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诎,大巧若拙,大赢如绌,躁胜寒,靓胜炅。请靓可以为天下正。(马王堆版)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訥。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传统版)
对比两个版本的《道德经》到现在,基本可以确定这马王堆版的黙写者是“学渣”无疑。如果没有传统版的《道德经》进行修正,马王堆版的更是不知所云了。现在的关键是要把马王堆版的错别字鉴别出来,然后找出最合乎逻辑的解释。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天下最柔软的事物可以突破天下最坚硬的事物,无形之物可以进入没有间隙的事物。所以我就知道“无为”的好处了。不用言语的教育,无为的好处,天下能体会到的人很少了。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气和生命谁更紧要?生命和财产哪个更重要?得与失哪个更有害?过分的喜爱必然大费财力和精力,藏起来的财物越多,失去的时候损失越大。所以知足就不会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走向灭亡,才能活得长久。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诎,大巧若拙,大赢如绌,躁胜寒,靓胜炅。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这一段文字里后半段的错别字特别多,我们先来分析前半部分:此处的“大”其实就是“道”!(《道经》25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看似有缺陷,但使用起来却没有缺陷。道满看似不满,但使用起来无穷无尽(详见“人话版”《道德经》——《道经》第四章,“象帝”是万物的宗主一文)。道其实是直的却看似弯曲(诎应为屈),道其实是巧妙的却看似笨拙,道其实是赢了却好似输了。
“躁胜寒、靓胜炅”应为“寒胜炅、静胜躁”。“炅”是“火光”的意思,自然就代表热量,即“寒冷”胜过“火热”,“冷静”胜过“急躁”,“请靓”应为“清净”,可以为天下正(正通政)。这第八章就是点明可以用“无为之道”来治理天下。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诎,大巧若拙,大赢如输,寒胜炅、静胜躁,清净可以为天下政。
天下最柔软的事物可以突破天下最坚硬的事物,无形之物可以进入没有间隙的事物。所以我就知道“无为”的好处了。不用言语的教育,无为的好处,天下能体会到的人很少了。道看似有缺陷,但使用起来却没有缺陷。道其实是满的却看似不满,但使用起来无穷无尽,道其实是直的却看似弯曲,道其实是巧妙的却看似笨拙,道其实是赢的却好似输了。寒冷胜过火热,冷静胜过急躁,清净(无为)可以治理天下。
“人话版”《道德经》,让《道德经》说“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