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应该如何理解?我写过不下20篇文章鼓吹、贩卖我的理解和观点,但是鲜有人接受,不要紧,继续鼓吹和贩卖就是了。
我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理解是:对事物正确反馈是认知和思维之道;弱化主观认知和思维是实践行动之道。
反:反馈或返回之意。作“反馈”理解时,指认知主体在认知客观物质世界时,要进行正向反馈;作“返回”理解时,指认知主体的认知视角要善于从主观返回到客观,即第1章描写的“常无欲”和“常有欲”要“玄之又玄”。不管作“反馈”理解还是“返回”理解,并不冲突,均是第16章描写的“观复归根”。
弱:就是字面意“弱”化,弱化什么:弱化主观。为什么要弱化主观?很简单,人的认知、思维和实践,都是从主观出发,主观是认知和思维运行的枢纽,即使要强调客观思维,但也必须是从主观出发的客观,绕也绕不过去。《道德经》提倡的无为、不争、守柔、守弱、守雌均是“弱化主观”的意思。
弱化主观不是“示弱”,弱化主观的本质是其实是强者思维,即:自胜者强。理解“弱”字,才能成为事业的强者。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思维和实践原则,是建立在认知规律基础上的方法论和实践论,这个认知规律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人们对万事万物的认知逻辑来自于“有(名)”——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有(名)”来自于“无(名)”——客观事物本然、自然、原始的因果关系(象物精信)。
反弱思维和实践原则示意图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中的“万物”是概念万物,不是实体万物,这个“万物”是《道德经》最大的理解障碍之一,我在以前的文章中阐述过,不再赘述。
今天的文章短平快,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