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日报报道,最近,联合国安理会就乌克兰问题展开讨论,中国积极推动和平解决,这一事件拉开了近期俄乌局势动态的大幕。在此期间,中美在推动俄乌和谈方面展现出一定程度的共同立场,与此同时,泽连斯基与普京也分别做出重要决定与表态,这些动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对俄乌局势走向产生着深远影响 。
特朗普(资料图)
过去,中美在国际事务中立场常存差异,可在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上,却出现了一致的态度。中国一直坚定地认为,对话谈判是化解危机的唯一可行路径。从危机爆发伊始,中国就不停呼吁通过对话协商实现政治解决,积极开展外交斡旋,与俄罗斯、乌克兰等相关各方密切保持接触。在联合国安理会框架下,中国深入参与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审议,为推动停火止战、实现政治解决贡献力量。还与巴西等国共同发起“和平之友”小组,集合全球南方国家的集体智慧,形成推动和平的强大力量。
美国方面,虽然在俄乌冲突中扮演过复杂角色,可近期也开始展现出推动和谈的意愿。美国与俄罗斯在利雅得就俄乌冲突展开谈判,这一行动表明美国意识到和平解决冲突的重要性。在国际舆论压力下,同时考虑到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形象与利益,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有了转变。中美在推动俄乌和谈上的一致,并非偶然,国际社会渴望和平的呼声越来越高,俄乌冲突长期化对全球经济、能源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不断显现,促使中美等大国为和平共同努力。
泽连斯基(资料图)
泽连斯基此前明确表示,对于美国和俄罗斯在利雅得举行的关于俄乌冲突的谈判,乌克兰既不会参加,也不会接受会谈结果,原因是乌克兰没有收到邀请,也未得到通知。这一决定反映出乌克兰在俄乌冲突和谈问题上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乌克兰作为冲突当事方,认为自己理应在和谈中占据主导地位,未被邀请参与谈判,让乌克兰觉得自身权益可能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这也显示出泽连斯基政府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一种博弈姿态,试图通过这种强硬表态,吸引国际社会对乌克兰更多关注,争取更多支持。
从乌克兰内部来看,自2019年5月泽连斯基就任总统,到2024年5月原本任期结束,但因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国家处于战时状态,原定于2024年3月的新一届总统选举未能如期举行。泽连斯基政府在战时面临巨大压力,既要应对国内的政治稳定,又要在国际上争取资源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对和谈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乌克兰未来的走向。如果和谈结果不符合乌克兰的期望,可能引发国内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而若积极参与和谈,又担心在谈判桌上失去优势,无法为乌克兰争取到足够的利益。
普京的表态同样引人深思。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曾透露,普京多次表明,如有必要,愿意与包括泽连斯基在内的乌方人员进行谈判。普京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强调,俄方不反对与乌克兰的任何人谈判,但最终签署文件是非常严肃的事,必须确保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长期安全。他还指出,根据乌克兰宪法,在战时状态下,泽连斯基无权延长自己的任期,能够延长总统任期的只有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基于此,泽连斯基无权代表乌克兰与俄罗斯签署任何文件。
普京(资料图)
普京的表态,体现出俄罗斯在俄乌冲突和谈问题上的谨慎与务实。俄罗斯从冲突开始就表示致力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可在谈判问题上,俄罗斯有着自己的考量。俄罗斯关注的核心是自身安全利益,在谈判中,俄罗斯希望通过协议确保乌克兰不会对自身安全构成威胁。同时,普京对泽连斯基执政合法性的质疑,也反映出俄罗斯在和谈中对谈判对手代表性的重视。如果与不具备合法代表性的人签署协议,那么协议的有效性和执行性都将大打折扣。
综合来看,中美在推动俄乌和谈上的共同立场,为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带来新的希望。国际社会期望大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促使俄乌双方回到谈判桌前,达成公平、持久的和平协议。泽连斯基的决定与普京的表态,虽然看似对立,但也为双方未来的谈判预留了空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各方利益诉求不断调整,俄乌冲突的解决仍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