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来聊聊翼王石达开和东海王司马越这两个人,有人可能会问了,他们俩有可比性吗?其实呢,答案是肯定的哦。这石达开和司马越之间还真存在不少相似的地方呢。你可以把司马越想象成是石达开的“原型机”一样的存在哦。不过,这两人都挺让人惋惜的,本来手里都握着不错的牌呢,结果却都打得稀巴烂,最终落得的结局也是让人忍不住感慨唏嘘。
首先得说一下,司马越和石达开在特定的事变当中都算是暂时取得了胜利,成为了事变里阶段性的“赢家”哦。就拿八王之乱来讲吧,在这场混乱的权力争斗中,司马亮、司马玮、司马允、司马伦、司马冏、司马乂、司马颖、司马颙这八位王爷是一个接一个地都被杀掉了,而司马越呢,却在这一连串的变故当中一直撑到了最后,成功地掌握了朝廷的中枢大权呢。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在这起事件当中,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以及佐天侯陈承瑢都不幸被杀了。之后呢,在众多朝臣的恳切请求之下,石达开回到了京城开始辅佐政务。就像李秀成所讲的那样:“当翼王石达开开始辅政的时候,大家心里都是挺高兴的,可天王却好像不太乐意呢。”
咱们来说说司马越和石达开这两人,他们都干过在关键时刻背刺盟友的事儿。就先说司马越这边吧,一开始的时候,司马乂那可是相当厉害,直接把司马颖和张方联合起来的足足30万大军给打垮了。这一下,洛阳那边的局势就稳定下来了,眼瞅着这八王之乱都要被司马乂给终结掉了呢。可就在这么个关键的时刻,谁能想到呢,司马越居然对自己的盟友司马乂来了个突然袭击,然后就把司马乂给“送”到了张方那儿,最后司马乂被张方给活活烧烤死了,你说这事儿干得有多不地道。
在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这场混乱纷争当中啊,有这么几位王爷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呢,要说司马乂,他在这些王爷里能力可以说是最为出众的啦,那眼光也是相当长远呢,而且很懂得去妥善处理和各方之间的关系哦。再看看司马颖呢,这人有点眼高手低的毛病,虽然论起实力来,他在这些王爷当中算是最强的那一拨了,不过呢,对其他人的威胁倒还真不算特别大。还有司马颙,他就比较一般啦,做事情几乎全都得依靠手下的张方呢,所以像司马越之类的人,对他也没怎么放在心上,并不怎么担心他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据李秀成自述所讲啊,当时北王和翼王一起谋划着要杀掉东王,还有东王的兄弟三人,不过他们的意思是除此之外其他人就不能多杀了,从这方面来看还是比较理性的做法呢。就说那次天京事变吧,韦昌辉是奉了诏令前去“勤王”的,而石达开呢,在这个过程中就只是坐在一旁观望情况,最后就等于是让韦昌辉一个人承担了杀害所谓“天父”代言人东王的责任。
在当时,东王集团发起了反扑的态势。面对这样的情况,韦昌辉果断采取行动,先行下手了。而且,他还联合了燕王秦日纲一同行动,对东王的余党展开了诛灭之举。经过他们这番作为,局势基本上算是稳定了下来。就在这个时候,石达开才跟着张遂谋、曾锦谦一起回到京城。石达开回来后,当面就对北王提出了斥责。他指责北王韦昌辉滥杀无辜,把许多本不该牵连的人也给杀害了。就这样,天京事变也就随之进入到了下半场的阶段。
韦昌辉这个人呢,实力可是相当强悍的哦。他的家族背景也十分强大,家里的兄弟子侄个个都很厉害,在战场上那是能征惯战,本事不小呢。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转变。他竟然成了杀害“天父”的凶手,这一下可就不得了啦,他的威望瞬间就扫地了,所有人都对他愤恨不已,觉得他犯下如此大罪,人人都可以去诛杀他呢。最后呢,韦昌辉落得了个被洪秀全和石达开联合起来处死的下场,也算是为他所犯下的罪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吧。
在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承担起了辅政的职责。当时,燕王秦日纲、佐天侯陈承瑢犯了事儿,石达开全然不顾洪秀全的求情,坚决地把这二人给杀了。洪秀全这边呢,看到石达开权力不小,出于想要制衡他的心思,就做出了一个举动,那就是册封洪仁发、洪仁达为王,让他们也参与到辅政的事务当中,和翼王石达开一同来处理相关政务。石达开得知洪秀全的这个安排后,心里很是不服气,觉得这样的局面不利于自己施展拳脚,也不认可洪秀全这种制衡自己的做法。于是,他当机立断,直接率领着自己的兵马离开,从此开始独自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外出单干去了。
第四点要提到的是,司马越和石达开这两人,都存在意气用事的情况,并且都做出了外出“逃避”的选择,最终的下场那可都是相当悲惨的。先来说说司马越吧,他在洛阳的根基并不稳固,而且和司马炽之间的关系也是极为糟糕的。在这样的状况下,他就找了个借口,以去讨伐石勒为由,率领着军队离开了洛阳。可没想到,这一出去就出了大事。半路上,司马炽得知苟晞前来“勤王”了,这一下可把司马炽给吓得不轻,心里既担忧又害怕,结果就死在了项城。
