷幕。

此役,中国军队投入73个师总计70余万兵力对战30万日军。最终,却以15名将官阵亡、全军伤亡25万人马的代价,被迫撤离淞沪战场。

几乎同期进行的太原会战,中国军队投入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计28万兵力,与日军4个半师团的14万人马在山西太原展开激战。

该役,中国军队虽两倍兵力占优,但战至11月9日,却以伤亡13万人,太原失守而告终。

接下来的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3日夜,由上海撤到南京的残部组成的15万中国守军(守将唐生智称不足8万),与20万日军血战13个昼夜,最终仅有4万余人成功突围。

此役,中国军队阵亡18名将官,其中5名中将,13名少将。

12月14日南京沦陷,南京保卫战的失败,不仅使国民政府首都沦入敌手,更在接下来的6周时间里,南京城内的30万中国军民惨遭日军杀害。

接下来的徐州会战,以李宗仁为司令长官的第5战区虽然在前期的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却最终在日军的合围下,被迫全军后撤,将“徐州会战”打成了“徐州突围战”。

1938年5月19日,徐州会战以日军攻占徐州宣告结束。

幸运的是,“徐州突围战”中,失去重兵护卫的李宗仁和第5战区长官部仅率一个警卫团,在突围中虽然历经险情,但终究躲过了日军多次围追堵截和飞机轰炸,突破包围到达安全地域。

日军攻占徐州后,由南京迁来武汉的国民政府中央机关,成为了日军“不惜任何代价,必须一战歼之”的战略目标。

于是,空前惨烈的“武汉保卫战”开始了。

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汉保卫战”,也称“武汉会战”,中国军队在这场历时4个半月的战役中,先后投入14个集团军、50个军、200余架飞机、30余艘舰艇,总计近100万海、陆、空军部队。

日军除去5个师团的预备队(未参战),直接用于进攻武汉的部队,是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指挥的第2军、第11军一共10个师团。

参加进攻武汉的日军还有一个航空师团约300余架飞机,另有海军第3舰队130余艘舰艇参战,参战总兵力约为25万。

此役,中日军队兵力对比是4:1,结果却是兵力4倍于敌的中国守军,开战不到一周就丢了被蒋介石认为“至少能坚守一个月”的马当要塞。

“马当要塞”位于彭泽县境内,与长江中著名的小孤山互为犄角。是“武汉保卫战”武汉外围防线的重中之重,是抵挡日军海军沿长江西进的极为重要的江防要塞,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整个要塞由德国军事顾问团设计,耗资无数,是用钢筋水泥浇筑而成的坚固堡垒。陆上设有炮台、碉堡数十座。水下设有人工暗礁35处,沉船49艘,3道水雷区一共布设水雷1765枚,还同时配置重兵防守。

但是,如此“固若金汤”的战略要地,却连一周都没能守住。战后,167师少将师长薛蔚英被军法审判,执行枪决。

马当要塞一丢,由冈村宁次率领的第11军迅速兵分水陆两路,水路沿长江西进攻占彭泽,接着进击湖口、九江、瑞昌,于9月24日占领富池口要塞后,成功开辟出通往武汉的长江水路。

陆路则由第101师团、第106师团沿南浔铁路南进,一路上击败了负责沿途阻击的欧震第4军、李玉堂的第8军、李觉的第70军、王敬久的第25军,迅速攻至德安城下。

此时的日军第11军,只要击败扼守德安城的商震第32军,则南昌不保,通往武汉的陆路也将被日军打通。

千钧一发之际,叶肇的第66军及时来援,会同商震的32军、俞济时的74军、欧震的第4军,集4个军之合力,终于在德安城西面的万家岭挡住了日军第106师团的进攻,并歼其3000余人,史称“万家岭大捷”。

在整个江西北部地区的作战中,国军第4军、第8军、第25军、第32军、第66军、第70军、第74军在第9战区薛岳的指挥下,虽节节败退,却败而不乱,顽强阻击日军第101、第106师团,为武汉会战争取到兵力部署的宝贵时间。

但是,防守长江北岸的第5战区代司令长官白崇禧,在阻击日军第6师团进击武汉的作战中,其战绩就惨不忍睹了,与薛岳指挥的第9战区简直是天壤之别。

日军第6师团6月初从合肥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先后击溃徐源泉的第26集团军、陶广的第28军、韦云淞的第31军、刘汝明的第68军、覃联芳的第84军,迅速攻占太湖、宿松、黄梅。

日军虽被第4兵团李品仙部从后路包抄,切断了粮弹补给,但战线正前方的28军、68军、84军却因为日军施放毒气,而未能挡住第6师团的进攻,最终被日军攻占了广济。

日军攻占广济后,屏障武汉的关隘就只剩田家镇要塞了。田家镇是长江上最后一个江防要塞,只要攻下田家镇要塞,由长江北岸进击武汉的陆路就被打通了,对于武汉来说,再也无险可守了。

