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智障就是智力低下吗?其实不然

六一快乐宝贝 2021-10-21 10:11:45

近年来儿童智力低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多患儿因为家长没有及时发现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宝宝智力低下都有哪些表现呢?各位粗心的家长可要注意了~~

在小儿发育障碍中,智力低下是最常见的,一般表现为早年发育比较迟缓,站立、走路、说话的时间都会比一般孩子晚,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目光呆滞,眼珠转动不灵活,听觉能力也比较弱。严重的长大后有适应障碍和生活不能自理,不会保护自己。

最早表现出来的特点往往是吃奶困难,有时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睡眠时间往往比较长,很少哭闹,往往到3个月还不会笑。

到2-3岁时还常常把积木或其他物品放在口中,还常常流口水。智力低下的孩子哭声尖锐或无力,音调缺乏变化。多数对玩具不感兴趣,拿着玩具也不会玩。

影响宝宝智力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遗传因素外,孕产期接触不良环境或药物,受到感染,或是分娩方式不对造成的产伤、缺氧,都会直接或间接的使宝宝的大脑受到损伤,从而影响宝宝的智力。

宝宝的智力发展是逐渐提升的,所以在很小的时候,很难发现到宝宝是否存在智力低下的问题,尽管家长已经非常关注自家宝宝了,但还是有很多细节没有被捕捉到;即使有细心的家长发现了宝宝的异常,大概率也不会往智力低下想。

孩子的运动、语言、智力发展都有特定的规律,一般来说这几个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其他能力发展滞后,孩子的智力也很难会有跃升。

温馨提醒:智力低下是指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低于正常的同龄孩子,一般表现为语言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智力发展严重落后等症状,家长要接受现实,认清智力低下的症状,及早治疗是有希望恢复正常水平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认为智障的孩子就是智力低下,其实不然,智力低下有很多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智力低下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性困难,都需要家人的照管,离开了家人的照顾,这些孩子很容易生存困难。

导致孩子智力低下的原因一般涉及遗传、神经、家庭、环境等因素。患有智力低下的孩子可以通过治疗而使病情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运用医教一体诊疗新模式中的特教训练可以加强孩子的日常行为能力。 智力低下的孩子一定要及早治疗,孩子治疗的越早,孩子趋向正常的可能性就越高。

0 阅读:269
评论列表

六一快乐宝贝

简介:分享育儿知识,喜欢的留下关注