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目的就是要在平凡的宇宙万物中,去探索发现隐藏的不平凡的运作之规律。它需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的头脑,乐于从表象去发现挖掘事物内在运作机理的求知心态,并具有探索新事物的恒心和决心,以及不怕失败善于总结失败经验的耐心。
所以,牛顿从一个普通苹果的坠落,发现了伟大的万有引力,继而又总结出了运动学三大定律。
瓦特从普通的水壶烧开水现象中,发明了蒸汽机。
伽利略从天花板上挂灯的晃动发现了钟摆原理。
阿基米德从平常的洗澡中发现了浮力定律。
麦克斯韦根据湖面水波现象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并被赫兹用实际物理实验得以证实。
还有一些伟大的数学公式,化学原理,生物学理论等的发现和问世,也多有源于生活中最为普通寻常现象的内在运作机理的挖掘、发现和升级。
今天我们要探讨分析的一个有违常规思维和行事方式的案例,源于一个奇特的数学定律——只有遵循这个奇特的数学定律,才能把损失降到尽可能的小,才能让生态系统处于平衡态。探索科学,探索宇宙,水木长龙与您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
我们知道,一旦发生火灾,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救火,以免火势不断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偏偏这个众所周知的道理,被一个奇特的数学定律给打破了……
比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美国人自豪地称为“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的第一国家公园——黄石公园,占地面积约为898317公顷,仅森林便占去了80%的面积。却于1988年6月底,发生了一场有记录以来最大的火灾,火灾从小变大,乘风蔓延,持续时间数月之久,最终烧毁林地150万英亩。期间动用来自全国各地消防员一万名,飞机117架,消防设备100多台,救火费用达1.2亿美元,但是似乎并不太见效果。最终还是被秋天到来的第一场雪给放缓了脚步,逐渐被熄灭。
为什么会形成如此严重的火灾?难道就没有人预见到它的到来吗?
后来,有科学家专门针对这场大火做了诸多分析和总结,最后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数学规律。正是因为之前美国林业局没有遵守这个数学规律,才会引起如此的大火。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数学规律能够避免大火的发生呢?林业局到底做了什么有违数学规律的事情而导致的这场大火呢?
科学家先用计算机进行了一个实验模拟。
用计算机模拟森林大火。每隔一定的时间段,计算机会在设定好的区域内随机种下一棵树。随着树木数量的不断增多,计算机会在种下一定数量的树木后,随机在区域内的某个点丢下一个小火苗,火苗可能会丢在没有树的空白区域点,也可能丢在有树的区域点,前者不会引起火灾,后者则会。
第一次模拟实验是种下100棵树丢一个火苗,第二次模拟实验是200棵一丢火苗,第三次是500棵丢一次,第四次是1000棵一次,第五次是2000棵丢一次引火的小火苗。
最后,科学家发现,丢火苗的频率越快,越容易引起火灾。但火势都不大,容易救援扑灭。而随着丢火苗的频率逐渐降低,火灾频率也会跟着降低。但是,丢火苗的频率降低,也就造就了树木的密度增大(比如2000棵一丢火苗),所以,一旦引起火灾,必然会迅速蔓延整个模拟的森林,而形成难以控制的灾难。科学家总结出,火灾燃烧面积增加一倍,发生频率降为1/2.48。
后来,科学家为了验证该规律,又做了类似性质的实验:
比如,计算机模拟的粒子雪崩实验。粒子每增加一倍体积,其发生频率也会降为原来的1/2.14。
比如,磁原子同向性实验。每将两个磁原子的距离加倍,它们保持同向性的概率便降低到1/1.19。
比如,碎块尺寸与数目关系实验中,碎块尺寸增大一倍,碎块数目便会降为原来的1/6。
比如,一定大小的星系群里恒星数目每增加一倍,非恒星数目就会减少到原来的1/20。
比如,中子星自转突快现象。中子星密度越大,自转突变现象出现的频率越高(注:科学家尚未得出该幂律的具体数字)。
最后,科学家从这一系列的实验现象中,总结出了一条普适定律——最佳自适临界态的幂定律。
宇宙万物,自然界里的一切系统,都存在一个最佳的自适临界性状态,一旦这种平衡状态被破坏掉,就会按照数学上的幂定律进行演变发展。
对于森林起火,同样如此。本来森林火灾是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自然现象,是进行最佳自适应临界态的一种自我调节。可是如果一见起火,便立马干预灭火,反而会使森林的最佳自适临界态失去平衡,从而导致森林火灾频率虽然降低了,但是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以数学幂定律的模式扩大火灾的面积,火灾频率越低,发生火灾时所造成的破坏性就会越大。
而自1890年起,由于美国林业局对火灾的态度一律采取“零容忍”的策略,所以才会造成黄石公园“小灾全避免,大灾躲不过”的大火损失。
鉴于1988年的教训,以及科学家的分析研究,自此以后,森林管理者便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不但不再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见火就灭,反而还会有意去制造一些中小规模的火灾。一来防止易燃的干老树皮树枝的堆积,二来为了遵循数学幂定律,避免过度降低火灾频率,从而引起难以掌控的大火灾现象。
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以上森林大火事件以及奇特的最佳自适临界态的幂定律中,似乎也可以印证一些我们先人留下的智慧名言,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祸兮福兮相倚相伏,好运与否各有互补,有朝阳东升,亦有夕阳西落等,以及老子「道德经」里所讲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
用量子理论做个总结即是:只有现在,把现在调整为最好的平衡态,就是最佳自适临界态。你觉得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原来这就是美国抗疫的理论依据:人太多了,放纵瘟疫流行死掉一批,有利于抵抗更大的瘟疫。
最近小孩在地沟放炮被炸死也是这个规律,以前总可以放炮,沼气总可以被消耗,现在一年放一次,沼气都累积起来了,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就炸死人了
这个就是美国山火不就,疫情不管的科学解释么?
