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大家好,我是辣评,每周定期更新各类短文,欢迎关注。
郑灵华死了,死于网暴(网络暴力),她仅仅是染了粉红色的头发,发了跟爷爷的合照,还有一些生活照片,便被无端造谣,造谣者煞有其事地说她是被包养的,造各种各样的黄谣,开各种各样的黄腔,这样的压力又岂是一个青春少女所能承受的,她试着抗争,可惜最终还是无法承受,自杀身亡。
环顾四周,这样的网暴事件其实并不在少数,有些在网络发酵被人熟知,而更多的是埋入尘烟,这个世界上并不缺乏吃人血馒头的看客。
连最近刚刚被残杀的蔡天凤都逃脱不了,网暴者居然喷她奢靡无度、是恋爱脑,才会被谋财的凶手盯上杀害,还要对她的外貌身材评头论足,编造谎言、泼脏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和“自作自受”这些词是用在这些地方的吗!真是没法让逝者安息。
还有自驾拖拉机去西藏的网红“管管”,在尝试各种创业的时候长期承受着黑粉的网暴,最终不堪重负自杀殉节,他的自杀能不能自证清白还不得而知,但能肯定的一点是他的死只能让黑粉更加肆无忌惮。
甚至连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都被网络造谣,拿他与王自如的综合合作旧照出来造谣“董明珠和王自如谈恋爱,当事人已经官宣了”,气得董明珠怒骂:低级、下流、无聊!只可惜谣言四散的时候,造谣者也不过是被禁言而已。真是造谣一时爽,辟谣跑断腿。
诸如此类,网暴的例子数不胜数。搜索网暴,显示搜索结果为高达1亿,达到了搜索量的上限,可见这些年关于网暴的事件量有多大。最近十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移动设备的加持下,桌面端和移动端的中国的网民已经超过10亿,普及率达到75%,几乎可以说是全民上网,网络自然就变成了一个社会,但是网络是虚拟的,有太阳的地方自然就会有阴影,人性的丑恶在虚拟的网络中就这样被放大了。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国人总体是善良的。那么为什么这些网暴者要这样做,他们是出于什么心理去做这些看起来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呢?
一是一些无所事事、闲得发慌的人把他们的恶趣味当成饭后消遣,通过恶意中伤、编造谣言的方式,试图博得一些曝光,这些人都是哗众取宠的跳梁小丑。很多人已经受到了法律的制造,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因为网络造谣而被捕的人也能搜到数千万条结果。也有一些人因为从众心理随大流,个别人因为社会压力大,通过这种方式去宣泄情绪,同时因为法不责众,一片树叶在树林中是不容易被找到的。
二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每个人在网络背后都可以伪装自己,正如那句著名的“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 而言。戴上面具的他们试图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评头论足,从中获得快感,这些人拿上键盘便以为自己真的是“侠”了。好些人煞有其事的评论后面得到了不明真相群众的点赞,便有了一个自己在伸张正义的错觉。
三是不排除一些人的利益受到影响恶意抹黑,小到因为交男女交往不成结恶,大到资本加持生意冲突,比如董明珠这个事件,便有人分析是一股外来势力,试图抹黑爱国企业家,打击中国实体制造,真是打压中国无所不用其极,用出这等下三滥的手段。
读者朋友们,网络实名制下,大家评论的地方也不过是把大家茶余饭后唠嗑的地方从街边巷角、从明亮客厅、从村口大树搬到了网络上而已,场地的变化并不能掩盖核心实质,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相信在网络实名制和网络科技发展的加持下,将来每个人一定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呼吁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不要参与网暴,不要助纣为虐。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感谢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