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早在西安事变前就知道张杨会发动兵谏,为何蒋介石还偏要去?

同巍聊历史 2024-03-21 15:26:44

1936年10月的一天,老蒋的侍从室报告,戴笠有要事来报。

只见戴笠拿着电报火急火燎推门而入,对蒋介石说道:

“据相关情报,近日西北军中传出张杨要和红军联合建立抗日战线?”

蒋介石一听,瞬间坐不住了,张杨此举难不成是想造反吗?

由此可见,老蒋在西安事变爆发前,就已然知道此事,但后来他还是直接飞赴西安,敦促张学良加紧剿共。

可既然张杨二人已经有了“联共”的想法,那他为何还要执意去赴这场“鸿门宴”呢?

而当时张杨二人在谋划兵谏一事时,完全是按照军事机密来处理和沟通的,戴笠之所以能够得知这个消息,其实是由于其安排的军统特务传出的。

那么这名特务又是凭借怎样的手段,得到这一情报的呢?

兵谏机密,军统从何得知

我们知道,军统是由戴笠一手创办起来的。

而在当时,这个情报机构还叫中华复兴社特务处。直到1938年,特务处并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才有了后来的军统。

情报工作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危险系数高不说,就算是干了好事,大多还得隐姓埋名,不为外界所知。

诸如抗日战争时期,戴笠手下的特工就曾刺杀汉奸张敬尧、张啸林等人。当然,这是后话。

早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军统特务则更多被用来打探情报,刺杀我党人士,其中也有不少埋伏在国军将领势力中,替老蒋“监视”手下的。

毕竟蒋介石生性多疑,不老实的手下一旦被“打小报告”,也会被他严惩不贷。

可当时特务处的的情报网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和东南地区,对于西北地区属实渗透不多。

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之后,随着西北军的崩溃,自身势力锐减。

此时的杨虎城早已反冯归蒋,毕竟老冯总是把他的军队当成“挡箭牌”来使,这让谁心里也不好受。

反观人家老蒋,直接给了杨虎城一个陕西省政府主席的高位,基本上是将西北地区交由他管理。

虽说蒋委员长肯定有自己的私心,但杨虎城认为,尽量和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井水不犯河水也不会出太大事儿。

直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直接引起杨虎城反对。甚至他还曾主动请缨抗日,但得到的回应却是蒋介石的装聋作哑。

与此同时,戴笠一心想扩大自身情报网,但对于杨虎城的西北军始终一筹莫展。

一来杨虎城刀客出身,也就是土匪,他的不少小弟自然如此。绿林好汉重义气,比较团结,比起国民党内部的尔虞我诈简直不要好太多。

二来西北军本就战力强盛,杨虎城的嫡系军队第十七路军更是如此。

就在戴笠愁眉苦脸之际,一个女人的出现让他大为惊喜,此人便是号称“裙带花”的著名女特务,向影心。

关于“军统之花”的事迹,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尤以她、戴笠和毛人凤三人之间的奇妙关系出名。