驻守田家镇要塞的部队是第11军团军团长李延年亲率的第2军,以日军第6师团的战斗力而言,单凭李延年的第2军,是根本守不住田家镇要塞的。

白崇禧只能孤注一掷了,调集从广济退下来的第28军、第68军、第84军,以及第5战区总预备队张义纯的第48军,共同协防由第2军扼守的田家镇要塞。

至此,第5战区再无任何机动兵力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由于前方马当要塞、富池口要塞相继沦入日军之手,日军海军第3舰队在长江上如入无人之境,130余艘舰船迅速由水路西进,与长江北岸的日军第6师团对田家镇要塞形成了水陆夹击之势。

战至9月29日,田家镇要塞内外守军伤亡惨重,已呈崩溃之势。白崇禧眼见大势已去,再也无可挽回,只得下达全军撤退令。

田家镇要塞既失,武汉已成一座孤城!

然而,更为紧迫的是,另一边由东久迩宫稔彦王率领的日军第2军的4个半师团分为左右两路,左路穿越大别山北麓直逼武汉,右路直捣罗山、信阳,迂回武汉。

小界岭防线是大别山北麓最后一道阻挡日军的防线,如被突破,日军第2军就将越过大别山山脉,沿公路一路顺畅地进击武汉,配合冈村宁次的第11军,完成对武汉的合围。

小界岭防线由宋希濂的第71军、田镇南的第30军、冯安邦的第42军负责防守,其中71军的第36师在之前富金山阻击战中,打得只剩下800多人,这些残部被临时编为一个“加强营”。

第71军此刻就只有两个师,加上这个“加强营”,但即便如此,按照第3兵团司令官孙连仲的命令,宋希濂的71军仍然被顶在了整条防线的最前面——头沙窝。

宋希濂楞是凭借着手头这两个师的兵力,在头沙窝寸步不退,与30军和42军默契配合,从9月18日战至10月23日,顶住了日军左路部队第13、第16两个师团长达35天的轮番进攻。

10月23日夜,第3兵团司令官孙连仲接军事委员会电令,放弃小界岭防线,率全军后撤。

小界岭之役,宋希濂一战成名。

宋希濂等部撤退后,日军遂于10月25日穿越大别山,占领了麻城。

日军第2军右路部队第3师团、第10师团攻击罗山、信阳的途中,在潢川同样一脚踢在了“铁板”上。这两个师团沿公路行至潢川时,撞上了由张自忠亲率的第27军团。

张自忠的第27军团虽号称军团,麾下却只有第59军一个军。

小界岭之役,宋希濂的71军好歹还有30军和42军相互配合。可是潢川之战,张自忠的一个军却要独自对付日军的两个师团。

第27军团接到的命令,是在潢川坚守7昼夜,而张自忠却率领第59军在潢川打满了整整10天。直到弹药不济,张自忠率部撤出战场前,日军第3师团、第10师团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日军好不容易占领了潢川,本以为攻击罗山和信阳会更加困难。岂料,日军这次遇到的对手是胡宗南。这一仗,日军胜得格外轻松。

胡宗南率第1军,以及从汤恩伯第20军团临时调拨过来的樊崧甫的第46军扼守要隘。

部队建制中既有邱清泉所辖国军唯一的坦克部队,还有彭孟缉所辖的,当时国军编制中最大的一个炮兵旅。除此以外,还有两个地方保安旅也临时归于胡宗南麾下。

即便如此,胡宗南率两个军7个师,用着最好的装备,与日军已经和张自忠整整激战了十天十夜的两个师团作战,却仅仅打了20天便丢了罗山和信阳。

且撤退时不顾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弃鄂东各路部队撤退梯次于不顾,擅自“插队”率先逃往南阳。

以致本该逐段撤退变成了全线溃退,最终导致平汉路正面门户全面洞开,“武汉保卫战”也因此再无“保卫”之必要。

战后,胡宗南竟然未受制裁,很多将领都为之前因马当要塞失守而被枪毙的167师师长薛蔚英叫屈。

此刻,武汉外围要点全部失陷,更要命的是,日军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广州郊区,并很快向广州市内发起攻击。

这一招险棋出自日本大本营参谋本部的谋划,由于进攻武汉的第2军、第11军沿途遭到国军顽强抵抗,进展缓忙。日军大本营迅速抽调部队临时组建了第21军,由海军第5舰队运送到广州大亚湾顺利登陆。

余汉谋的第12集团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就在余汉谋收拾残部殊死突围时,竟还接到了军事委员会的一封电报,电报上竟然还要求余汉谋再调一个师从广东支援武汉战场。

余汉谋手持电报,唯有仰天长叹。

若不是之前半数粤军已被调赴武汉战场,此刻的余汉谋又怎会在自己的地盘上被两万日军撵得鸡飞狗跳……

广州一失,粤汉铁路便被切断,武汉就更不值得保卫了。蒋介石吸取南京保卫战的教训,不做孤城困守,决定放弃武汉,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1938年10月26日,日军占领武昌、汉口。27日占领汉阳,武汉保卫战至此结束。

