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二零二四年之劳动节假日,中国之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自上海江南造船厂泊位启锚,首度展开海上试验航行。
在这段紧接其后的约半载期间,福建舰连续经历了五次试航。
自2025年1月起,《人民日报》曾引用中国军事专家邵永灵的看法指出:
理论上,“福建舰”理应迈入舰机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无
【福建舰海试】
及至此一时期终结,福建舰即将投入服役之际。
福建舰不断传来佳音,这亦激发了公众对于后续的004、005型航母的关注与期待。
当前国际国内普遍认同的看法是,004航母有可能成为福建舰的“姐妹舰”,与辽宁舰、山东舰相似,预计004航母将着重对福建舰存在的问题及其设计上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良和提升。
而005航母极有可能代表中国的首艘核动力航空母舰。
005航母设想模型的局部展示。
美国“动力”网站曾发布文章推测,中国005型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可能会达到10万吨级别,若一切进展顺利,预计在2025年前后可能会传来该舰下水的消息,并且该航母的核动力系统极有可能搭载了革命性的新技术。
对待美媒言论应持批判性态度。
截至当前,在涉及中国核动力航母的讨论中,诸多国际媒体往往会引用下述这幅卫星图片↓
《美国商业》披露了相关卫星图片。
据说这是美国卫星捕捉的画面,显示的是中国正在为大型战舰(可能是一艘航空母舰)打造的地面原型核动力装置。
此外,亦有观点提出,中国的核动力航母在核反应堆技术方面,有可能会超越美国一筹。
现今美国的核动力航母所搭载的核反应堆,均为“压水核反应堆”。
此类反应堆使用轻水作为冷却媒介及减速元件,并以高浓度的铀-235作为燃料源,运作原理基于热中子反应。
其运行机制较为简洁,核心在于浓缩的铀-235驱动链式核裂变反应释放热量,该热量使封装于反应器内循环流动的轻水受热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经由喷嘴加速,形成高速蒸汽流,进而带动涡轮机旋转。
压水核反应堆通过使重水作为慢化剂和冷却剂,来运作核反应。
值得指出的是,压力水型核反应堆在核电站领域普遍得到应用。
由于压水核反应堆技术已趋于完善,美国方能自信地将其应用于大型水面舰艇的动力系统。
然而,压水型核反应堆亦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在运行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辅助操作,而人为因素的存在意味着可能存在误判或疏忽,进而引发核泄漏等严重事件。
然而,在着手于中国研发制造配备核动力的005航空母舰之际,其在核动力系统中所选用的核反应堆类型,或许并非传统的压水反应堆,而是倾向于采用更加进阶的金属核反应堆。
【金属核反应堆结构】
相较于传统压水反应堆,金属核反应堆的独特特征在于采用液态金属作为冷却介质,这显著提升了热能转移效率,相比轻水更为出色。同时,这一设计大幅减少了对人力的操作需求,实现了更高的自动化水平。
自2011年7月21日起,新华网曾发布消息指出,中国首个采用快速中子引发核裂变反应的实验快堆已顺利实现并入电网发电。
至于这座中国实验快堆,实则为一种金属核反应堆,其设计采用了钠-钠-水三循环系统,乃是国家“863”计划中的旗舰项目。
【中国实验快堆】
其成就将使中国显著提升铀资源的使用效率,当前普遍应用于核电站的压水反应堆仅能将天然铀资源的利用率达到约1%,相比之下,作为金属反应堆的“快堆”则能将这一比例提升至60%以上。
此外,快堆具备转化压水反应堆衍生出的长寿命放射性废弃物的能力,由此显著减少核反应堆运行时产生的辐射物与废料,进而大幅度增强其应用安全性。
在此补充一点,早年间,美国在筹备建设核动力航母之际也曾探讨过采用核反应堆的可能性,但因技术瓶颈的制约,未能实现这一设想,最终选择了压水式核反应堆方案。
美国制造的核动力航母。
随后,由于“去工业化”及其他多重因素的作用,在最新型的“福特级”核航空母舰上未能实现放弃采用核反应堆的核动力系统。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不仅拥有庞大而完备的工业架构,其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且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已实现对美国的超越。
依据关联报表体现的信息,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中国已在核能范畴成功突破若干项世界级核心技术,相较于美国,优势期领先约十至十五年。
【中国核电】
《华尔街日报》曾发文表达了感慨。
在下一代核电技术的实际构建与商业化进程中,中国堪称“独领风骚”。无
基于此,包括美国“动力”网站在内的诸多美国媒体,才会有观点指出中国的核反应堆技术有望超越美国一代,并猜测“这艘采用核动力的005航母或许搭载了颠覆性的技术”。
除了所谓的“革命性技术”,再来看另外两项数据。
005航母装载量或许达到“10万吨”级别,此信息展现出较高的可靠性。
【005航母设想图】
基于现有数据,福建舰的满载排水量已明确达到8万余吨。以辽宁舰与山东舰作为参考对象,若004型航母被视为福建舰的姐妹舰,在后续的改良与优化阶段,其排水量极有可能进一步提升,预计可能会达到9万吨左右。
基于此前成功建造了四艘航母的经验积累,从004航母出发,开发一艘吨位达到十万吨级别的005航母,对中国而言,技术挑战性并不高。
至于“2025年下水”这一说法,则显得不太可信。
【005航母设想图】
外界推断005型航母可能于2025年入水下线的一大依据,乃在于《南华早报》于2024年3月发布的一篇题为《中国海军高级将领在首度官方声明中透露,中国第四艘航空母舰的建设进展顺畅,未遭遇“技术障碍”》的报导。
然而,参照中国航母建造与投入服务的历史轨迹与时间周期,推测新型号005航母若传出最新进展,可能至少得等到二零三零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