这个女人不简单,还是个典型的“权势狂”。但在戴笠和毛人凤之前,向影心还曾做过国民党元老胡逸发的三姨太。

但后来我们就明确,这个胡逸发其实就是向影心获取权力的跳板罢了。

毕竟此人年纪大,长相还一般,向影心嫁进去又不是正室,这种性格的女人能甘愿如此了了一生吗?自然不会。

既然想成大事,那就先沉淀。于是,向影心跟着胡逸发开始接触一些中高层,并在牌局中结识了戴笠。

戴笠不愧是特务头子,察言观色,辨人识物的能力属实有一手。

二人在接触的过程中对于对方的了解也愈发深入,戴笠发掘向影心是个干特务的好苗子,便亲自培训她。

没想到的是第一次正式训练,向影心的表现就让戴笠大为震惊。

他们要求向影心开枪打死一名死刑犯,结果这姑娘眼都不眨,手起枪落,干脆利落,身旁的教官也直呼是个好料子。

恰巧又因胡逸发有西北军将领这层身份,向影心得以结识不少他身边的人,其中就不乏十七路军中的军官。

你要问她有什么手段,“裙带花”这个代号可不是白喊的。

当然,其自身能力自然也是可圈可点的。

向影心通过渗透、收买、窃听等各种手段获取大量机密,并及时地把这些情报输送到军统。

有次在执行任务之时,向影心遇到一位想对其图谋不轨的“小白脸”,而恰巧那天胡逸发又喝醉了。

所以在她好不容易摆脱困境回家后,胡逸发显然是有些不高兴。

不过向影心凭借其“几分姿色”和“花言巧语”,愣是把胡逸发哄得“服服帖帖”,恰巧当时老胡醉的不省人事,向影心便顺带套出了有关杨虎城的相关事迹。

向影心通过这条线,不久后便大概得知张杨二人欲发动兵谏的相关情报,并告诉了戴笠。

而在西安事变爆发前,戴笠也就曾劝导蒋介石不要去西安,但老蒋显然是没有采纳其意见。

大义为先,张杨秘密联共

英国记者贝特兰曾提到:

“正是杨虎城说服少帅,运用兵谏战略,才能停止对共产党的作战,团结全国抗日。”

那么此时的少帅,又在忙些什么呢?

话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少帅带着自己的东北军兄弟们几经辗转,终于在1935年10月,混上了西北剿总副司令的职位。

此时的东三省已经沦陷,日本人也扶植溥仪建起伪满洲国,少帅和几十万东北将士们都成了无魂之鬼,无本之木。

老蒋的想法很简单。

一来派遣张学良的东北军在西北“剿共”,贯彻自己“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二来就是让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这三股势力形成牵制,进而维护自己的实力。

少帅也不傻,明白蒋介石此举究竟是为什么,但东北军将士都是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他不想做无谓的牺牲。

再者东北军就是张学良安身立命的“家底”,他不想做光杆司令。

因此明里暗里,张学良和杨虎城似乎也达成心理上的一致战线,表面上和红军打得有来有回,但都没有伤及到对方根本。

而在“剿共”的过程中,我军在榆林桥俘虏了东北军一名团长,名叫高福源。

当时的高福源作为张学良的亲信,很有可能成为我党与张学良“牵线搭桥”之人。

得知俘虏高福源的消息后,毛主席立即告知彭德怀,让他尽可能争取此人,并强调:

“你们要好好对待他,如果到时候他愿意回去,就让他回去。”

除此之外,彭老总还亲自会见高福源,对他热情款待,两个人还在窑洞中促膝长谈整整一晚。

高福源当然明白,毕竟东北就是他的家乡,现如今日寇猖獗,烧杀抢掠,他又岂能袖手旁观。

但无奈的是,他只是一介团长,兵随将领草随风,万事都应该服从少帅张学良。但彭老总还是和高福源表明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第二天,我党还专门安排了一场联欢会,上演抗日节目,并把所有的东北军俘虏全都邀请过来。

那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家在东北》更是让在场诸多东北将士湿了眼眶,他们的亲人朋友、父老乡亲如今已然遭受着日寇的折磨。

高福源觉得自己有必要帮这个忙,就像他们被俘虏时,从红军那儿得到的回应:

“中国人不伤害中国人。”

高福源和李克农很快就动身前往洛川,王以哲得知高福源平安无事回来后,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尚在西安的张学良。

张学良得知消息后,快马加鞭第二天就回了洛川。

高福源把这些天来在红军的所见所闻所感悉数告知张学良,张少帅开始陷入一阵沉思。

其实,此时的少帅内心应该是无比犹豫的,毕竟蒋介石作为自己的拜把子大哥,他认为自己应该听从大哥的建议。

但与此同时,蒋介石又扣扣嗖嗖地不肯给东北军弹药补给,还想着坐收渔翁之利,这就让张学良有些恼火了。

我们知道,西安事变是张杨二人联合发起的,所以此时杨虎城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说服了张学良,少帅回头看着这些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心中泛起阵阵波澜,抬头看着半月悬空,想起了疼爱自己的父亲张作霖。

少帅想明白了,抗日有必要,如今大敌压境,咱们自己窝里斗可不行,必须联蒋抗日,一致对外。

延安方面表态了。

1936年1月25日,我党秘密发布《为红军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

少帅表态了。

4月9日,他飞赴延安会见周恩来,双方达成停战协定。

周恩来后来写信中提到:

“汉卿将军,座谈竟夜,快慰平生。先生肝胆照人,诚抗日大幸。”

