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也是太阳系中最亮的一颗行星。在夜晚的星空中,它很引人注目。但自古以来,似乎火星这颗红色的星球,更加吸引人类的眼球。如果在太阳系中让人类选择除地球外的其它行星来建设第二个家园,相信90%以上的人,都会认为最适宜人类移居的当属火星。
有研究者表示,人类对火星的关注与期望,不止与在火星上发现有液态水有关,更主要的还与人类潜意识中潜伏的记忆碎片有关。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曾对自己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说:知识早已存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来到这里学习,只是为了唤醒曾经被我们遗失的记忆。
研究者于世纪曾做了个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500人中有一多半对火星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朦胧感觉,更有一少部分人认为,人类曾经在火星上生存过。还有一些人相信,火星上存在有高智慧生命。如果问为什么这样认为,结果大多数的回答都是“直觉,感觉”。
火星早期真的与地球一样,适宜人类居住吗?如果火星在早期阶段,像地球一样存在着大量生命形式,那么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看去似乎毫无生命迹象的荒凉模样?
19世纪晚期,著名科学家和天文学家帕西瓦尔.罗威尔,曾在亚利桑那州的弗拉格斯塔夫,建立了专门用于观测火星的天文台。罗威尔对火星的痴迷,支持他一直对火星研究了15年。他发现火星上存在有大量运河,推测火星早期一定存在过大量的液态水,并且存在有智慧生命,是他们建设成了大型水利灌溉系统。而当时相信他观点的人没有几个。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向火星发射的诸多探测器早已对火星的外貌窥探得如目掌纹。火星上存在有很多沟渠,最长的达几百英里。科学家从拍摄的火星照片分析,这些沟渠的形状,都无不在向我们诉说着早期的历史:火星上曾经存在过大量的液态水,而这些大大小小的沟渠,从其呈现的各种不同形状来看,都像是被洪水冲刷而成。火星曾在某一时段里,其环境可能真的与地球相仿。
如果说火星上曾经存在过生命,那么后来又是怎样消失的呢?
我们将时空钟表重新回拨到19世纪,看看究竟我们漏掉了什么关键环节。
翻阅天文历史资料,不难了解到,火星在十九世纪之前,非常接近于地球。火星有一个运行周期,每隔108年,就会像要撞怀一样地接近地球一次。
另外,古代天文野史中有这么一条记录:早期地球的大气层之上,覆盖有一层冰天穹顶。借助冰天镜,可以清晰观看火星盛景。后因激光武器导致了冰天穹顶的崩溃,从而引发了大洪水。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不妨做个分析推测:
第一,火星可能在第三类运动的情况下,以108年为周期最最接近地球,致使早期人类借助“冰天放大镜”,站在地球上无需望远镜便可以观察到火星上的纹理脉络。
第二,19世纪晚期,罗威尔之所以在当时望远镜的条件下,能够清晰观察到火星上运河的原因,可能是火星正好在第三类运动(天体除了公转和自转外本身还存在的一种明显运动,水木今后文章还会详细探讨)的推动下,处于特别接近地球的阶段(不是最接近)。
这里,可能会引起我们不由地思考:为什么罗威尔却要借助望远镜才能看到火星上的运河?我们继续分析。
第三,罗威尔之所以要借助望远镜才能看到火星运河——与天文野史记录以及早期人类观察火星的方法不太一样,可能与当时“冰天穹顶”已经崩塌有关,还可能与火星离地球不够近有关。但根据天文学家观测,今年(2018年)7月份火星离地球只有0.6亿千米,与天文记录的最近0.55亿千米已经非常接近。与19世纪晚期(1894年罗威尔天文台建成)相差109~124年间(从罗威尔天文台建成,罗威尔共研究火星十五年),这与108年的周期数字已经非常接近。所以可以排除第二种情况,只剩“冰天穹顶”当时可能早已崩塌的可能。
那么,“冰天穹顶”什么时候崩塌的呢?我们继续推测分析探讨。
第四,据远古史料记载,早期地球上不存在液态水,即使有固态水,也绝不像今天占这么大的比例。据考古研究资料,地球生命最早出现于地球形成6亿年前,也就是距今40亿年前。那时的微生物并不像我们今天所认为的那样——必须有“氧和水”才能生存,而是以液态甲烷维生。它们在地球上一直生存了10亿年之久,直到后来有氧生物的出现,它们才逐渐消失。
而有氧生物说明有氧原子“O”,与甲烷有氢原子“H”,如果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反应,那就会生成水(H2O)。也或许,正是地球上突然间出现了大量的水,水中含有大量的氧气,才导致的早期“甲烷微生物”的逐渐消失——厌氧。
不过,我们要推测分析的不是生命的诞生和起源,而是为了分析地球上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水。有氧生物的大量出现考古学家推测应在25~30亿年前。如果正确,也就说明了地球上的水大量出现至少在地球形成之后的20亿年之后。
那么,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便可以推测出:“冰天穹顶”在地球早期很可能是一种环绕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的一种固态水。后来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或许是太阳系内的星球大战,导致这种固态水的维持状态被打破,从而降落到了地球上,形成了如今我们熟悉的海洋。
可是,古代天文野史记录「借助冰天镜,可以清晰观看火星盛景。后因激光武器导致了冰天穹顶的崩溃,从而引发了大洪水」。谁观看?不是我们人类吗?人类什么时候出现呢?难道20亿年前就出现了?
其实真的很难说地球上第一批人类究竟出现于什么时候,又因为什么原因而导致的消失,之后再出现,再消失。根据考古学,我们现在处于第六太阳纪元,地球已经历五个太阳纪元。或许,20亿年前真的存在有人类,甚至比现在的我们人类智慧还要高出许多倍,科技也更加发达。后来或许一种超强武器的使用,毁了他们,毁了冰天穹顶,毁了地壳的完整,毁了整个太阳系的繁华之景。或许那个时候的所谓“人类”,根本不是地球演化出来的,而是来自其它外星球也说不定。这有待我们人类的进一步探索研究。
不妨我们顺便思考一下:难道地球外壳的破裂也源于此时吗?
有考古研究学者分析指出,地球早期的外壳是完整的,而且不存在所谓的火山喷发等地球自然灾患,随着地壳的破裂,这些自然灾患也跟着一并冒了出来,直至今日都不消停。
难道,地球早期的“冰天穹顶”就是地球的保护伞?是给地球人类观望太阳系其它星球美景的望远镜?
不妨我们顺便再进一步做个思考:我们人类一直在太阳系之内研究宇宙,借助望远镜观望银河系与河外星系,会不会太阳系的最外层也有什么“穹顶”的保护罩?毕竟人类探测器还没有真正完全飞出太阳系,虽然旅行者1号和2号是天文史上飞得最远的两个航天探测器,但天文研究者评估,随着飞行速度的不断减慢,真正飞出太阳系估计还需要至少3万年的努力。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