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研究者:万物本一体,是意识把整体进行了分离

水木长龙探索科学宇宙 2021-02-03 00:29:21

宏观世界已经存在很多我们科学家无法破解之谜,微观世界的谜题更是令量子物理研究者们云雾缭绕,难以辨清方向。但微观世界永远都令我们的物理研究者们为之倾醉着迷,因为敲开微观世界的大门,很可能就等于找到了打开整个宇宙奥秘大门的钥匙。

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有些事情仿佛被编程好似的要发生,无论怎么抑制都是徒劳。生活中总是存在各种大小巧合,让人感觉仿佛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像蛛丝网一样将万物给绑定在一起。

物理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无论宏观与微观,暗物质还是显物质,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实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个人无法脱离人类群体而独存,地球无法脱离太阳系而独存,太阳系无法脱离整个银河系而存在,每个星系也都无法脱离宇宙而存在。在微观方面,夸克,电子,质子,原子,分子等,也都无法脱离开它们所在的“族群”而存在。

从二元对立性来看,上与下,高与低,长与短,大与小,快与慢,多与少等,深与浅,阴和阳,黑和白,热和冷,正与反等,也必须彼此相依才能存在。

那么,是否思考过,这些很自然的客观现象为什么会如此而存在呢?也许您会说,这些都是太寻常的现象,就像人要吃饭一样,根本没什么可解释讨论的。可是,我们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不正是从一个自然落下来的苹果发现了伟大的万有引力的吗?伟大的相对论理论不正是爱因斯坦通过最为普通常见的“光”而提出的吗?所以,科学研究探索,就是要去发现隐藏在看似普通事物中的不普通原理。

那么,宇宙万物这种诡异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奇妙现象,又如何用科学理论来解释呢?探索科学,探索宇宙,水木长龙与您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到几个量子力学的知识理论——量子纠缠,并协原理,态叠加原理,波函数坍缩,以及量子意识。

量子纠缠原理——处于纠缠系统中的两种或多种同源粒子之间,存在的彼此状态关联现象。改变纠缠态中的任何一个粒子状态,都会在几乎零时间内导致处于其他纠缠中粒子的状态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无论它们相隔多远。

根据量子物理学家玻尔的“对应原理”,微观粒子的大量聚集特征就会表现出宏观的经典规律现象。所以微观与宏观,看似很多物理规律都不兼容,实则它们是相通相连的。所以,量子物理学家认为,量子纠缠原理,同样适用于宏观世界。

也就是说,万事万物,之所以相互联系,很可能就是通过一种宏观上的纠缠现象绑定在一起的。

并协原理——又称“互补原理”,被玻尔于1928年提出的一种著名的量子力学理论。即,一些事物存在多重物理属性,它们之间有时候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有时候只能看到一种属性表现出来,而不能同时看到所有属性的呈现。比如光的波粒二象性,虽然光既具有波的特征,也具有粒子的特征,但我们却无法用同一种方法让光的这两种特征同时表现出来。

根据玻尔的“并协原理”,就可以解释世界的二元对立性现象,即看似不兼容的对立,实则它们是同一种客观事物现象的不同属性的呈现。此强彼弱,此长彼消,循环不已。比如,白天到来,黑夜褪去,太阳升起,会看到月亮落下,冬天来到,夏天远去,开心的时候,没有烦恼,爬到山顶,就会远离山脚,等等。

态叠加原理——或“叠加态原理”。各种状态同时存在,处于一种叠加态,等待着波函数的坍缩,然后才能呈现出某种具体的状态。一个有名的实验就是“薛定谔的猫”,在箱子未被打开前,猫的状态就处于“活”和“非活”的叠加态,即猫即是活的,也是非活的。

根据态叠加理论,可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化奥秘。可以推理出我们的宇宙只是无数个处于态叠加宇宙中的其中一个,在我们这个宇宙之外,很可能还存在着无数个其他的平行宇宙。因为在某个特定条件下,处于态叠加宇宙整体的波函数坍缩时,正好选择了我们这个宇宙的演化状态。

波函数坍缩——量子波函数包含所有的可能状态,对应着各种可能的解,是所有解的概率叠加。当波函数坍缩时,就会呈现出来一种确定的状态。比如我们当前的宇宙状态,就是宇宙波函数坍缩后的具体呈现。

量子意识——贯穿量子力学中的主干,是量子力学中的精魂。正是量子意识的存在,才让万物的叠加混沌变得清晰明朗,让我们的宇宙演化为当今状态。量子物理学中与量子意识有关的著名实验有:薛定谔的猫,延迟选择实验,量子擦除实验,单粒子双缝干涉实验。

量子物理研究者指出,正是量子意识,给了宇宙开始的第一推动力——首先让处于态叠加中的奇点宇宙的波函数坍缩,然后如同输送了电能一般,又开始让奇点不断膨胀,最后也是量子意识,又在宇宙不断膨胀的过程中,坍缩各种物质的混沌波函数,确定了宇宙万物。