我草,这篇文章的观点居然和我想的一毛一样[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专家在放屁
树越多,发生火灾的概率越大,没有树就怎么都发生不了火灾了[得瑟]
钱包里面的数额每增加一倍,成为单身狗的机会降低1/5。
说的太对了,所以杜绝火灾的最好方法就是人为点火烧光森林[得瑟]
这个结果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丢火苗,如果没有火苗,并且对树林实施网格化管理就不一样了
这是不是和人得病一样 平时小病小灾的 反而活的更长 平时健健康康的 一旦得病就是大病[得瑟]
哦,原来澳大利亚的大火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啊,不救是符合自然规律了。
那干脆一把火全烧光,以后就不会再起火了。
胡说八道,我们昨天刚接到通知,开始下乡防火,要到6月30号,每天24小时在村里边儿
不就是烧杂草吗,大火之后的草木灰对植物有利,但是原始森林和人工种植林是两码事啊
现在的农村山上树木🌲下的灌木丛多密! 发生火灾的时候传染那是很快的,不像树木那样烧好久,底下的火🔥传染快就意味着面积广难以控制!
所以,疫情的经常性爆发有助于减小疫情的规模,防止出现一次团灭的大疫情?
也可以结论为,人工伐木有利于防止大型火灾。所以应该进行人工间伐。利用了木材又防止了火灾——为什么要放任火灾呢?
这种思想还是不对,人类有智慧可以归纳自然规律,人类有能动性可以代替自然作为,所以人定可以胜天。人类可以牧羊可以牧草可以牧田当然应该可以牧林。
美国和西方用认真负责任的态度搞的“群体免疫”是世界上“最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而且“非常成功”的实现了“全民免疫”
此文美国澳大利亚表示赞同,烧完了几年内都不会有火灾!
天谴的科学依据[得瑟]
火灾损失大是因为树种的多。。。。[得瑟]
有位科幻大作家给这种策略起了个名字:低烈度纵火。烈度要能控制到只烧枯枝败叶,对活树伤害不大才行,相当于定期清理枯树枝
正常森林自然火灾不用救,但是现在环境不正常,森林太少人太多,不救会死人了,森林也会烧完!
所以有些男女时不时放纵对方玩一下,看太紧一旦大出轨全完蛋[得瑟][得瑟][得瑟]
仅限于观测,原因与观测有关系但是无绝对联系
这就是它们森林火灾只做表面功夫,让火一直烧的理由。[得瑟]
我很久不放p了,太危险了,怎么办?
这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什么关系?而且起初模型也不是来源于美国,而是来源于前苏联,他们在六十年代就开始人为的烧森林了。
适当砍树就可以了。尤其是一些坏树死树。
这蛋扯的。应该用英语写大家就更相信了……
这些科学家实验一点都不严谨,去深山老林里得出的数据才是准确的。
这个理论大方向是对的
真TM250
虾酱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比特币
有人打麻将连着输了20次,就最后一次赢了,是不是也是这个规律
这是鼓励大家没事都去森林烧烤
简单来说就是死树太多了,隔一段时间烧一点,不要一次烧完
这还需要研究?
最终的措施纯属扯淡!做好防火隔离带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采取人为放火的方式解决吗?
炼山
传说中的群体免疫?
我们其实也有专门烧防火带的
所以没树的沙漠,发生火灾可能性为0。[睡觉]
都按自然归律,要医生干嘛
把握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总是应该的,但不能搞黄、老哲学的无为而治。
在中国古代就有无为而治了,这个只是另一种表述
真专家,直接把树砍了开,草锄了,就好了,看它烧什么
意思就是说大家都放火了,就不会有火灾了吧
逻辑上讲得过去,要不然为什么现在很多天灾动不动就是几百年一遇千年一遇
砍一批不好吗?
是这个问题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应该借鉴一下
厉害,这真的是规则。
无非是次数与数量不可被免地成为反比例。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量子信息,宇宙之间的全息投影。宇宙之间的投影,通过宇宙子在传递信号,我们纬度的是无法感知的,其实也是要花时间的,不过宇宙子的速度远远大于宇宙直径,而在宇宙内是由宇宙子分解的光子,传递我们感知的信息。光子的量子效应会被底层的宇宙子传送出去。我们常规生活空间有非牛顿力学的液体,而宇宙空间内有非爱因斯坦力学的暗物质能量,光子受到非爱因斯坦力学暗物质能量的约束,就超不过30万公里每秒。但光子的量子效应,会与宇宙子对接信号,就可以超距离传送信息,似乎不需时间了。[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