老蒋表态了。

6月,他预备中央师北调剿共,并把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部队调离。

少帅选择性无视,同年9月,东北军与我党签订《抗日救国协定》。

明知凶险,老蒋为何赴陕

紧接着,便是蒋介石气急败坏飞赴西安,严令张学良给他把红军往死里打。

只不过这回少帅骨头硬了一回,当面给老蒋“画了个叉号”,意思是,我反对。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少帅是怎么“挺起腰板说硬话”的:

10月29日,张学良赴蒋介石寿宴,席上劝蒋抗日,蒋介石:“我拒绝,你抓紧剿共。”

11月27日,张学良上书蒋介石,主动请缨抗日,蒋介石:“我拒绝,你抓紧剿共。”

12月2日,张学良要求蒋介石释放“七君子”,蒋介石:“我拒绝,你抓紧剿共。”

12月7日,张学良赴华清池会见蒋介石,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劝蒋,蒋介石:“感情戏没用,你抓紧剿共。”

12月9日,西安爱国学生围到蒋介石府邸请愿停止内战,出兵抗日,蒋介石:“给我架上机枪,我看谁敢往前一步。”

这回张学良可真恼了,劝散学生后,当场冲进去痛骂蒋介石:

“你这样下去,和投降有什么区别。你无耻,咱们军人从没有‘降’这个字。”

“你今天就是用枪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会变!”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学良劝谏无果,毕竟委员长觉得自己“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不可动摇的,他对“剿共”这件事属实执着。

紧接着,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扣押。

上文提到,蒋介石为督促张学良加紧剿共,果断飞赴西安。

可是此时的军统已经得知张学良有想发动兵谏的想法,既如此,蒋介石为何还要这样做?

首先,张学良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两人感情“好”。老蒋可能觉得自己足够了解汉卿,他是断然不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的。

再者,便是和张学良当时的计谋有关。

张杨二人私下达成一致意见,佯造出东北军和西北军内讧的局面,军中屡次传出打架斗殴,军心不稳的传闻。

还有两军对峙,互相指责是对方的问题才导致他们打不赢仗,甚至都要出现开枪对垒的局面了。

这显然是演的,演给谁看?

军统。

这样一来,蒋介石必定有所耳闻。

所以也就有了12月2日,张学良专门会见蒋介石,称东北军部下紊乱,军心不齐,希望蒋委员长可以赴西安训话。

蒋介石当然也不傻,虽说明面上同意了,但最后还是选择住在城外的华清池,想来还是信不过。

但只要把老蒋忽悠到自己的地界,张学良有的是办法。

结合当时国际形势,从我党准备“西征”这件事就能够明确,我们亟需苏联的援助。

而蒋介石亦是如此。

这从西安事变后苏联的反应中就可以看出来。

张杨扣押蒋介石后,苏联报刊立即痛斥说这是日本人的阴谋诡计。

而在当时的斯大林看来,蒋介石似乎就成了板上钉钉的民族领袖,他们也断然不会希望老蒋受到伤害。

要知道,蒋介石的背后,除了苏联,还有美国的支持,这些大国的所作所为无非是让中国保持势力平衡,维护自身利益罢了。

估计蒋介石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敢于现身西安的。

除此之外,“以力打力”是蒋介石常用的手段,他觉得像张杨这样的杂牌军对他来说就是棋子,借助他们的军队去消耗红军势力,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

结合当时日寇侵华的形势,蒋委员长消灭红军的心显然只会更加急迫。

因为在老蒋的心中,他觉得只要消灭了红军,他的地位、利益、权势才能得到保证。

届时,即使是面对日寇的进攻,究竟是打,还是再和前清王朝一样,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隐忍退让,完全就是看他蒋介石自己的心情。

所以即使是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就算老蒋想“讲和”,他也不能轻易这么做。

所以为了加速剿共进程,蒋委员长决定动身西安督战,只不过这次显然是中了张学良的圈套。

结语

由此看来,蒋介石的所作所为,依然是为维护其自身利益,并没有所谓的“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的勇气,而是被利益权势蒙蔽了双眼。

反观张杨二位将军以家国大义为先,以民族利益为重,其为抗战做出的重要贡献不应被忘记。

-END-

【文|此间】

【编辑|长庚】

0 阅读: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