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的压力,还是让上汽低头了|电动势

诺维兰说汽车 2024-11-03 18:08:43

最近,上汽集团总裁贾建旭的一次内部讲话,在互联网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句上汽要“学会跪着做人”,引得无数网友侧目。

要知道,上汽可是国内乘用车市场,当之无愧的巨人,连续十八年销量第一的汽车集团。

到了今天,为何也要摆出如此谦卑的低姿态了?

如果把视角拉大,俯瞰上汽集团的真实处境,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如今的上汽,已犹如一个不断被“小刀割肉”的巨人,固有优势面临蚕食之外,新的机遇却难以把握。

上汽的市场压力,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这是上汽放低姿态的重要背景。

那么,今天上汽到底过得如何呢?它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它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销量先跪了

看车厂,先看销量。

从目前的最新数据来看,今年前9个月,上汽卖了265万台车。

听起来,似乎还不错,但要看趋势,就有些遗憾了。这一销量数字,相比于去年同期,下滑了21.6%。

更遗憾的是,在上汽进入下跌通道的同时,一些竞品,比如比亚迪却增势连连。今年前九个月,比亚迪共卖了274.79万台新车,增长了32.13%。

一增一降的背后,也是汽车市场变天的数据体现。

更加值得警惕的是,在销量下滑的同时,上汽的利润率竟然掉的更厉害了。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汽扣非净利润下滑了超过80%。

什么意思?去年能赚100块钱,到了今年就只能挣20块钱了。

怎么一下子,就这么不赚钱了?

其实,这也是汽车产业的一个特点,有着极强的规模效应。销量上去了,有了规模,生产的边际成本就会显著下降,利润也就得到了乘数级的提升。

可要是销量一掉下来,各种成本累加,也就随之显现了。这就是背后的核心原因。

所以,我们看到,虽然销量看似掉了20%左右,但一连串的影响也随之显现了出来。

利润只是表现结果,上汽诸如裁员此类的消息,也开始不断传出。

基本盘难守

在看到了上汽的全景图后,我们再拉近一点点镜头,来看看组成今天上汽销量的具体构成。

仔细看看就能发现,对于上汽而言,合资车的市场表现,至少在今天左右着公司的运营状况。

像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啊,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合资品牌,占据着整个上汽集团7成的销量。

可以说,合资品牌,就是今天上汽集团的基本盘。

这个基本盘,一度非常稳健,你也知道什么奥迪、大众、通用这些品牌,放在全世界都是鼎鼎大名的,也是很多中国家庭构车的首选品牌。

但是。偏偏就有了一个但是。最近几年,国内刮起了一股新能源车的风浪。

这股浪潮,集势为潮,已然成势。一大批国产汽车品牌,乘势而起。

凭借出色的产品,不断蚕食着过去原本属于合资车的市场份额。

没办法啊,动力更强、保养更省、使用更方便、内饰更舒服,很难不让消费者动心转念。

如果放在更大的视角来看,可以说,上汽面临的窘境,就是今天合资车在国内市场败阵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这股趋势也不是一夜间突然发生的。

从数据来看,这种下滑,至少已经持续了5年时间。

换个角度来说,上汽至少有着5年时间以上的窗口期,能够止血。

但显然,上汽并没有很好的抓住机会。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汽太成功了。

不幸染上了大公司病

其实,在很多领域都是这样,成功很多时候会成为一个诅咒。

因为太过于成功,以至于丧失了持续创新的能力。

毕竟,穷则思变,日子过于安逸,有多少人能预想着变化呢?

而作为局外人,我们也很容易看到上汽的一些“大公司病”表征。

比如,展现在上汽内部,各品牌间的“内讧”。

智己宣扬苦难引发舆情恶化之际,首先跳出来的公开嘲讽的,竟然是荣威。

这还是营销层面,在战略层面,甚至也有这样的例子。

比如,作为纯电品牌的智己和飞凡,从出生开始就因为定位和产品高度重叠,不断打架。

这段时间,就为了这种兄弟蚕食的事,上汽的一把手贾建旭,甚至点名批评了上汽旗下智能驾驶技术公司零束科技 CEO,说,“你以利润中心,就开始骗兄弟、害兄弟、骗乘用车、骗智已”。

这些迹象表明,上汽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还缺乏一种良性系统的机制,以至于竞争的味道,几乎是带着一丝血腥味。

这种左右手互博的现象,显然并不利于上汽的资源调配。

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于新势力品牌,累死累活的创始人,上汽的管理层却频频爆出贪腐案。

比如,这个月上汽原副总裁陈德美因为涉嫌受贿、为亲友非法牟利被抓了,而在此之前3年间,上汽集团因为失职和腐败还查处4名高管。

高管一心想着捞钱,下属公司各自为阵,集团缺乏创新的斗志。

就说吧。

这样的公司,像不像一些典型的大公司?

新能源业务还差口气

至于新能源,作为今天上汽,乃至所有想要继续维持中国市场份额的车企,都是一道必答题。

实际上,如果从销量数字来看,上汽的答案还不错。

毕竟,旗下五菱宏光MINI EV,常年都高高挂在销量排行榜的前列,单月几万台都是轻松拿捏。

但遗憾的是,这块业务的利润,并不是特别理想。靠利润换市场的打法,并不足以支撑起上汽的新能源梦。

在2020年之际,上汽还发布了两个独立纯电品牌,飞凡和智己。

也不算晚,对吧?毕竟小米2021年才宣布要开始造车。

但是对比最终的结果来看,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飞凡就不说了,因为销量的战略问题今年被并入了荣威体系,不再独立发展。

智己呢?在新能源领域有一些声量。但几乎都是靠着黑评上的热搜。

比如4月,在智已L6新车发布会上,先是错标小米SU7的参数,导致小米公司连发三条微博要求智己公开澄清并正式道歉。然后又因为开始“卖惨式”营销,进而被网友批评为压榨员工和歌颂苦难。

闹剧的最后居然是智己卖惨说被水军攻击了。

之后的9月,智己在LS6发布会现场又大秀漂移,但是首先安全问题没考虑不说,结果在发布会上又意外冲向了场地中央的雪糕筒。

虽然说黑红也是红,但是哪个正经消费者,愿意去买一个满身争议的品牌呢?

反馈在销量上的结果就是,智己1-9月大概销售了4.4万辆车。

作为对比,特斯拉9月,一个月时间卖了7.2万辆。

嗯,咱就是说,这个销量确实是弱了一些。

所以。看到这,不知道,你有没有理解,为什么贾总突然说,要让上汽学会跪下做人了。

面对现实的转型压力,哪怕是上汽,也得把头给摆的低低的。

但终归,摆正了姿态,意味着全新的出发。

期待,我们能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一个全新的上汽。

0 阅读:31

诺维兰说汽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