在司马越离世之后,琅琊王氏的首领王衍负责带领一支送葬队伍,据说这支队伍规模庞大,人数号称达到了20万之众。然而,他们在行进途中遭遇了石勒的追击。面对石勒军队的猛烈攻击,这支送葬队伍毫无招架之力,最终落得个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在这场劫难当中,王衍以及诸多公卿大臣都没能逃过厄运,被石勒下令处死。不仅如此,司马家的36位王爷也惨遭杀害。就连司马越的棺椁也未能幸免,被石勒的人一把火烧毁,里面的尸骨也在大火中化为乌有,实在是凄惨至极啊。
石达开和天王之间的关系变得很不好,而且他还挺意气用事的呢。就这么带着十万人马开始了远征。一开始的时候啊,洪秀全那可是苦苦地向他求情哦,还多次专门派使者去安抚石达开,满心希望他能以大局为重,别意气用事搞出这样的举动来。可石达开呢,对洪秀全的这些举动压根就不理不睬的。再到后来,洪秀全干脆就用了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去拉拢杨辅清,这么一来,可就让石达开陷入到了很艰难的处境当中,遭遇了不少灾难呢。
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司马越曾经所经历过的那些道路呢,石达开居然完完整整地又走了一遍哦。你看石达开他掌握权力的整个过程,还有最后所面临的结局,和司马越相比起来,那真的是太相似啦。就好像司马越就像是石达开在某种意义上的“原型机”一般,又仿佛是提前呈现出来的“概念车”,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呢,仿佛石达开的经历是照着司马越的模式又演绎了一回呢。
在公元306年的时候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事件呢。当时,司马颖和司马颙这两个人都被杀掉了,而且晋惠帝也因为中毒而离世了。在这场权力的争斗当中,司马越最终获得了胜利。就在这个时候,匈奴那边有个叫刘渊的人,还有羯族的石勒,他们手底下其实也已经有了不少的兵马啦。不过呢,他们还处在发展的阶段,就好比是鸟儿的羽翼还没有完全长丰满一样呢,势力还没有发展到特别强大的程度。而当时有个叫苟晞的人呢,他的实力可是相当厉害的哦。要是和刘渊、石勒以及王弥相比的话,苟晞的能力那是完全足以把他们都给轻松“吊打”一番的,可见苟晞在当时确实是很有能耐的呢。
另外呢,当时有幽州刺史王浚、并州刺史刘琨,还有段氏鲜卑、慕容鲜卑、拓跋鲜卑这些势力给予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越其实是完全有能力去平定刘渊、石勒的。您得清楚哦,匈奴一旦碰到鲜卑,那可就像是老鼠见到猫似的,根本就没法成为对手,双方实力差距还是挺明显的呢。
司马越原本有很不错的局面,却硬是给搞砸了。他干了不少不得人心的事儿呢,比如诛杀那些公卿大臣,只要是和自己意见不合、不是自己阵营的人,就想尽办法排斥掉。而且,他连盟友都不放过,苟晞本来是和他站在同一战线的盟友呢,可司马越却要剥夺苟晞的权力,还逼着苟晞离开兖州这块根据地。这么一来,苟晞可就惨啦,没了兖州作为根基,就好比大树没了根一样,一下子失去了坚实的依靠。在面对石勒、王弥这些势力的时候,苟晞根本就难以和他们抗衡。不仅如此,因为司马越对他做的这些过分的事儿,苟晞和司马越也彻底变成仇敌关系了呢。
司马越这个人啊,实在是既自私又愚昧得很呢。就因为他身上这两个要命的毛病,最后落得个败亡的下场。而石达开呢,也不知道从司马越的经历当中汲取点经验教训,结果就步了司马越的后尘,重蹈了他的覆辙,生生地就变成了太平天国版本的司马越啦,原本挺英明的一个人呢,就这么一下子把自己的好名声、好形象全都给毁了,真是太可惜、太让人感慨啦。
天京事变发生之后,石达开所具备的优势那可太明显啦。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天王洪秀全对他是完全没办法的,根本就奈何不得石达开。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石达开手里掌握着足够多的办法,凭借这些,完全能够让洪秀全向他屈服呢,能把洪秀全弄得一点脾气都发不出来。可实际上呢,石达开最后却选择了负气出走,这可不像那种手里有办法却非要走极端的做法,倒有点像是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似的,直接就赌气离开了。
大家知道,石达开可是手握重兵呐,在客家人群体当中那威望是相当高的。而且呢,他还是仅存的“首义五王”之一哦。在太平天国早期的时候,“首义五王”的地位那可不得了,是非常显赫的呢,天下的军国政务都是由他们分别来管理负责的。然而到了后来呢,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都陆续从这个权力格局当中出局了,这么一来,就只剩下石达开了,也就变成他一家独大的局面啦。
