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所有概念和论述都是有连贯的,没有一个概念和论述是孤立的,正可谓“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今天的文章就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组论述来阐述我的这个观点。
这一组重要论述包括三段内容,它们是:①第一章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②第四十章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③第四十八章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我们先看示意图:
一、分解:【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以“无(或无名)”为视角的思维方式,来发现、探索先天之道中蕴含的客观性、绝对性、本质性之妙;以“有(或有名)”为视角的思维方式,来审视、纠正后天之道中不可避免的主观性、相对性、局限性之徼。(如果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建议参阅我的文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对事物正确反馈是认知和思维之道;弱化主观认知和思维是实践行动之道。(如果不明白其中含义,建议参阅我的等相关文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储备知识时要多多益善,实践行动时要少受羁绊。(可以参考我的文章)
从以上的“分解”中,我们即可初见其中“草蛇灰线”之端倪,下面再做具体分析。
二、联解把这三句话放在一起分析,我们可以发现:①前半句讲的道理都与“无中生有”有关;②后半句讲的道理都与“怎样对待有”有关。
什么是“无中生有”呢?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无中生有”,就是认知主体对“无名”的认知对象加工提炼后形成“有名”的概念万物,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一种真正的“无中生有”。
关于“无中生有”,老子在《道德经》中表述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举一个最容易理解、也最容易接受、任何人都不可能反驳的例子: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就是人类“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以此类推,诸如:概念和定义、各学科成果、制度和文化、主义思想道路、文明成果等,都是“无中生有”。
我们按照以上对“无”和“有”(也可以是“无名”和“有名”)的理解,来分析“常无欲和常有欲”“反者和弱者”“为学和为道”:这三句话的前半句,讲的都是“怎样无中生有”;而后半句,讲的都是“怎样对待有”。不再具体分析,我们对照本文第一部分的“分解”,可谓一目了然、简洁明快、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三、深解如果这三句话的联系仅止于此,那就显得我的解析不够顺畅。但是如果再进一步深解,你就会发现我的解释是多么丝滑。
怎样“无中生有”?对君主侯王来说,是怎样构建自己的治理思想;而对于普通的凡人如你我,是怎样构建自己的认知逻辑,打造与世界交流、与社会交融的人生操作系统,方法是什么呢?是“无为”!无为,即:建立在对认知对象正确反馈基础上,能在现实中自觉接受实践检验的认知原则和思维方法。
怎样对待“有”?即怎样对待我们通过“无为”的认知原则和方法,业已形成的认知逻辑。换句话说:怎样升级我们与世界交流、与社会交融的人生操作系统。最优的方法就是“玄德”,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其内含就是:不要以有为有,要弱化有,有是助力,不是凭依,更不是最终的结果和目标,要善于在实践中对有进行检验、优化、淘汰、升级。
所以,“无为”是常无欲、反者以及为学日益的认知总原则;“玄德”是常有欲、弱者和为道日损的实践总原则。“无为”和“玄德”,相辅相成,相依为命,两者合二为一,是“道德”体系的总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