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煽情做得很到位,但军事细节却很粗糙

知兵堂深度军事 2023-09-29 10:40:24

老周

摘要:9月28日,国庆档抗美援朝题材战争片《志愿军:雄兵出击》上映,最近两年抗美援朝题材的影片可以说是一个小高潮,从《长津湖》、《水门桥》到《狙击手》,票房相当火爆,自然令资本趋之若鹜,将商业片包装成爱国片,成为稳赚不赔的不二法宝。那么,这部《志愿军:雄兵出击》情况又是如何呢?

9月28日,国庆档抗美援朝题材战争片《志愿军:雄兵出击》上映,最近两年抗美援朝题材的影片可以说是一个小高潮,从《长津湖》、《水门桥》到《狙击手》,票房相当火爆,自然令资本趋之若鹜,将商业片包装成爱国片,成为稳赚不赔的不二法宝。那么,这部《志愿军:雄兵出击》情况又是如何呢?

最初,这部影片片名是《伟大的胜利》,定位是全景式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史诗级巨制大片。后来更名为《志愿军:雄兵出击》,而且不是单本剧,而是三部曲的系列剧。确实,三年的抗美援朝涉及到的人物、事件相当复杂,即便是上下两集总片长五六小时,都很难全景式地表现出来。所以,改为三部曲,篇幅可以进一步扩充,就是很自然的选择。而且从成本控制方面来说,三部曲也是很聪明的安排。第一部如果火爆,接着再拍第二部、第三部,如果第一部票房不理想,就可以及时叫停止损。所以,这次的营销宣传,很刻意淡化了三部曲。

影片导演陈凯歌是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以《霸王别姬》声名鹊起,从陈凯歌的作品来看,他擅长的是古装片,如《荆轲刺秦王》、《无极》、《赵氏孤儿》,基本上没有拍过战争片,即便2021年的《长津湖》,陈凯歌作为三个导演之一,也是主要负责全剧的统筹整合和生活细节,并不是负责军事方面。所以这次单独执导《志愿军:雄兵出击》,老周并不看好。

从片名来看,这部影片应该是以中国出兵决策和志愿军入朝参战作为主线。影片内容也确实如此,决策出兵是一大重头戏。狼,抗美援朝的出兵决策,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国际上牵涉到美苏博弈,半岛局势,国内不仅有国共之争,还有中共高层的争论,以及出兵的利弊得失,能够比较全面客观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向来是很罕见的,大多是语焉不详,或者含糊不清。

影片对于出兵决策这个桥段的描述,只是一味偏重于强调反对美帝国主义,中国人民不怕侵略,充斥着浓重的爱国主义主旋律的气息,但是对于出兵决策在政治上外交上的权衡,表现得很肤浅很苍白,要知道这一决策是毛泽东一生中最艰难的决策之一。而影片中只通过一位武器专家的嘴,将中美国力的悬殊差距说了出来,除此之外,对于高层的不同意见,基本上是没有体现的。这显然是影片的一大败笔。

老周“冰血战火”志愿军系列音频节目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有兴趣的朋友点击二维码免费收听

军事细节上的瑕疵就更多了,首先是彭德怀入朝。影片中彭德怀乘着一辆吉普,一辆卡车先行入朝,竟然和韩军遭遇,吉普车的司机还用韩语和韩军士兵对话。历史上,彭德怀入朝确实是轻车简从,只带着军事秘书杨凤安和两个警卫员乘坐一辆吉普车,后面是通信处长崔伦带着报务员和译电员,总共7个人一部电台,乘坐一辆嘎斯-69卡车,在志愿军主力入朝前数小时的10月18日先行入朝。

轻车简从不假,但和韩军遭遇却完全是瞎扯了。直到五天后的10月23日,彭德怀才遇到了志愿军40军118师师长邓岳,这也是彭德怀遇到的第一支志愿军部队。不过彭德怀不是最早入朝的,志愿军的线头部队第42军124师副师长肖剑飞率领370团2营和侦察连组成的先遣队,10月16日就入朝了。

