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这个南美国家,人送外号“小中国”,因为当地平均每10个人里,就有一个是华人,还曾经出过两位华裔总理。虽然两国之间相隔1.7万公里,但仍旧阻挡不了华人的移民热情。近些年光是福建的一个小县城,每年就能移民过去700人!那问题就来了:秘鲁到底有啥魅力?真的对华很友好吗?

这就不得不提到“钱凯港”这个项目了。钱凯港,是中秘合建的“一带一路”标志性旗舰项目,是南美第一个引进和实现无人驾驶的智慧港口。咱们国家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布局很早就开始了。为啥呢?
因为港口就处在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的钱凯湾内,钱凯湾在哪?在南美洲西侧太平洋沿岸,是整个拉丁美洲的枢纽港,是拉美对华贸易的海上门户!

原本秘鲁、巴西、哥伦比亚、阿根廷那一圈的拉美兄弟,想要把货运送到咱家或者其他亚洲地区,都要从北美中转,要么走巴拿马运河,要么停靠美国,搞不好还要被敲诈一笔。整个航线又长又憋屈,港口硬件也跟不上,吞吐量根本没法满足外贸升级的需求。
自从中企在2021年投资开发和对钱凯港实现控股之后,光是一期工程,就能让中拉之间的海运航程缩短23天!物流成本足足节省了1/5!

所以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年市场上的火龙果、碧根果、饲料鱼粉,价格都降了很多?因为这都是秘鲁对华出口的主要农产,自从海上运输时间变短、能以较低的成本发货之后,这些进口货都变得便宜了不少。除了农产品之外,咱们还从那边进口了大量的精银矿、铜矿和其他金属矿砂。

最重要的是,秘鲁境内有条泛美公路,拉美各国能通过这条公路直达秘鲁的首都利马,然后从钱凯港运出来。亚洲这边光是咱一家就能吃下,更别提还有日、韩以及往北更深的腹地市场了。到时候只有他们来不及种的,没有我们吃不完的。
项目继续发展下去,将会为整个拉美地区打开一扇对华贸易大门,推动他们加入亚太经济一体化建设。到时候,什么巴西大豆和铁矿石、阿根廷牛肉、哥伦比亚咖啡,甚至是委内瑞拉的石油,都能通过这条新线路源源不断运到亚洲。

别的不说,最近这一年从阿根廷运过来的进口冷冻肉类,是不是把咱们这边很多地方的牛肉和红虾价格打下来了?有的话就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各地牛肉市价,让兄弟们都看看。
总的来说,中企控股的这个秘鲁钱凯港,不愧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是亚拉陆海新通道,秘鲁那边甚至将其比作“新时代印加古道”的起点,承担着重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任。他们比我们还要重视这个项目,因为秘鲁作为衔接中拉的门户,可以第一个等来泼天富贵!

钱凯港最大水深达17.8米,能停靠18000标准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吞吐量每年超过100万箱。等工程建完,码头延伸出去还能连通公路和铁路,要修路,肯定要铺开配套的电器系统和基础设施。放眼全球,在基建和电气领域能称“一哥”的还有谁?连美国很多地区都在用咱们的电力系统和标准,更何况没那么发达的拉美呢?

在建设过程中每一次技术援助,和大型基建项目的经验传输,对秘鲁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建设都堪称宝贵。单是一期工程一年下来,就能为他们创造8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以及45亿美元的收入!
而不管是搞基建还是做生意,都充满了致富的机会,所以华人移民过去找机会,也就不奇怪了。这下你明白为啥会有那么多华人移民到秘鲁了吧?

纯粹从利益角度出发,华人在秘鲁的地位是很高的,他们甚至选出过两人华人总理,像部长、议员、外交大使、省长之类的高级职位,也有很多都是华人在坐。当地华裔的占比很高,已经达到了10%,总数超过375万。秘鲁最权威的官媒报纸,还发表了两者友好往来的署名文章,其中白纸黑字明确提到:这里的人民亲切称呼国人为‘老乡’,国会还将每年2月1日确定为秘中友谊日。

在民间,秘鲁首都保留了拉丁美洲最大的唐人街,街头随处可见华工纪念碑。这个碑是怎么来的呢?这就不得不谈到背后的殖民血泪史了。
秘鲁街头立有“华工纪念碑”?华人地位为啥那么高?16世纪之前的秘鲁,祖上也是阔过的,曾经的“印加帝国”无比辉煌,直到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壮大之后,秘鲁就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为了攫取当地财富,西班牙输送了不少黑奴过来,没日没夜的挖矿和种棉花。进入19世纪之后,各地开始废除黑奴贸易,没了廉价的黑奴,秘鲁当地劳动力严重不足,西班牙只好满世界拉壮丁。

1849年,第一批75名华人劳工就这样被中介公司骗过去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广东、福建的同胞。他们从港澳和厦门的港口,一路被送到秘鲁。表面看他们是“华工”,实际上是顶替了原本黑奴的角色,所有脏活累活都得干。

发展到后来,秘鲁的铁路工人和棉花农,一半以上都是华工。这些人实在被压榨得不行了,多次爆发起义,还请求清廷干预。一直到1874年6月,清同治皇帝在位期间,派北洋大臣李鸿章与秘鲁使臣签订了《中秘通商友好条约》,里面隐形规定了“禁止诱骗倒卖华人”、“在秘华工享受自由人身份以及平等权利”,华工才恢复了自由身,有的地方还会立功纪念华工为建设秘鲁所做的贡献。

尽管如此,华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当地的地位都不高。
后来为啥会逆风翻盘呢?
这跟一场“鸟粪战争”有关。
大量华人移民秘鲁,地位提高全因一场“鸟粪战争”?秘鲁这国家就处在海边上,手里有着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鱼类资源非常丰富。鱼多了,就容易引来海鸟,最夸张的时候,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海域,就会引来200多万只海鸟,它们吃了拉、拉了吃,就留下不少鸟粪。

在那个年代,工业化肥还没普及开来,所以天然有机肥其实就是最优质的肥料,是能够影响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但是智利和秘鲁都想抢这批肥料,就爆发了“鸟粪大战”。
那时候的秘鲁人少啊,都不到500万,为了获胜就招募了大量华人,充作兵源,还建起了华人“火山营”,其中大部分都是能够“一汉抵五胡”的汉人。虽然最后秘鲁还是输了,但汉人部队的勇猛表现,获得了秘鲁各方势力的赞叹,后来他们那边爆发内战,不管哪个派系都想优先拉拢华人,于是华人在秘鲁的地位就逐步提高了。

现在,华人在秘鲁生活得还是很好的,两家关系也不错,未来还有无数风口在等待,只要抓住这波机遇,努力干加油干,或许在秘华人的地位还可以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