战后,双方各自伤亡统计如下——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计:

国军陆海空军总计阵亡254628人,负伤超过40万人。

日军华中派遣军参谋部统计:

第11军战死4506,负伤17380人。

第2军战死2300,负伤7600人。

另有900余人战病死(非战斗减员)。

连同海军及航空兵的伤亡人数,总计伤亡35500人。

武汉失守,标志着中国大陆的核心腹地落入敌手。而广州沦陷,则意味着中国海上的物资交通彻底中断。

1938年10月间的武汉、广州沦陷,加上之前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的屡战屡败,对中国军队的抗战决心和信心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武汉失守两个月后,国民党副总裁、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汪精卫离渝出走,于12月29日在香港《南华日报》上宣布脱离重庆国民政府,并大肆发表投降言论。

1940年3月,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并以所谓“政治独立、军事同盟、经济合作、文化沟通”的“东亚联盟”四大纲领之卖国理论,作为毒化奴役沦陷区民众,瓦解抗日阵营的思想武器。

国民政府的二号人物公然叛国投敌,在国民党内引起了非常强烈的连锁反应。

此后,国民党内一大批意志不坚,对战争和时局极度绝望的军政要员相继变节。

此时的重庆政府,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处于最为被动,最为绝望的时刻!

1939年11月12日至20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六中全会。蒋介石是会上作了重要发言。

实话实说,蒋介石的军事指挥造诣不敢恭维,但他看待世界军事格局的眼光是非常犀利的,也是十分准确的,蒋介石在演讲中讲道:

中日现处相持阶段,敌无力西进,我亦无力反攻,且静观世事以待时变。德意日已然结盟,英法加澳亦对德宣战,欧战势必扩大,美国人和苏联人也难独善其身,战祸必将波及世界。

蒋介石在会上着重强调:

美国、英国、法国、苏联诸国绝不会放弃亚洲利益。菲律宾是美国的势力范围,印缅、南洋、马来、香港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越南是法国人的殖民地,而苏联人更不会放弃曾经经营多年的满洲。

届时,大战一开,欧战才是主要战场,而中国战场对日作战的压力,在诸国介入后,也将转移到海洋之上。只要诸国在海洋上不败,哪怕中国国土全部沦丧,中国也不会亡国。

不得不说,蒋介石的这个论断,其论述已经超出了当时的时局和战局,准确地看到并预见了战争的走向。

若以普通人的眼光看待当时的形势,半壁江山已尽落敌手,海上交通线也被切断,眼瞅着战争再持续下去,没有最坏,只会更坏,而且会越变越坏。

也许用不了多久,国民政府即会成为南明王朝的翻版,不是逃入缅甸,就是跑去印度组建流亡政府。

但蒋介石的这次讲话,他所做出的预判,在两年后竟然全部变成了现实。

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不宣而战,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中国战场竟然真的不再是对日作战的主战场了,对日作战的主要战场转移到了太平洋上,中国战场变成了次要战场,压力转换到了美军身上。

这就让战争格局彻底明朗化,作为主战场的太平洋,胜利则全盘皆胜。作为次战场的中国战场,就算失败也绝不会导致全盘皆输。

就如后来的戴高乐一样,虽然法国仅仅6周就宣布战败,但德国一旦宣告投降,流亡在伦敦的戴高乐便率领着他的“自由法国”成为了战胜国,雄赳赳气昂昂地重新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所以,在中国战场上,就在日军投降前的一个月里,尽管国民党军队仍然一败再败,短短28天里丢掉了18个市县,却丝毫耽误不了中国跻身五大战胜国的行列。

为使大家一目了然,列表如下:

1945年7月15日,日军攻占福建云宵县城、浙江金华县。

1945年7月19日,日军攻陷江西万安县城。

1945年7月20日,日军攻陷福建诏安县城。

1945年7月21日,日军攻陷江西吉水县城。

1945年7月23日,日军攻陷江西泰和县城。

1945年月24日,日军攻陷广西凭祥县城和镇南关。

1945年7月27日,日军攻陷江西万载县城。

1945年7月29日,日军攻占江西吉安县城。

1945年7月30日,日军攻陷江西上高县城。

1945年8月1日,日军攻陷江西奉新县城、高安县城。

1945年8月2日,日军攻陷江西峡江县城。

1945年8月3日,日军攻陷江西新淦县城。

1945年8月7日,日军攻陷江西清江县全境。

1945年8月8日,日军攻陷江西丰城县。

1945年8月12日,日军攻陷广西全州。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裕仁向全日本广播,接受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

随着天皇裕仁的投降诏书一下,就算日军在中国占据再多的地盘,也得举起双手,乖乖地还给我们。

综上所述,回到本文标题。

为何国民党军队自抗战伊始便屡战屡败,但绝大多数高级将领却始终报定必胜信心?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武汉会战失败后,在陪都重庆召开的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上,蒋介石所做的那场精彩演讲——论主要战场与次要战场!

14 阅读:2750
评论列表

公子毋庸近代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