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突然乱了,特朗普坐不住了

步步为赢 2025-02-21 16:04:57

近日,国际局势波谲云诡。从台海到俄乌战场,再到南海,一系列动态引发广泛关注。据多方权威报道,下面为大家带来三条重要消息。

“渥太华”号(资料图)

第一大消息,2月17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发布消息,2月16日,加拿大“渥太华”号护卫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解放军东部战区迅速组织海空兵力对加方舰艇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有效应对处置。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李熹海军大校强调,加方有关言论曲解法理、混淆视听,行为蓄意滋扰搅局,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反制一切威胁挑衅。加拿大这一行为,明显是在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企图在台海地区制造混乱。过往加拿大军舰打着维护“航行自由”的旗号多次过航台湾海峡,可实际上,台湾海峡是中国的内海,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加方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公然践踏。

而此次加军舰行动依旧是在执行此前早就拟定好的计划,不过与之前相比,这次对外展示相对低调。台湾当局却高调表态对加拿大行动“表示欢迎与肯定”,这恰恰暴露出台湾当局的心虚,他们担心自己成为美国手中被交易的“牌”,所以一旦有外界“偏向台湾”的风吹草动,就赶紧拿来大做文章。

第二大消息,据俄罗斯卫星社2月18日报道,在特朗普及其政府代表发表关于乌克兰的最新声明后,北约方面紧急修改了声明措辞。一直以来,北约将乌克兰局势描述为“俄罗斯侵略乌克兰”,但2月17日,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在布鲁塞尔会见了特朗普委派的乌克兰和俄罗斯事务特使基思·凯洛格后,北约发布的新闻稿中,一次也没有将乌克兰局势称之为“俄罗斯侵略”,而是用中性的“乌克兰冲突”取代。

特朗普(资料图)

这一系列变化表明,随着特朗普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态度的转变,北约内部也开始重新审视对俄乌冲突的立场,有寻求和平解决冲突的趋向。毕竟,俄乌冲突持续已久,不仅给俄乌双方带来巨大损失,也对欧洲的经济、能源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冲击。北约态度的转变,或许是为了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减少自身在这场冲突中的损失。

第三大消息,15日在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举行的“掀起波澜:印太地区的海上紧张局势”小组讨论吸引众多关注,这是本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专门讨论亚洲议题的少数活动之一。中方代表在这场会议上阐述了对南海问题的立场。出席讨论的有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菲律宾外交部长马纳罗等。

马纳罗宣称“菲律宾遵守国际法”,呼吁各方“遵守”已签署的协议,虽未直接点名中国,但称不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国家给海上走廊“制造了紧张局势”,还提到“富裕、强大”的国家对弱国行使自己法律引发争议。而傅莹明确表示,不能允许菲律宾在仁爱礁和仙宾礁的侵占行为,菲律宾此举违反了各方共同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现场向马纳罗提问,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签订的《巴黎条约》将菲律宾的西部海域边界设定在东经118度,那么位于该边界之外的黄岩岛和仁爱礁,怎么能成为菲律宾宣称的所谓“领土的一部分”呢?马纳罗并未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转移了话题。南海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所所长丁铎指出,马纳罗的发言以偏概全,把南海仲裁裁决等同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违反国际法却把自己包装成遵守国际法的“模范国家”。

慕尼黑安全会议(资料图)

这三条消息看似孤立,实则相互关联。在国际地缘政治的大棋盘上,各国的一举一动都反映出其背后的战略意图和利益诉求。加拿大在台海的挑衅,是美国“印太战略”的一环,试图遏制中国发展;北约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转变,显示出国际力量对俄乌冲突的重新考量,和平解决冲突的呼声渐高;而南海问题上中菲的交锋,背后也有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影子,菲律宾妄图借助外部力量谋取非法利益。

0 阅读:34

步步为赢

简介:原创的,有深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