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羊图》是宋末元初大画家赵孟頫应好友钟信的请求而创作的一幅绘画作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作品,是被历代收藏、鉴赏者盖满了印章的画面,因为这些印章的缘故,我们在欣赏这幅作品时,画面上显的非常拥挤。其实,去掉这些印章,画面的背景是非常干净和空旷的。
画面上两只肥嘟嘟的羊,一左一右;一前一后;一只长毛,一只短毛。前面那只肥胖的短毛羊,高昂着头回眸望着后面那只长毛羊。后面的这只长毛羊,侧着身子低着头,当它发现前面肥羊望着自己的时候,也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前面这只短毛的肥羊,四只眼睛相互对视着,形成高低顾盼、呼应。
前面这只羊,由于身材肥胖,显的四条腿非常纤细,让观赏者不免替它担起心来:这么并拢站在那里的细腿,能不能支撑得住这肥大的身躯呀。赵孟頫这样的处理方式,一下子就营造出了画面的险峻之势。
后面那只长毛羊,由于羊毛较长,只露出了较短的一部分腿,而且它的腿呈现出的是八字形的站法,就像钉子一般,牢牢的站在那里,显出非常稳固的样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3f9ed48a85c5fca190e2a8e5b2024f0.jpg)
在用墨上,赵孟頫将干、湿、浓、淡、焦,这些变化无穷的墨法,在这两只羊身上用了个遍。将这两只羊的神态描绘的淋漓尽致。
在用笔上,赵孟頫用了非常精细的笔法将那只长毛的羊刻画的既漂亮又精神。再看那只肥胖的羊,虽然刻画的也非常细致和精到,但在用笔上,却是用了类似“粗头乱服”的笔意。仅此一点,便看出赵孟頫在用笔上的出神入化。
这一险一稳,一阳一阴,动、静契合的两只羊,完全是一幅与矛与盾自然辨证法规律吻合的画面。作品中的跋文与独具特色的“赵体”书法,彰显出赵孟頫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出类拔萃的书法底蕴,形成了这幅诗、书、画三绝的精彩作品。
清朝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幅画,他也临摹过这幅作品。可惜的是,这幅作品流失到海外,被美国的某博物馆收藏,这对于喜欢赵孟頫作品的朋友们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