太平天国运动有着它的核心群体,那便是两广地区的客家人,这可以说是太平天国的基本构成力量呢。说到石达开,他最大的一个优势所在,可不是仅仅在于他打仗的水平有多么多么厉害哦。实际上呢,他是在客家人当中拥有着极为崇高的威望。咱们再来看金田起义的时候,当时把家属都算上,太平军的总人数也还不足2万人呢。在这当中,石达开可是带了足足5千名客家人加入进来哦。就靠着他带来这么多客家人所占据的这份“分量”,后来石达开就被册封为翼王,还被尊称为五千岁呢。
接下来要说的是,石达开在天京事变里着实是“受了委屈”的,而且还由此树立起了近乎完美的形象。天京事变其实是这么个情况,它是由石达开和韦昌辉一同谋划的,并且还得到了天王洪秀全的认可呢。然而,当到了天京事变真正发生的时候,石达开却并没有按照诏令回到京城,所以也就没有参与诛杀杨秀清的行动,也就是说,“天父”杨秀清的死和石达开可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的。
在当时的情况下,石达开回到京城开始辅政的时候呢,他呈现出来的形象那可以说是堪称完美,简直就是太平天国众多人物当中的一个标杆式存在呢。后来石达开选择离开京城,独自出去闯荡干一番事业,就连杨辅清,也就是杨秀清的弟弟,都是对他表示支持的哦。这其中的缘由究竟是啥呢?其实,就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广大军民们都打心底里相信,石达开是受到了天王的不公正对待,受了委屈,所以很多人才会选择跟随着翼王石达开一起外出呢。
石达开当时威望特别高,形象也堪称完美,而且还手握着重兵呢。这种情况,自然而然就引起了洪秀全的猜忌啦。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哪有君王会喜欢手下有这样厉害的大臣,洪秀全当然也不例外喽。所以呢,洪秀全想要去制衡一下石达开,这完全是符合常理的事儿。从这个角度来讲,石达开其实是没必要为此而“动怒”的呢。
大家都知道啊,在太平天国这个大舞台上,石达开那是绝对不能“离开”的,这可以说是个基本常识呢。咱们再说说南京这边的情况哦,南京呢,它可不简单,既是太平天国的首都所在,同时呢,又处在和清军交战的最前线位置。当时啊,和春、张国梁率领的“江南大营”,那可是虎视眈眈的,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对南京发起包围行动呢。
在那个时候,石达开以长江上游军事形势十分紧急作为理由,动身前往安庆去统一调度各路将领呢。而当洪秀全派使者过来,向他表达“求情道歉”之意,希望他能回京城的时候,石达开其实不应该一下子就坚决地拒绝回去。他完全可以换一种处理方式,选择采用“拖延”的策略嘛,比如说着重强调一下得先把上游的局势稳定下来,等一切安稳之后,再返回京城也不迟。
当和春、张国梁所率领的“江南大营”又一次将南京给重重包围起来的时候,洪秀全这边陷入了无人可用的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选择继续对石达开做出妥协,而且还得授予石达开更多的权力呢。就在这个时候,石达开又一次回到了京城。他打着抵御清军进攻的旗号,开始在朝廷里面安排起自己的亲信来啦。通过这样的方式,石达开逐步控制住了朝廷的中枢机构。
在太平天国时期,安庆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处于上游要地。而石达开就坐镇于此,凭借着安庆这一战略据点,他能够对远在南京的中枢进行遥控指挥。如此一来,在当时那种局势下,石达开在太平天国可以说已然处在了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态势。要知道,那个时候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周围强敌环伺,各方压力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中,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领袖,也有诸多无奈之处。面对石达开所占据的优势以及其不断发展的态势,洪秀全别无他法,只能选择对石达开作出让步。而石达开呢,借着洪秀全让步的契机,他所掌握的力量不断得以壮大。在这个过程中,他仿佛有着更为宏大的志向,想要凭借自身的能力与不断扩充的势力,去开创一片真正属于自己的江山,从而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重要篇章。
石达开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负气出走后还不懂得见好就收。在1500多年前的时候,东海王司马越选择离开洛阳,结果却是走上了自取灭亡的道路。而到了如今,石达开竟然重蹈司马越的覆辙,最终在大渡河这里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与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