也就是说,根据量子理论,宇宙之所以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正是因为意识的参与构建起来的。

或许会有人问:是什么意识,谁的量子意识的助力,让宇宙开始逐渐形成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想象,一个小孩儿手中拿了无数的球形幻幻球,每个幻幻球都具有不同的能量态,可以像放烟花一样变出漂亮的各种美景图案,只要小孩儿的意识想要如此做,幻幻球就会被激活并不断膨胀变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然后,小孩儿觉得自己用意识来控制幻幻球太累了,干脆将自己的意识分出一些直接给了幻幻球,让幻幻球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随意变换图案。再结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小孩儿才眨了几下眼的时间,发现生成的漂亮烟花图案就落幕了。然后,他又用自己的意识激活了下一个幻幻球,又赋给了下一个幻幻球一些自己的意识……而我们的宇宙就如同小孩儿手里拿着的诸多幻幻球被激活中的一个……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

18 阅读:3394
评论列表
  • 2021-02-04 13:26

    细胞

  • 2021-02-03 07:32

    这就是宇宙最简单最节能原理,当没有生物意识观察时,宇宙不需要展现全部的细节,当有生物意识观察时,宇宙只需要展现意识观察所需要的因素,而其他意识不需要观察的绝大多数细节情景都是虚空,混乱的状态。 而当某个人的意识观察到确定的情景时,这个情景的4维时空就形成了,其他观察者就接受和感觉到了这个4维时空。这就是意识决定时空的原理。

    用户13xxx80 回复:
    请问那如果大家很多人都同时观察宇宙呢?
    红尘梦醒终始殇 回复:
    无世界,无众生,因妄而生,因生有灭
  • 2021-02-03 06:54

    一派胡言!铺垫半天,是为了让灵魂摆布存在,做上帝的小兄弟,瞧把他能的!

  • 2021-02-03 10:35

    我不服,我是唯物主义者。 他臣服,他是唯心的人。 你知不知道你到底在说什么? 如何知道你在说什么?

  • 2021-02-03 08:27

    民国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 big 3
    2021-02-07 23:02

  • 2021-02-07 23:10

    如果所有得一切都是人自身意想出来的呢,死亡代表梦醒

  • 2021-02-07 15:33

    科学≠哲学≠思想≠≠…

  • 2021-02-03 19:53

    经典!

  • 2021-02-11 18:40

    一合相,金刚经里的

  • 2021-02-16 15:51

    某只看见不可知论_循环论证_毁灭伦_三维世界超越多维世界论_科学的犬儒哲学等等现代迷信观点,屁用没有啊[呲牙笑]

  • 2021-02-05 09:44

    真相越来越接近了

  • 2021-02-08 13:45

    灵魂和水的性质很相似,可以融合也可以分开,世间万物都是震动的频率,灵魂融合后频率一致表示这阶段融合完成可以升级到下一阶段融合。当灵魂满足神灵回收条件时,就可以回归于神。物质世界有很多物质世界的定律,但灵魂是可以完全不遵循物质世界的定律。对神来说,一个星系从诞生到灭亡再到回收,一切能量都是不变的,而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从中筛选灵魂。神能创造和控制宇宙,神可以说无所不能,但神创造人(意识体)说明神也有缺陷,需要自我完善,因为宇宙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人(意识体)创造的。

  • 2021-02-09 20:40

    [点赞][点赞][点赞]

  • 2021-02-04 01:04

    量子是否科学还未定论,你们男女老少都急着拿它揾食。

  • 2021-02-04 09:56

    既然微观世界这么重要,为什么要阻止建造对撞机!

    用户16xxx26 回复:
    那已经几乎实质性的没用了,科学达不到近于“无”的程度与境界!
  • 2021-02-08 05:43

    宇宙就像一只手撒下一把沙子,只不过无限放慢了速度。其实就是一把运动的沙子。而关键的是,我们世世代代都在寻找那只手。[呲牙笑]

  • 2021-02-08 13:51

    恒星死亡后有可能变成中子星,中子星可以说是神回收的一个过程,然后继续坍塌行程黑洞,直到黑洞移动到宇宙回收的位置,然后永远消失。如果有一天证明黑洞吸收一切唯独不吸收电子,那么一切就很容易解释了

    陕陕 回复:
    他吸完不是还要喷!就跟小桥有涵洞的水漩涡一样,你看着他在吸,如果你只在这边看他就是个无底洞一直在吸水喽,说明不了什么!这只是说明我们看的还不全面
  • 2021-02-09 20:30

    对✓

  • 2021-02-13 21:05

    观察者与两个纠缠量子之间的关系

  • 2021-02-16 16:22

    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 2021-02-18 22:32

    为什么温度最好能到亿度,最低却只有零下273

水木长龙探索科学宇宙

简介:水木带你探索科学宇宙,揭开你不知道的科学宇宙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