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大家谈④|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河北新闻网 2025-02-07 16:50:45

2月5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在石家庄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时强调,要“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新春第一会”连续三年聚焦同一主题,正是河北牢记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的实际行动,也向各类经营主体展现出我省锲而不舍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近三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以此为支点撬动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过去一年里,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累计压减办理时限222日,“入企扫码”执法模式获国务院通报表扬,12345 热线受理诉求总量1882.9万件,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信用放款量居全国前列,市场经营主体达到889.97万户……河北成为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的5个省份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家用脚投票,纷纷来到河北投资兴业。

当然,落实总书记关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要求,河北还有很多事情要干。各级各部门要以增强经营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为目标,聚焦现存的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及时回应和满足经营主体突出关切和重点诉求,真正让经营主体对我省营商环境的改善看得见、摸得着、有感受。

以改革破题,筑起公平竞争新高地。公平竞争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题中之义。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于实施系列“小切口”改革,全面清理各种显性隐性壁垒,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持续巩固拓展招标投标“双盲”评审改革成果,扩大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范围,让招标投标更加公平透明。要再推出一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推动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免申即享,让政策红利从“文件库”直达“钱袋子”,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强要素保障,构建全链服务新生态。营商环境好不好,要看经营主体的感受。优化营商环境,需创新服务模式,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菜”,既解决企业“燃眉之急”,更夯实长远发展之基。要聚焦企业所需所盼,进一步加强土地、人才、金融、科技、公共资源、数据等全要素保障,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缓解企业用人用工结构性矛盾,以创新的机制和办法增强民间投资活力。要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由“面对面”到“肩并肩” ,打通全链条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以政府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

严制度约束,锻造涉企监管硬标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要为经营主体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不断增强企业的安全感。要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地方立法,及时清理不合时宜的地方性法规,推动市场规范化运行。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严格规范涉企监管执法,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让监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推进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有效平等保护全省各类经营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

优化营商环境绝非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策;不是零敲碎打,而是系统重塑。唯有以改革突破瓶颈,以创新激活生态,以制度保驾护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能筑巢引凤、聚势谋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注入澎湃动力。(冀时特约评论员:延迹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