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店集团间的“连横”“合纵”术

拖鞋说社会 2025-03-23 04:14:04
国内目前头部的酒店集团大都起步于2000年,上海锦江酒店集团的历史在前面有详细描述过。锦江依靠收购维也纳酒店集团、铂涛酒店集团、丽笙酒店集团、卢浮酒店集团等,一跃成为全球第二的酒店集团。 在收购上面,锦江从来不吝啬,前后总共花费了400亿左右的资金。其中收购铂涛花费120亿左右人民币,收购维也纳前后20亿左右人民币,收购丽笙酒店集团和卢浮酒店集团共花费33亿左右美元,以及还有一些小型收购等。 华住除了收购德DH(意志酒店集团),在国内最大的一起收购则是对桔子水晶酒店酒店的收购。这笔收购共花费36.5亿人民币,进一步丰富了华住旗下的品牌矩阵。 首旅集团对如家酒店集团的收购则是一场提前有预谋的战役,2015年这起收购交易金额达到110亿。 从这个时期开始,国内酒店集团呈现锦江、华住、首旅如家三巨头齐头并进的时代,三巨头拥有国内连锁体系酒店的半壁江山。 如今市场上的酒店集团,还有一些新兴力量,如亚朵集团、君亭酒店集团等,这些集团目前都已经上市。这些新型力量其本身的价值点在于对差异化的理解和产品的创新,这是他们成功的基础。 未来将会出现更多集团间的游戏,正如战国时期的连横合纵之术,未来将是集团间的战役,互相掣肘,互相进攻,互相竞争,又可能互相合并。正所谓上演天下“连横”“合纵”之术。 所谓“连横”“合纵”之术是战国时期战略纵横家的外交策略。从字面上来讲‘南北为纵,东西为横’。从现实中来说,“合纵”是几个弱国联合起来抗衡强国,主要是齐、楚、燕、赵、韩、魏等六国南北纵向联盟联合对抗秦国。 “连横”则为秦国这个强国联合拉拢或胁迫谋个弱国以攻击其他国家,“连横”从地理角度上讲是国内东西方向的诸侯国互相联合。当然这些纵横术的运用背后有很多核心人物的推动,如主推连横术的秦国丞相张仪,而合纵术的代表是苏秦。 无论结果如何,“合纵”与“连横”都是中国第一次天下纷争、百学争鸣的一次国家间的大胆尝试。当然从结果看,合纵率先消亡,秦国更多的将连横作为攻伐六国的一种缓和喘息手段,争取时间空间,稳住一方攻伐另一方,也是破局瓦解合纵术的一种绝佳手段。 天下纷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战国时期确实是中国第一次的思想崛起百家争鸣时代,儒家、道家、法家等几大影响中国数千年的学术思想在那个时期形成,可谓是一种空前的思潮创造时期。 商场如战场,行业发展亦是如此。合纵与连横在世界历史发展史上也是一种常用的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到后来冷战美苏争霸,到目前局部纷争与贸易、经济、军事等的竞争,都是连横合纵术的最佳运用。 从世界格局来讲,每一次世界大的外交格局转换,都是“连横”“合纵”术的运用与实践。 如冷战苏美两大阵营的对抗,后来中苏关系破裂使得中美建交,开启了中美十年蜜月期。再如现在的金砖国家组织、一带一路等等,每一次的外交大策略都是政治策略家的一种手段。无关其他,政治有时候只讲立场,当然在当代,开始讲一些价值观转向。 “连横”“合纵”都是国家间、集团间、品牌间的一种利益争夺与谋求其他方式的一种空间。 而反观中国近四十年的经济繁荣发展,正所谓商场如战场,每一种业态与生态的起伏,最后都变成了品牌的竞争。每一种新产业的兴起,都是从争抢红利到互相蚕食存量,最后形成新的格局,这是商业及所有行业发展的必然。 中国酒旅行业三十年,也是一部精彩的战场发展史。当然这个过程也经历了从零开始探索;疯狂市场争夺;最后进入存量争夺;进而大鱼吃小鱼、小鱼之间的合并融合。 在三十年的连锁酒店发展竞争中,出现了上百家酒店集团和品牌。如今市场格局基本已经形成,国内从过去的三巨头到如今主要的竞争巨头为锦江和华住之间展开,其他一些集团分别在不同的市场进行的搜索拼杀。 