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立于窗前,看车水马龙,每个人都在拼命地赶路,生怕跟不上现代生活的节奏,甚至有时候想停下来休息,也不敢,怕落后,怕失败,怕错过,所以总是被推着往前跑。
越是这样,我们的心就更紧绷着,生活也越来越累。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好的状态:不争、不赶、不怕",生而为人,我们是来体验生活的,不是让自己活得那么累。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我们要学会不争,不赶,不怕,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活得自在从容。
02
1. 不争,不是放弃,而是学会选择
小时候,我们被教育要努力争取、要赢过别人,长大后才发现,争不一定会赢,但放下,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人生。
有个主管离职了,那接下来谁当主管,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一定是同事小林,她级别最高了。
可是后来,她转到其他部门了。
原来组内有个同事B也想当主管,同事小林不想跟她争,就选择了转调。
她就想做一个普通的员工,安安稳稳的上着班,在她心里一直有这个声音:生活除了工作,还有诗和远方。
现在的小林在另一个部门朝九晚五,下班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是一个惬意;
对比那个同事B,看她晚上十点还在回邮件,有段时间项目出了异常,她是忙得焦头烂额。
一个人贵在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而不是一味的去与别人争。
保持内心的平静,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专注走好自己的路,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2. 不赶,不是懒惰,而是找到自己的节奏
面对他人的成功,你是否会羡慕,甚至会逼迫自己加紧步伐,努力去追赶别人的脚步?
说实话,我有。
还记得,上学时,实验室有个男生跟我一届,他属于那种有想法,上手非常快的人,而我是慢性的,做实验没想法,所以起步就晚了许多。
刚开始没什么交集,自己做自己的实验,可是看到他刚开始做实验不久,就硕果累累,导师夸他时眼里放光。
我慌了,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得比他还要好,发的文章比他还要多,结果周末大家都去玩,我一大早来实验室测数据。
那段时间内心是紧绷的,一刻也不放松,结果实验却是越做越迷茫,越做越焦虑,最后也就没有做出想要的东西。
后来,索性放下了,不跟他比,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一步一个脚印,累了就停下来歇歇,晚上运动场,周末出去浪,就当给自己放放假。
结果呢,实验慢慢步入正轨,也越来越顺利了。
我们总是希望快点成功,快点成长,总是害怕慢一步就落后。但其实,越赶越容易焦虑、迷茫,看不到前方的方向。
最好的步伐,是按自己的节奏走,而不是盲目狂奔,慢一点其实也没关系的,只要步履不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和节奏,在自己的时区里做自己的事情,别被他人的时间线影响,我们的时间,刚刚好!
3. 不怕,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勇敢面对
恐惧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害怕失败,害怕改变,害怕做错事,害怕做错选择,害怕一切……
可是,一个人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因为害怕失败,连尝试都不敢。
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每一次跌倒,都是在帮我们找到更适合的方向。
前不久,小米的雷军在为自己的车代言,很多人会问"小米不是做手机的吗"?
是的,小米曾经做手机,现在重新创业做车。
在创业这件事上,雷军说"你想要做一件事,默默去做就好了,就算失败了,就当作没做过而已"。
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去尝试,就算失败了,勇敢面对,换个方向重新开始也不差,至少我们曾经努力尝试过。
人生充满了未知,未知意味着有无限可能,我们不可能100%准备好,但踏出第一步,未来才会慢慢清晰。
勇敢去努力,我们的那些坚持终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另一种方式回馈给我们。
03
不争,是遵从内心的选择;
不赶,是不被时间推着走;
不怕,是不因恐惧止步。
不争、不赶、不怕,不是消极的三部曲,而是主动的三重铠甲。
当我们学会在喧嚣中听见自己的呼吸,在匆忙里找到内在的节拍,在恐惧前展开掌心,我们会发现,人生其实可以活得很轻松。
愿你我在人生的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活得自由、松弛、从容,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