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朴和闻一多被暗杀后,费孝通、楚图南等九人曾在美国驻昆明领事馆避难多日

怒江潮 2020-12-10 17:08:24

1946年6月下旬,国共内战全面爆发,针对昆明流传的“民盟勾结地方势力在地方搞暗杀、夺权”的谣言,6月26日,民盟云南省支部在昆明商务酒店由民盟中央常务委员潘光旦和民盟中央委员、云南支部主任委员楚图南领衔举行招待会,招待云南政界和军界人物,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和闻一多在会上介绍了民盟反对内战,实现国内和平的政治主张,并公开了民盟云南省支部领导成员的名单。

7月11日晚,李公朴在昆明青云街上遭遇枪击,随即被李夫人张曼筠和路过的云南大学学生抬到云大医院抢救,次日凌晨,楚图南、闻一多等赶到医院时,李公朴已经离开人世。张曼筠告诉楚图南等,李公朴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民主哇!”

7月15日下午,楚图南和闻一多在云南大学参加完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和在《民主周刊》社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后,按楚图南的安排,楚图南先走,并嘱咐闻一多在楚离开后稍晚一点再走,而且还劝闻一多改变一下回家的路线。

楚图南在出了《民主周刊》社以后,没有走通常回家的正路,而是拐进了一家原来熟悉的小理发店,并从理发店的后门出去,随即沿小路从昆华师范学校后门回到住所。

而闻一多在出了《民主周刊》社后在回西南联大宿舍的路上被枪击中头部,当即身亡,闻先生的公子立鹤也被子弹击伤。

几天内发生了两起针对民盟的暗杀事件,民盟中央常委潘光旦(费孝通的老师)敏锐的觉察到危险并没有过去,闻一多遇刺后他立即和他的朋友、美国驻昆明领事罗斯(Rose)先生联系。他告诉罗斯,他和一些教授朋友现在的安全受到威胁,希望美国领事馆方面提供保护。

罗斯一口答应,并且亲自开车(或派人)将潘光旦夫妇、张奚若、费孝通(及夫人和幼女)三位西南联大的教授率先接到领事馆保护,随即又接来了赵沨和金若年——因为这两位较年轻,而且熟悉有关情况(其他人的住所、活动规律及家人等),潘光旦等人到美国领事馆后,大家商量,认为楚图南、潘大逵、冯素陶的安全可虞,特别提出楚图南是民盟云南省支部的主要负责人,应该优先接来保护,于是罗斯派副领事马克基利亲自驾驶军用吉普车把楚图南和夫人以及三个孩子接到领事馆。被接来后,又提出尚钺(当时名叫尚健庵)有危险,因此又接来了尚钺。此时已经是7月15日深夜。

就在尚钺被接到领事馆不久,美国领事馆门口突然汽车声隆隆,来了两卡车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宪兵,将领事馆包围,带队的军官到领事馆门前,要求将在领事馆避难的全体人员交由宪兵带走,这遭到美国领事罗斯严词拒绝。

这时美国领事馆又用电话向在巫家坝的美国空军求援,要求美国空军派人来保护领事馆和避难人员的安全。

不久,国民党宪兵撤走,领事馆门口和二楼阳台外面则由全副武装的美国兵守卫。

次日,潘光旦和楚图南等向罗斯介绍民盟的政治主张——反对内战和希望国内和平,施行民主政治,并对李、闻遇刺,表示了强烈义愤,要求追究治安当局的责任和缉拿凶手治罪,并保证民盟成员和爱国民主分子的安全。

罗斯表示对所有避难人员的同情和欢迎,并承诺将所有情况报告在南京的美国大使馆及美国国务院,同时也表示愿意提供避难人员与外界、特别是与在南京的民盟总部的电信联系的方便。

由于民盟云南省支部的主要负责人均在避难人员之列,因此民盟的活动仍在进行,其中在7月16日通过新闻界向全国公布的《中国民主同盟云南省支部为闻一多同志复遭暗杀的紧急声明》,就是在领事馆经过讨论、修改后由冯素陶带出,再排字印刷后交由新闻界发表的。

