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再演“变脸秀”,王毅前脚离日,石破茂后脚撕毁承诺

若曦谈 2025-03-28 17:02:03

2025年3月23日,中日韩外长会议落幕仅24小时,日本政府便上演戏剧性反转,首相石破茂在与中国外长王毅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后,突然否认会谈共识,要求删除中方通稿中“尊重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关键表述。这场光速翻脸的闹剧,不仅让中日关系再陷冰点,更暴露出日本在中美博弈中的投机本质。

会议期间,石破茂高调宣称将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提出重启停滞六年的经济高层对话,并列出包含“保障日企安全”“解除水产品禁令”等十余项合作诉求。数据显示,中日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中国连续15年稳居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日方迫切希望恢复对华水产品出口(2023年因核污水问题损失超100亿日元)。然而细究其诉求,所谓“保障安全”实为施压中国放宽高科技投资审查,解除禁令则试图借舆论倒逼中方让步。

面对日方暗藏玄机的提议,王毅外长明确划出红线:“合作需以恪守《中日联合声明》为前提,尤其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不容含糊。”这番话直指日本近年屡次触碰的敏感神经:2024年日本防卫预算飙升至7.9万亿日元(约3900亿人民币),并公然将台海纳入“安保关切区域”。

正当国际社会期待中日关系回暖时,日本外务省突然发难,称中方通稿中“石破茂尊重四个政治文件”的表述“不实”,要求删除相关内容。这一操作引发舆论哗然,四个政治文件作为中日关系基石,包含关于台湾问题的核心共识。日方此番否认,被解读为试图为介入台海预留空间。

分析指出,石破茂的反复横跳折射其国内困局:既要缓解经济压力(日本2024年GDP增速仅0.5%),又需安抚右翼势力。其会谈期间宣称“台海和平对日本至关重要”,转头却推翻共识,恰暴露这种两面性。而美国因素更不容忽视: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务院立即声援日本,强调“支持盟友维护台海稳定”,显见美日战略联动。

此次事件加剧中日战略互信危机。尽管中国始终敞开合作大门(2024年赴日游客恢复至300万人次),但日方近年动作频踩红线:半导体出口管制、教科书篡改历史、加速军事扩张等,导致两国关系持续承压。《朝日新闻》民调显示,65%日本民众认为对华强硬政策损害经济利益,但政府仍选择政治投机。

对于日本此番变脸,中国外交部严正回应:“原则问题没有妥协余地。”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在核心利益上的试探都将招致坚决反制。当中美角力进入深水区,日本若继续扮演“摇摆人”角色,恐将付出更沉重的经济与地缘代价。

0 阅读:17

若曦谈

简介:目光所致皆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