这些大集团的形成,早期也是靠着攻伐掠地和大鱼吃小鱼兼并而来。从锦江和华住的收购案例来说,整个收购周期高峰在2015-2018年这个期间,这个周期也是中国酒店业的顶峰期。 这从术的角度来讲也是一种“合纵”,而到目前这个阶段,华住与锦江更多的需要扮演的是“连横”的领导者角色,只是目前还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如今的市场格局是两巨头之下星罗布局一些较大的集团以及无数的小品牌。正如战国中期,秦与齐并列两大强国,燕赵楚等国组成了第二阵营,还有若干更为小的诸侯国。目前的酒店连锁品牌体系内,全国性的品牌基本格局已经形成,未来其他新兴品牌很难撼动。 在今年的连锁发展市场、华住、锦江、亚朵等上市头部集团形成了牢牢的主动权,其他形成了市场互补的第二梯队,还有一些中小区域性品牌。 市场上还有两个板块,一个国际品牌,另一个是另类OTA旗下的翻盘品牌,目前市场基本就是这几种势力构成。 所以如今的市场存在着各种可能,如果我们把大集团收购小品牌视为“连横”,则这种可能经常在发生······ 目前的大集团都是靠收购和自我发展形成巨头。而区域性的品牌若想快速跑出来,在如今的市场背景下,难度已经非常大。但“合纵”之术战略是个极好的方式。 品牌间的“合纵”更多的是一种互相合并的一种谋略,当然既然是兼并,就需要其中一方是金主,考验的是品牌背后的实力。 实际在当下,两种力量在实际进行着“合纵”的事情以及具备这样的实力。一是地方国企平台,以区域为中心,逐渐吞并整合更小的品牌及项目,形成强区域性品牌。这股力量在未来会形成一股合力。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制约,就是体制问题、人力问题等,但在实力角度更具有优势。 第二种势力则是以携程、同程为代表的在线旅游企业,依靠自身强大的现金流和容量优势,正在成为当下一股重要力量。 携程旗下的丽呈系列如今整合的小酒管公司数十家之多。而同程旗下的艺龙酒店平台,则依靠收购、合资、整合等方式纳入了非常多的地方小品牌,正在揉成一个大的集团雏形。 而地方性民营小品牌其实大都会被集团吞并,无非是想卖多少钱。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小品牌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不可否认的是大集团的收购也会越来越谨慎,价码越来越低,体量太小的品牌对于大集团来说价值不是很大。 除了大小集团各个品牌间的吞并合作外,是否还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连横”“合纵”合作方式? 当然存在,只是这种合作的粘性度和价值不高,但也需要尝试。如最近的中旅酒店和君亭形成会员打通合作;此前明宇和绿地酒店的合并;艺龙体系对其他中小酒管的整合;还有一些联盟性质的合作方式,都旨在推动中小品牌通过抱团形成更为强大的竞争力。 目前国内酒店集团格局还未形成强大的扭矩和整合力,数百品牌的互相攻伐挤兑。正如战国中初期那样,未来的连锁酒店市场一定是强者恒强,头部品牌齐头并进的格局。 参照美国市场,几大酒店集团都有自己的优势区域,市场蛋糕基本已经分完,自己经营自己的领域就好。而我们还处于品牌与集团建设的初期,还需要很长都有一段路要走。 但各种合样的“连横”“合纵”之术将在酒店业不断上演,起新品牌的难度越来越大,未来逐步形成几家独大各自运营的市场格局。 而我们在规模化的最后几年阶段,未来的品牌优化和自我体系完善会优化掉很多品牌。以后不需要太多品牌,不需要太多集团,希望中国市场早日形成自己的五大国际集团,能真正实现自强自大,从而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竞争。
0 阅读:22

拖鞋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