其次,武器方面。影片中不论是40军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的两水洞之战,还是第二次战役38军穿插三所里,都有装备大量的自动武器,步兵装备的冲锋枪数量相当多,打起仗来场面相当劲爆。但事实上,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步兵连还基本上是以步枪为主,而且当时人民军队还没有实现武器的制式化,武器装备全都来自缴获,所以有“万国牌”之说。在入朝之前的整训期间,由十五兵团改编的东北边防军作战准备之一,就是以军、师为单位集中调配同一型号的轻武器,以便于弹药补给。具体来说38军是集中装备日制的三八大盖,40军则是美制的M1903春田步枪。很可惜,在影片中几乎没有看到三八大盖和春田步枪。

影片中志愿军打坦克的桥段相当多,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志愿军的反坦克武器有美制的“巴祖卡”火箭筒和燃烧瓶,这就和史实有较大出入。在真实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反坦克武器有“巴祖卡”火箭筒,但数量不多。至于燃烧瓶,基本上是没有的。说起燃烧瓶,还有个别名——“莫洛托夫鸡尾酒”,莫洛托夫是二战时期的外交部长,他在苏芬战争时曾表示苏军飞机在芬兰投下的不是炸弹,而是面包,所以芬兰人就反讽地将燃烧瓶称为“莫洛托夫鸡尾酒”,这个绰号很快就不胫而走。

志愿军步兵的主要反坦克武器是反坦克手雷、爆破筒和炸药包,就是靠着大无畏的精神,用这样近乎简陋的反坦克武器和坦克进行近距离“肉搏”。

武器方面最大的BUG就是迫击炮射击时,指挥口令竟然有“6号装药!”这可能是编剧不知在哪里看到了火炮射击时的一句口令,觉得挺酷挺专业,但殊不知,迫击炮是轻型火炮,根本不用额外装药,更谈不上什么几号装药了。

另外,片中志愿军的军服也不符合历史。片中志愿军戴是时栽绒冬帽,冬装是常见的“匝道棉衣”。但事实上,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十五兵团穿的都是人民军军装,军官是带折直筒帽、立领黄呢军服、牛皮武装带、黄呢马裤、黑色长筒马靴……不过志愿军军官不佩军衔肩章,师以上干部穿将官服、团营干部穿校官服、连排干部穿尉官服,普通战士有穿人民军军服的,但大多数还是穿解放军的50式军服,但不戴解放军的八一帽徽和解放军胸章。因为最初是准备以“支援军”名义入朝参战,后来才接受民主人士黄炎培的建议,改为“志愿军”、在东北边防军的后勤准备中,就是每人配发人民军样式单衣夏装和棉衣冬装各一套。而人民军的冬装基本上沿袭了二战时期苏军冬装的样式。

要说这部影片的亮点就是伍修权(由张颂文饰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首次参加联合国大会,并代表中国在联大会议上控诉美国的侵略。这在以往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中是很少见的。同时和第二次战役的松骨峰战斗穿插切换,以表现两条战线上和美国的斗争,这个构思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却忽略了时间节点的问题,伍修权在联大发言是1950年11月28日,而松骨峰战斗是在两天后的11月30日,所以伍修权在联大不可能会有第二次战役的胜利消息传到会场。

从艺术角度说,这样的设计还是很巧妙的,但作为一部反映历史事件的影片,明显带有纪实性,甚至是作为历史片的影视作品,这样处理就不够严谨了。

总体而言,《志愿军:雄兵出击》尽管在细节上有不少错误,从专业性角度来说,是有些粗糙了。但都是一些细节上的瑕疵,没有出现违反常识的硬伤,这点要比《长津湖》强。虽然主旋律的调调很浓重,煽情做得很到位,比起考据认真的经典战争剧还是有一些差距,但在最近几年的抗美援朝题材战争片中,还可以算是上乘之作了。平心而论,比预期的要好上那么一点。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网名光亭,长期从事军事战史研究,曾多次在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担任军事栏目嘉宾。出版过二十多本军事书籍,可在微店“知兵堂书店”、某宝网店“知兵堂书店”上咨询购买。现在喜马拉雅上有个人专栏“老周军事”,制作军事类音频节目。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开设“老周新观察”视频号,解读军事热点,敬请支持。

0 阅读:34

知兵堂深度军事

简介:以专业、独立和热情,解读军事历史,点评时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