《紧急声明》认定,闻一多遇害是“有计划的政治暗杀行为”,是“法西斯反动派决心放弃以和平民主方式解决当前国是问题……以配合正在展开的全面内战,公开向全国人民全面进攻的具体表现”。对暗杀惨案,《紧急声明》要求“追究治安当局的责任,调查真相,追究和缉获凶手,交付公审”,并提出保障人权、取消特务机关、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和重开政协的主张。

此外,避难人员还通过各种渠道和在南京的民盟总部联系,通报事件的进展,提出各种建议。

民盟总部在案件发生后立即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抗议。7月17日,参加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团就李、闻案件向国民党提出严重抗议,同日,马歇尔在和周恩来的会谈获悉闻一多遇刺后,表示和周“一样的震惊和憎恶”,而且认为,美国领事馆的行动“对阻止类似事件的继续发生会起到强有力的约束”。

此后原来长期担任美国驻昆明的领事斯普劳斯被从北平调回昆明,调查案件和拟定对避难问题的处理意见,他的调查称:由于领事馆的人相信国民党“已决定谋杀昆明民主同盟领袖”,并且获知云南民盟主委楚图南等也列入黑名单,因此有必要对这些人加以保护。

李公朴、闻一多遇刺后,引起了全中国的公愤,美国领事馆对民盟领导成员的保护和美国舆论及马歇尔的态度又增加了对当时一心要打内战的蒋介石压力。

蒋介石派警政署长唐纵到昆明处理此事。唐纵到昆明后,使出蒋介石惯用的伎俩,将与卢汉关系很深的杨立德逮捕,严刑逼供,企图将责任嫁祸于云南地方实力派龙云、卢汉,这使情况更加复杂起来。

卢汉既不愿代人受过,但也不能得罪蒋介石,只对唐纵不满,蒋介石只得再派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参谋长冷欣和宪兵司令张镇到昆明查处此事。

8月6日,民盟总部派秘书长梁漱溟和中央委员周新民到昆明调查李、闻遇刺案件,而且更重要的是营救在领事馆避难的这些民盟的同志。

顾祝同和卢汉曾经两次以宴请的名义会见梁漱溟等,最后顾祝同组织了两次欺骗舆论的“公审”,枪毙了两个“特务”做替死鬼,草草了事。对案件负有罪责的中央军驻云南部队的头目霍揆章及蒋介石安插在云南省政府的李中黄则仅以革职了事。

卢汉到领事馆看望避难人员,表示愿意保证避难人员出来后的安全,但是希望避难者离开昆明,并表示愿意提供离开领事馆和昆明的交通工具和飞机票。

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也派人到领事馆和教授们谈话,提出避难者以不公开发表声明为条件,承诺保证避难者离开昆明后的安全。

在这些安排后,7月30日潘光旦和他的学生费孝通等乘飞机离开昆明去上海,到了8月8日,楚图南和张奚若、尚钺、赵沨同机离开昆明去了上海。历时半个多月的避难生活至此结束。

在美国驻昆明领事馆避难的民主人士分别是:

张奚若,西南联大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硕士,解放后曾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1973年去世)

张奚若

潘光旦,西南联大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解放后任全国政协委员(1967年去世)

潘光旦

楚图南,云南大学教授,民盟云南省支部主任委员,解放后任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民盟中央主席(1994年去世)

楚图南

潘大逵,云南大学教授,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法学硕士解放后曾任四川政协副主席(1991年去世)

潘大逵

尚钺,云南大学副教授解放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1982年去世)

尚钺

冯素陶,《战时知识》杂志主编  解放后任民盟中央常委(2010年去世)

冯素陶

费孝通,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解放后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2005年去世)

费孝通

赵沨,云大附中教师,建国后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2001年去世)

赵沨

金若年,民盟云南省支部工作人员,解放后任民盟中央副秘书长。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